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广西-中国改革报看广西,广西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广西一对党员夫妻大愿景:创新商业发展模式,创建农业高速公路

2020-04-17 09:28:13 来源: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曾明 李寒江 梁莉芬 〔执笔/李寒江〕

核心提示:农业“高速公路”的精髓,是缩小了源头农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缩小了城乡发展的差距、确保了田间地头的品质能够及时触达消费者餐桌。是让所有的人都能够走上这条高速公路,破解了传统层层盘剥问题以及食品安全隐患问题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它从源头上确保了种植源头的利益、食品的安全,从终端上确保了消费者的利益。当农村居民(种植源头)和城市居民(消费者)都在这条高速公路上受益,那么农民也能过上了城里人同等品质的生活,这是消除城乡发展二元结构的重要途径,也是城乡统筹发展课题上的重点。


囗课题调研组/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曾明 李寒江 梁莉芬〔执笔/李寒江〕


中国是泱泱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有9亿占全国人口的70%,农业人口有7亿占产业总人口50%,因此三农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富强。

一直以来,如何让农村自己发展起来,成为中国当下的一个热点问题,比如说之前国家政策的转变,新农村到美丽乡村,再由美丽乡村到乡村振兴战略。很多的政策支持下,部分农村的发展已经有了新的起色。

从根本上说,发展农业产业是从最深处拔掉“穷根”的主要抓手,但近年来现代农业竞争,已由产品之间的竞争,转为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中国已经出现和正将出现的这些越来越严峻、不可回避的农业问题,亟需寻根问源、探解对策。

为此,抓住当前需求侧消费结构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的有利时机,立足国情、分类施策,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农业产业链整合新模式,才能更好地巩固扶贫成果,保持好广大农民脱贫不返贫的常态长效,从而迈入小康生活。

广西坤烈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坤烈、总经理邓秀金这对夫妻便是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的党员企业家代表之一,他们大胆创新,裂变传统助农方式,打造农业产业链大格局,为农业健康大发展注入了一股新生力量。

愿景之一:真正解决从生产基地到消费者之间的“三大痛点”

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流传千古,迄今仍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究其原因,是文中的“忧患意识”思想为人类与社会发展敲响了警钟。

据了解,作为广西坤烈实业有限公司掌门人的李坤烈、邓秀金,虽身为商海弄潮人,但夫妻俩始终储蓄一切至真、至善、至美,与善良相随,与善心相拥,与善行相约,不断书写了敢为善成的动人新篇章:该公司投资两亿多元开发的南宁“雅里商业中心”,为社会提供上千个就业岗位,属南宁市西乡塘区新阳商业圈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

夫妻俩还曾合力打造过“广西第一淘宝村”“电商孵化基地”和“西乡塘区(广西第一书记)扶贫农产品展销街”等,扶持就业创业人员达3000人次。

近年来,夫妻俩还积极参与“千企扶千村”精准扶贫活动,建立贫困户帮扶点,为脱贫攻坚担当作为,同时围绕商户生产经营开展党建工作,积极培养和发展新党员,让党建引领商业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一家有五个党员,子女均在部队服役,是一个让人羡慕的“党员之家、军属之家”,夫妻俩的先进事迹被中共中央党校编辑出版的《求是先锋——中国改革开放新时代的理论与实践》丛书选入刊载。

众所周知,眼下的农业产业开发是让贫困地区农民实现持续稳定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所以农业产业领域迎来了社会力量的资金大投入,但成效不大,甚至困境重重,这其中的原因究竟何在?从事多年农贸市场运作的李坤烈、邓秀金夫妇俯身碧野,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努力破解了农业产业链突出的却一直被大家忽视的“三大痛点”——

一、农民们的痛点。作为“上游”的生产方,农民们陷入两大困境:当产品销路不畅时,市场价格低迷不振;当市场价格上扬时,又因缺乏资金投入生产不来、供应不上。

二、经营户的痛点。作为“中游”的流通环节,农贸市场经营户遭遇两大盲点:起早贪黑,凌晨三点就去进货,进货回来却由于对销量无法做到精准把握,造成每天进货数量和品种不准,过剩第二天不新鲜又卖不了烂掉,而提前库存又心中无数;经营过程中因不会拓客、不会引流、不会设置产品利益链条、不会确定产品线而承受各种风险,结果往往是喊价高、交易少、钱难赚,常常陷入畅销时不够卖,囤货充足时又滞销的怪圈。

三、消费者的痛点。作为“下游”的目标客户,消费者面临两大矛盾:钱花了也得不到真正实惠;破费了还买不到安全放心和新鲜的产品。这是因为,每一个生产销售环节虽有监控,但这个监控实际上不健全,除非是同一家企业、同一个人、同一个大脑来统一指挥。

