大街小巷干净整洁、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满目苍翠。天鹅河景区小桥流水、亭台曲径、画舫穿行,流光溢彩美不胜收,塞外江南美景惹人醉。龙山立交、库尔勒火车站全新亮相,永安大道、迎宾路延伸段建成通车,老城区6条主干道更新扩容、打通12条断头路,城市交通路网进一步完善。300辆低碳环保纯电动公交车、500辆共享电动车助力市民绿色出行。智慧停车平台、立体停车楼破解城市停车难顽疾。不动产登记证办理难、办理慢问题逐步解决。老旧小区改造赢得群众点赞、精细化管理让城市旧貌换新颜。
春暖时节美煞梨城,45万亩梨花竞相绽放登上央视直播间霸屏4分53秒惊羡全国电视观众;住农家院、品农家饭、购土特产、享农家乐,美丽乡村游、合力助脱贫;孔雀河旅游休闲风光带提升景观锦上添花、扮美梨城;在全国2000多个县市中脱颖而出,梨城位列全国最具绿意百家县市第15名;天鹅连续14年飞临孔雀河、杜鹃河,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动画卷,彰显生态环境建设喜人成就……
与此同时,文明之风正强劲吹拂梨城,让这座幸福之城既有颜值也有气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力量的共同理想信念和追求;民族团结、家庭和美、邻里和睦、秩序井然、社会和谐稳定,让各族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认同感、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倾注温暖奉献爱心、扶贫帮困捐赠救灾、热心公益志愿服务蔚成风气;公交车上自觉为老弱病残让座、斑马线礼让行人渐成文明风尚;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公共场所不讲公德扰乱秩序行为日渐减少;主动维护公共环境卫生,文明用餐、文明出游、文明上网、文明祭祀成为广大市民自觉行动……
1996年,库尔勒拉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大幕。在全市各族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下,24年的精神文明创建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梨城的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有了极大的提升,文明之花绚丽绽放,文明之树根深叶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崇高荣誉,成为传扬库尔勒美名的一张靓丽名片,令我们倍感骄傲和自豪。
与此同时,在一些旧的不文明顽疾还没有根除的情况下,许多新的不文明行为逐渐滋生蔓延开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梨城全国文明城市的良好形象,对构建和谐社会、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群众的幸福感造成不良影响,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机动车、电动车、自行车乱停乱放阻碍通行引发矛盾;机动车车窗抛物、出租车为抢生意赶时间乱加塞、乱变道、乱掉头、乱停车、乱拼客、乱打喇叭、车内吸烟、超速行驶、打电话聊微信;外卖小哥为抢时间骑摩托车、电动车闯红灯、超速行驶、乱掉头乱穿行频频违章……
疫情期间不配合防疫工作、不采取防疫措施、不遵守防疫规定;公共场所旁若无人大声接打电话、重要场合手机不做静音处理、不带耳机刷抖音看视频;宠物狗乱叫噪音扰民、违规进入公共场所、不栓绳惊吓行人小孩、随处乱拉乱尿破坏环境卫生;不负责任遗弃宠物致使流浪狗、流浪猫满街乱串造成安全卫生隐患;翻越护栏、踩踏草坪、乱折树枝花卉、偷摘树上果实;公共场合放纵孩子满场乱窜、打闹嬉戏、损坏公物不加制止;超市内乱掰乱折乱摘乱剥蔬果“外科手术式”购物;公厕内偷手纸不冲厕乱尿乱拉酒后乱吐……
楼房住户高空抛物从天而降太危险;自行车、电动车挤电梯上楼影响他人乘坐、占用公共地盘停放惹众怒;装修房屋私砸承重墙、乱改天然气管线和水电厕造成安全隐患;装修不分时段不避节假日噪声严重影响邻居休息;楼道里堆放杂物垃圾侵占公共空间影响通行臭味四散;小区大爷大妈乱翻垃圾箱争抢乱扔垃圾招人厌;小区家长放任小孩乱摁电梯按钮;在电梯内吸烟、倒水、扔垃圾;楼上管道漏水楼下水漫金山……
全国文明城市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称号,是全国所有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创建难度最大的一个,是目前国内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也是最具价值的城市品牌。
城市的文明程度如何,与我们每个人的文明素质息息相关。作为一名全国文明城市的市民,应当牢固树立文明意识、自觉遵守文明规范、主动践行文明行为,不当老好人,不做旁观客,要勇于担当、敢于作为。自觉抵制批评和监督谴责社会上和身边不文明的人和事,配合政府部门与一切不文明的人和事作坚决的斗争。
二十多年前,在库尔勒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进程之初,有一段佳话曾在全疆广为流传:在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如果你看到一个人主动捡起他人扔在地上的果皮纸屑扔进垃圾箱,或者手里捏着果皮纸屑不随手乱扔,而是自觉地扔进垃圾箱,那么这个人一定是库尔勒人。当年,这个故事曾令我们库尔勒人津津乐道了很长一段时间,逢外地客人必讲。至今想起这个故事,仍令我们记忆犹新。
生活因城市而美好,城市因文明而美丽。如今的梨城,虽然楼高了、车多了,树密了、草绿了、花美了,马路干净了、小区漂亮了,但并不代表着梨城人的文明素质会水涨船高,随着环境的改善而自动提升、与之相匹配。提升梨城人的文明素质,需要我们每个人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根除落后观念、提升思想认识,摒弃陈规陋习、养成文明习惯,躬身文明行为、投身文明实践、营造文明环境,充分运用法律武器、道德规范、社会氛围、舆论监督,以点带面、由表及里,不断推进在全社会形成共建共促共享文明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