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龙江-中国改革报看龙江,龙江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她曾在武汉迎接26个小生命 如今收到了很多礼物

2020-05-12 15:37:17 来源:新华网 记者:杨思琪

 

      新华社哈尔滨5月12日电  咖啡、鲜花、锦旗、感谢信……国际护士节前夕,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80后”护士赵晓琳,意外地收到不少从武汉而来的礼物。作为黑龙江省支援湖北医疗队首批队员,她已从武汉回来一个多月。

  2006年,赵晓琳从黑龙江省一所卫生学校毕业后,一直工作在护理一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驰援武汉的消息传来,赵晓琳立即请战。1月27日,她终于如愿,随队抵达武汉。

  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四楼,是新冠肺炎孕产妇定点科室,也是赵晓琳和同事们的战场。经过严密培训,来自呼吸内科、感染科等科室的45名医护人员开始奋战。一边对症治疗,一边精心护理,整个团队按下“快进键”。

  图为“小北龙”与妈妈、医护人员的合影。

  2月1日晚,一声响亮的啼哭从这里传出,打破了连日来的沉寂。这是一个7斤重的新生儿,是这个隔离病房迎来的第一个小生命。与以往不同,这个新生儿的父母都是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负责接生的医生和护士给孩子取了个乳名“小北龙”——“北”是湖北的北,“龙”是黑龙江的龙。

  “母子平安!”赵晓琳把这个好消息,火速传达给每一位正在接受治疗的“准妈妈”。“真的吗?”“我们也可以吗?”“这是奇迹吧?”……在一声声焦急的询问里,赵晓琳一遍遍坚定地回答:“这是真的,就在隔壁”“你们也可以”……“我就是要广而告之,给她们信心和勇气。”赵晓琳说,她也因此有了外号——“小喇叭”。

  图为一名患者出院前与赵晓琳道别。

  赵晓琳说,由于产前体内激素分泌变化,加上行动不便、情绪不佳,准妈妈”不仅要忍受身体上的折磨,还要经历精神上的痛苦。不少“准妈妈”患上了不同程度的产前抑郁症。

  “对待孕产妇,我们要更加小心,一旦救治不善,威胁的就是两个生命。”赵晓琳说,除了与病毒较量,她们还担起了月子护士的职责。产前,随时观察孕产妇体位,和她们聊天,给她们加油打气;产后,每两小时为她们更换一次产褥垫,产后帮她们洗头、洗衣服……

  一名患者出院前与赵晓琳合影。

  一位武汉“准妈妈”入院时只带了一个行李箱。她的几位家人都被确诊新冠肺炎,接受隔离治疗。进入手术室前,她请求赵晓琳陪产。一个多小时的生产过程中,她始终紧紧攥着赵晓琳的手。“我能感受到,当时她把我当成最亲近、最信赖的人。”赵晓琳说。

  特殊时期,为了给产妇补充营养,赵晓琳和同事把自己省下来的牛奶、鸡蛋、排骨、鸡汤带到病房,“一对一”补给。产妇不宜饮食生冷,赵晓琳就利用休息时间,在宾馆用小锅蒸煮水果做成罐头……

  支援武汉期间,赵晓琳所在病区一共收治了43名患有新冠肺炎的孕产妇,其中25名“准妈妈”迎来26个新生儿,包括一对双胞胎。“这26个小生命,就是26次对病魔的宣战。”赵晓琳说,每个新生儿的降临都如同暴风雨过后的彩虹,绚烂而惊艳。

  经过60多天的奋战,赵晓琳回到了黑龙江,如今工作在核酸检测一线。远在千里之外的年轻妈妈们经常给赵晓琳发微信,和她分享宝宝们的成长经历。然而,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赵晓琳却在一月、三月,接连错过了一双儿女的生日。一段生日当天的视频里,赵晓琳的两个孩子异口同声说道:“妈妈去打病毒了。”

  “做一名有温度的护理人,是一种传承,也是一份许诺,我希望这是最后一次抗疫,但如果再来一次,我还会义无反顾再赴前线。”赵晓琳说。

 

[责任编辑:高宝玲]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