对此,夫妻俩比喻说,农产品从农民种养基地经过农贸市场再到消费者手中,这其间所形成的整个产业链就像一条高速公路,也像人体动脉血管中的脑血栓,被堵塞后就会疼痛难忍。

也就是说,当前我国传统的农业信息产业链高速路,就像高速发达的互联网,总是流通着五花八门的东西,不断发生黑客侵略事件。

当前,如何让农民增收致富?如何让消费者吃得起和买得放心?市场上出现的农产品“大白菜现象”可见一斑:种植源头价格0.5元/斤、超市卖3.5元/斤,造成了人们不愿意源头种植,也不能正常消费买得起和吃得放心。

那么,提高源头种植户的收入,压缩中间环节的暴利行为,降低消费者的消费门槛,确保食品安全的供应链,让广大消费者不再成为消“废”者,便是广西坤烈实业有限公司打造农业“高速公路”经济发展模式的最大亮点。

愿景之二:彻底打通从生产基地到消费者之间的“高速公路”

“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

根据农业产业链之上游、中游、下游出现的核心痛点,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李坤烈、邓秀金夫妇经多方考察论证后,举全公司之力狠下功夫,出实招疏“堵点”攻“难点”,将农业产业链上中下游三件事结合起来纳入广西坤烈实业一件事来抓。具体实施方案是——

一、协助“上游”生产方。根据掌握的终端大数据来按质、按量安排生产,即只管抓好生产,解决价格恒定问题。广西坤烈实业有限公司会视情况相应投资入股对上游产业链实行有效管控,确保消费者买到既便宜又安全的产品,实现为耕者牟利,让食者放心的良好愿望。

二、帮扶“中游”经营户。以广西坤烈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农贸市场为载体,对进驻经营户采用免租和联营方式,把利益捆绑,将传统的管理者和经营者之分变成共生关系,一起面对市场的风险。这样,市场方转换成服务方,全力推动中游经营户做好上游产品的对接和解决下游拓客引流问题。由于流通环节是信息产业链的核心中枢,而市场方和经营户承担着主要的流通任务。所以,作为市场方的广西坤烈实业公司大胆输出全新的商业模式,长年赠送顾客某个热销品,为经营户留住和获得客源。

三、挖掘“下游”消费者。掌握精准消费大数据,为从最开始的下游用户端推导出上游的生产端,以精确的数据指导生产,广西坤烈实业公司属下的农贸市场给客户建立了会员制,并把客户当成用户来悉心服务,详细了解用户数据,建档立册和归类统计每个用户一年的实际消费情况,指导中游经营户与上游生产方定产、定量、定品质,使各方把风险几乎降低为零,从而打通销路和销量,创造共享价值,彻底解决农业产业链终端问题。

也就是说,通过帮助“上游”,让“上游”生产方只管按质按量来生产;再通过公司帮扶的“中游”经营户,输出优质价格和最好服务来解决终端问题,让广大消费者买到既新鲜又安全和价格恒定的产品。

就这样,一条完整的信息产业链高速公路顺利通车,其交通控制和运营管理模式都能做到是由一个脑袋直接指挥,如此这条高速路才能真正发挥出它的支撑引领作用。

与此同时,农业“高速公路”模式采取以点带面为原则,例如:广西坤烈实业有限公司以雅里商业街农贸市场为中心点,辐射和覆盖方圆200公里范围,实施订单农业模式,确保源头种植的品质保障、确保产品销售销路。各种植源头(如农业公司、合作社、个体种植户等等)可以根据雅里商业街农贸市场这个中心点掌握的销售大数据,进行合理地分配式种植,既不造成资源的浪费导致滞销,又确保了顺畅销路带动下让种植源头得到稳定增收。这便是广西坤烈实业有限公司用“精准数据指导精准种植”的创新经济发展模式的精髓。

调研后记——

农业产业扶持需要精准,发展运营模式不能跑偏。只有从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去做农业,利用大数据打通产供销链条,依托大数据技术的数据化、动态化的特点,真正解决从农业基地到消费者之间的‘三大痛点’,彻底打通从生产基地到消费者之间的‘高速公路’,才能激活农业产业链内生动力,形成精准发展新动能。

因此,要打造涵盖商品领域、精神领域的商品流通的农业“高速公路”,让农民享受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而不是让农民搬到城市里那样肤浅的认为和做法),要达到源头基地与消费者餐桌的紧密连接、城市居民与农民产业工人的连接、精神层面的连接、提升农村居民品质、素质修养与城市居民达到一致水平,这才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概念,也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最有效的举措。

[责任编辑:李寒江]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