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广西-中国改革报看广西,广西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黄志远:13岁习武,众徒弟获奖无数,还把壮拳文化传到欧洲

2020-04-17 18:06:53 来源: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曾明  李寒江  梁莉芬〔执笔/李寒江〕

核心提示:判断一个民族的生命力,要看她能否把自己的光荣传统凝成永恒的力量,并演化为后世的精神图腾。请关注报道——

囗采访行动组/曾明  李寒江  梁莉芬〔执笔/李寒江〕

一路风尘,就在这样的春末时节,采访车行驶于中越边境那连绵起伏的群山中,桂西南的风情也在车轮迂回中渐渐地展现开来。

此时此刻,带着无比的虔诚,怀着无限的向往,向着心中的方向,中午时分顺利抵达此行目的地——地处边城靖西的南彊武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家武术馆虽不大,且地处南疆边陲,却因馆长黄志远的武德武艺而享誉海内外。

【上篇】精武艺,铸武魂,传承一个基因。

一个基因,可以影响一个民族的兴衰。

在岁月流转中,广西人民那一脉相承的不屈基因,已构成了八桂大地上的精神气象,构成了壮乡这片热土的英雄气质。

历史上,地处祖国南疆的广西有过像瓦氏夫人、袁崇焕、马君武、梁漱溟这样的英雄与学者,近来更是有白先勇、李宁、莫慧兰这样的文学大师和体育明星。

可以说,每一位八桂儿女的血管里,流动着的是和他们一样的血液,而在这血液里,不仅承继了他们的容貌,也承继了他们勇敢、坚韧、聪慧、努力的品质。

黄志远,广西靖西市南疆武术馆馆长、广西一级拳师、中国武术金虎六段、全国优秀散打教练员,在他的身上就流淌着广西人的方刚血性,30年来亲手培养出武术散打“江西国际邀请赛”冠军一人、全国冠军一人、省级冠军五人、地区级冠军十六人。

在这里,就让我们一起去阅读他那丰厚而精彩的人生片段吧!

广西靖西市,中越边陲一颗璀璨的明珠,历来民风淳朴又强悍,壮族民族英雄侬智高、明代抗倭英雄瓦氏夫人等就出生在这里,他们均以精湛的武术技艺训练队伍,抗击外国侵略者,受历史名人的影响,壮族群众历来都有习武风俗,尤其是80年代以来,靖西习武愈浓,乡间村屯年轻人都喜欢拜师习武。在长期的习武过程中,靖西逐步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传统武术——壮拳。

壮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动作彪悍粗犷,形象朴实,功架清晰准确,沉实稳健,拳刚、势烈、多短打、擅标掌、少跳跃,出拳结合使用壮语发音,借声摧力。

土生土长在靖西的黄志远,从小聪明好学,13岁就开始跟叔叔学习壮拳,1966年小学毕业时,由于家庭成分的牵连,他失去了上初中的机会。无奈之下,父母只能将他送到当时的县农业中学,平时主要功课是野外放牛,无聊至极的黄志远除了痴迷壮拳,还学会了吹笛子、拉二胡、拉小提琴等。1968年,农业中学解散,年仅15岁的黄志远加入了劳动挣工分的行列。

环境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

从此,他过早地成熟了,成熟得令左邻右舍惊异;他过早地懂得了坚韧,坚韧得使大人们难于置信。因他练过武,17岁后力气更大得惊人,在70年代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时期,劳动中常常肩挑两百来斤,还行走自如,让大人们目瞪口呆。

努力奔跑奋斗的人,才会有更多的机会改变命运,书写自己的人生传奇。

1976年下半年,时值政策刚刚松动之际,黄志远就带着梦幻只身出外闯荡,最初在广西百色和田林,后又跑到云南、贵州等省,各地的建筑工地上流下过他的辛勤汗水,木工队伍里有他的忙碌身影,累活脏活都干过,他说靠自己力气挣钱没有什么丢人的。

