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湖南-中国改革报看湖南,湖南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多举措打好疫情防控中的舆论战

2020-04-27 14:08:10 来源:中国改革报 

□ 黄羽欢 邓达奇

新冠疫情在爆发初期即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而互联网时代的新闻和社交媒体让疫情的舆论热度更是成倍增长。我国的疫情防控卓有成效,如今,国际媒体的关注点已从中国转向了全球,但回顾疫情伊始阶段,海外舆情对我国在国际关系、公共事务等多方面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引发对未来可能出现类似挑战的思考。

海外舆情对我国的影响

此次疫情的海外舆情对我国的国家形象和国际合作具有双刃剑效应。正面效应来源于国际科学界对我国疫情防控行动和危机管理措施的认可,以及国际社会对我国人民团结奉献精神的敬佩,尤其是随着疫情在全球的蔓延,我国的应对措施和效果成了国际社会防疫行动的标杆和榜样,这些都有助于我国软实力的提升。与此同时,此次海外舆情产生的负面效应同样不可忽视,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

经济预测对国际贸易的消极引导。毫无疑问,此次疫情对全球经济是一次直接的巨大打击。而相比于疫情本身,舆情对经济的影响则显得隐秘而绵长。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月初即表态,认为中国经济颇有韧性,政府应对措施充足,可以缓和疫情对经济增速的影响。然而,西方媒体的批判性倾向和以负面新闻博取关注的习惯,使原本客观理性的经济分析被解读和筛选成令人担忧的色调,舆论恐慌和污名化则会加重经济的消极表现,导致恶性循环的出现。

负面报道造成海外华人的安全隐患。疫情初期,在媒体的负面暗示下,反华情绪迅速升温,德国个别媒体甚至公然发表歧视言论,纵容、煽动排外情绪,这种情绪不仅无助于防控疫情,反而会制造恐慌,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更让海外华人的安全和尊严受到威胁。自2月以来,多国屡次出现针对华人的恶性暴力事件,疫情发展至今,海外华人群体仍无法摆脱“戴口罩即有病”的污名。根据国家移民管理局的统计,早在2月9日,已有127个国家和地区相继采取了对中国公民的入境限制和停飞航班等措施,依然有不少人将华人视为疫情传播的罪魁祸首。

海内外舆情的联动出现信息误传。海内外舆情出现连锁反应、产生共振,这当然有利于信息的透明共享,但也容易出现误传和误解。一知半解的片面信息被造谣者利用则会造成更恶劣的影响,例如,德国《世界报》1月29日称“4名确诊患者通过雾化治疗手段,经过48小时治疗后已无症状”。此新闻立刻引起我国舆论关注,并发展成两种不实传闻:一是德国的“雾化治疗”十分神奇;二是德国患者48小时就能康复,新冠病毒是有针对性的设计。然而事实上,“无症状”并不等于治愈,也无确切的证据证明雾化治疗对新冠肺炎有治疗作用。

应对海外舆情的策略建议

就舆情应对而言,我们须从抗疫实践中吸取经验教训,更加有效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政府迅速反应,官方声明表达立场。在全球化和新媒体时代,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必须涵盖应对舆情的能力:迅速反应、正面沟通、信息透明、表达清晰、态度坚定。从接受者的角度出发,使用群众易懂的话语,通过官方机构的新闻发布会或网络特别声明等做出及时反应,例如,在《明镜》发布歧视性封面和文章后,中国驻德国大使馆两次在其官网和Twitter账号发布严肃声明:“《明镜》的做法有违新闻伦理。制造恐慌、相互指责、甚至种族歧视毫无益处,我们对此表示鄙视。全球性挑战需要全球共同应对。希望德国媒体也与各方共同承担起责任来。”该声明成为华人读者表达抗议的有力支撑。《世界报》《每日镜报》《南德意志报》等德国主流媒体也对使馆的表态进行了相关的报道。

凝聚爱国之心,坚定人道主义立场。海外华人的爱国之心在此次疫情期间体现得淋漓尽致。不管是在新闻网站还是社交媒体平台,任何涉嫌辱华、排华的言论都会立刻遭到海外华人的“怒怼”。同时,各地华人组织第一时间发动捐款并采购大量医疗物资捐给抗疫前线,他们的行动感动了世界,更鼓舞了祖国的医务战士。除了海外华人,还有诸多国际对华友好机构和个人都伸出了援助之手,例如,杜伊斯堡市作为武汉的友好城市,向武汉捐赠了16万只医用手套和5万只医用口罩;许多德国企业也纷纷开展了捐献活动。这些善意的举动,通过媒体和互联网传播到全球各地,它不单是对人道主义的实践,更是一种共情的仪式,通过行动表达态度立场,塑造人类命运紧密相连的现实。对于海外华人的爱国行动和国际社会的人道主义援助,我们应当积极地给予官方回应、认可和宣传。

传递民间正能量,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面对疫情新闻,著名学者齐泽克提出疑问:“事实终止于何处,意识形态从何处开始?”疫情初期华人吃蝙蝠的视频、武汉封城的新闻,激活了沉寂但并未消失的种族敌对神经,隔阂和误解来自于陌生和幻想。然而,在疫情肆虐的当下,国际主义精神,即无条件的团结和全球协同的反应,远比隔绝重要。要消除隔阂,消弭误解,可以从民间出发,通过个体经历赢得共情,缓解恐慌和敌视。应鼓励更多海内外华人和国际友人写出自己的故事,鼓励专家学者和文化名人在新闻、学术、社交媒体传达榜样事迹,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清晰可见的故事引发共情,共情消弭敌意,最终大家意识到彼此作为命运共同体的深层联系。

同时,公众应加强对信息的辩证接受能力。在突发事件中,信息的缺乏或是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传递信息,都容易滋长恐慌情绪,民众须保持理性,不给恐慌制造者和投机者任何机会;管理部门应积极主动应对舆情,保持信息敏感度,未雨绸缪。就海外舆情而言,让官方在信息公开透明的同时,加强国际沟通,提升跨文化传播能力,用国际社会易于接受的话语来表达中国的立场,增强正面信息在海外的接受度,缓解国际舆论恐慌,维护突发事件中的国际社会秩序和民众团结,体现大国担当。

(作者单位:黄羽欢,文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讲师;邓达奇,法学博士,深圳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本文刊登于2020年4月27日中国改革报第11版前沿页)

[责任编辑:何朝晖]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