练武术,最大的敌人,其实是自己,最忌讳的就是固步自封,夜郎自大,得走出去,得多交流。

流浪在远方的黄志远,武术梦却从未停止过,挣钱之余,坚持练武,不管走到哪儿,都喜欢往武术人堆里蹭,梦想着有一天练就一身好武功。

后来,他试着大胆在广西凌云县、海南省儋州市、新疆乌鲁木齐市传授传统武术,各地武术爱好者对他尊敬有加,夸赞他教的壮拳武术有特色很管用。

机遇永远垂青有所准备的人。

1980年,黄志远在广西首府南宁市偶遇岳家拳名师刘伯根先生,后来亲自到湖南新化上门拜师学艺,并在刘伯根的师兄弟刘烈红那里学习了“鹰爪功”,之后还在首都北京跟随中国著名武术家、太极泰斗门慧丰学习太极拳,最后又跟上海著名南拳王周士彬(在五十年代曾打败俄国佬而闻名全国)学习拳击。

至此,四海拜师学武的黄志远,在各路大师的细心指导下,凭借着自己不懈的努力,先后练过少林、太极、形意、擒拿、格斗、摔跤、硬气功、南拳与截拳道,尤其擅长散打、格斗、养生内功等。

80年代后期,黄志远辗转回到了家乡传授中华武术,他说:“广西靖西位于中越的最前线,当年的战场最前沿,多少解放军战士为了保家卫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广西支前民兵和边境人民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在国家危难之际,用中国人特有的铮铮铁骨,昂扬着中国人的豪迈之气,彰显着中国人的不屈威严。所以,我要用承载着中华儿女阳刚无畏基因的中国传统武术发扬光大!”

是啊,武术之功用,小到强身健体,大到强种强国。况且,中国传统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更是人的自我修行、修身和修心。在当下世风不古、人心浮躁的社会情态下,学习中国传统武术对当代所有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是很有意义,很有必要的事。

所以,黄志远认为,武术是以人为本的道艺,人得有正能量的爱好,习武是自我关爱的行为,自我关爱不等于自私,人不爱自己也就不可能真正的爱别人。“我练武有53个年头了,如今虽年近七旬,但身手还灵活得像个小青年,练武让我健康快乐呀!”黄志远乐呵呵地拍着胸脯说。

从习武爱好者到弘扬中国武术文化,从强身健体到立志全民健康,黄志远的这些年,是把自己微小的人生不断放大, 一步步走向有价值的人生。

【下篇】重武德,弘正气,传递一种精神。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因为,但凡精神,都代表着一种文化、一种理念、一种追求,更代表着一种信仰。自古以来,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不断前进,无论遇到多大的风浪、凶险,他们都能以民族精神为支撑,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最终实现了民族复兴、国家独立的愿望,让中国自豪地屹立于世界之林。

广西,作为中国的“南大门”,与越南山水相连,隔山相望,位置重要,责任重大。一代代广西人民扎根边陲、乐于奉献,艰苦创业、奋勇拼搏,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开创了让世人称赞的伟业,形成了一座具有广西特色的信仰高地——“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广西精神。

正是有了这种精神的支撑、鞭策、鼓励,广西才有了今天的发展变化。可以说,“广西精神”是广西人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际行动,是立足现实大力发展经济的不竭动力。

虽然,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但是精神的力量却是无限的、不可估量的。细细品读“广西精神”的实质内涵,我们就可深切地感受到广西人民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价值追求。

对此,黄志远说:“壮拳是一种很讲究精气神的运动,武术的练习过程需要下苦功夫,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这就可以培养练武者勇于进取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他接着介绍道:“习武的人必须先具备武术修养,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学习武术是对个人德行的培养。”

1987年,靖西首届武术散打选拔赛隆重举行,参赛的黄志远获得了60公斤级第一名,随后便迷上了武术散打,又拜广西武术散打界鼻祖黄明仁为师,促使技艺进步神速。

沉默不是金。

1989年10月,已在武术界声名鹊起的黄志远,心中有了更大的梦想,依靠自身力量,一手创建起了广西另一座提振精气神的高地——靖西市南疆武术馆,从事壮拳、散打、气功、自由搏击、太极养生的研究和教学。

问起缘由,黄志远深情地说:“变化中的壮乡广西,更需要有这么一股子精气神做后盾。”

这精气神,体现的是人的精气、生气、活力、思维、意志、神志等,一个都不该缺。

这精气神,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无处不在,而精神之力,虽然无形,却不可低估。

没有场地、缺乏经费、习武者少,这是南疆武术馆成立之初面临的最大窘境,但黄志远默默地担起了责任,想方设法克服了重重困难。

面对许多人的不理解,黄志远却一直鼓励自己说:“为了弘扬中国的传统武术文化,我得豁出去了!”

有幸的是,在这片混乱的世间,自有平行时空里的志同道合者,自己终将与他们相遇。2005年,武艺超群、精通气功、人称“江南怪侠“农家校先生正式加入了南疆武术馆,出任副馆长兼总教练,南疆武馆从此如虎添翼。

古人云:艺无止境。武术也一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武术馆步入轨道后,黄志远抽出宝贵时间不断学习深造,1993年参加了全国教练员集训,荣获“全国优秀散手教练员”称号,还荣幸地被中国警官大学保安培训中心看重,出任客串教练。

时间是让人猝不及防的东西。一晃,黄志远的初心坚守已整整30年,让人难以忘怀的一些片段也跃然纸上——

这30年,因租借的训练场地条件艰苦,有的还房顶漏水,他的南疆武术馆前前后后搬了七八个地方,可谓折腾得精疲力尽;

这30年,他几乎每天早晨都跟随学员进行十公里左右来回跑步训练,不管是刮风下雨都从不间断,跑烂了无数双运动鞋;

这30年,他接收弟子近两千名,武迹遍布全国各地,还有荷兰国家近百名武术爱好者慕名前来学习,让壮拳传到了欧洲;

这30年,他培养出的大部分学员都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工作岗位,在教练、保卫、警卫等各个领域里各显其能,大显身手;

这30年,他发起、组织、筹划、自掏腰包,成功举办了《壮武盛世》首届广西壮族武术节,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这30年,身为馆长的黄志远和副馆长农家校,尽管时常受到家人的反对,但从不吝惜对武馆的投入,生活过得十分简朴。

如今,在南疆武术馆的荣誉展柜上,摆放着几十块各种奖牌,这些既记载着黄志远的辉煌成绩,也见证着他对梦想的坚持和奋斗,那就是:一腔热血,投身武林;以武会友,以德服人;德艺双馨,武动人生。

为了把壮民族的传统拳术传承下去,在中共靖西市委钟书记、市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今年以来,南疆武术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全新的1000多平方米的训练基地和400平方米的武术竞技馆正紧张施工中,预计年底将建成投入使用。

到那时,美丽的中越边城靖西市,将向国内外广大旅游者擦亮南疆武馆这块“锤炼精气神,励志正能量”的新的金字招牌。

因为,山水风光只是一座城市的韵味,而精神文化则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一座城市,从它诞生的那天起,都会因为不同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和不同的人文、地理而呈现出迥然不同的色彩,组成一张个性十足的魅力面孔。

这些,也正是黄志远的愿望。在他看来,能够有一件为之坚持一辈子,痴迷一辈子的东西,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荣耀,有生之年,他仍将致力于武术精神的传承。

他说,他希望自己像河水一样宁静下来,不忘石涧不忘大山,把责任与担当,像河流载舟一样扛于双肩,不离不弃,风雨无阻。

历史,是由干实事的人书写的,干实事的人便有了看似平淡但却闪耀着不灭光辉的感人故事,那志存高远的黄志远真的了不起!

[责任编辑:李寒江]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