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抓好有效投资

2020-04-14 22:28:10 来源:本网专稿 

□杨萍

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在努力减少经济对投资的过度依赖,但绝不是刻意降低投资率,而是要通过扩大有效投资,提高投资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投资很重要

首先,投资是GDP中联系当前和未来的一个组成部分。投资首先形成需求,然后经过一定时间,形成生产能力和供给。投资既具有需求效应,又具有供给效应。所以,投资在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中起着枢纽作用。

其次,投资从来都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特别是在与投资相伴的物质资本积累过程中,还常常包含着因研发、发明、创新等活动形成的“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正是长期经济增长的源泉。为了进一步理解投资的重要性,可以试想如下问题:没有投资哪有资本形成?哪有技术研发?没有新增资本,如何更新替换生产中磨损消耗的老资本?如何扩大再生产?如何发展新兴产业?没有扩大再生产,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没有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生产能力,如何适应人民群众物质产品消费加快升级需要?

再次,投资支出不仅在长期增长中而且在短期经济周期中起着关键作用,这是因为投资是GDP中波动最大的部分,经济疲弱时的产品和服务支出下降,通常都是投资支出减少引起的。因此,稳投资是稳增长的关键。

当前,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化,但我国市场主体预期不稳,尤其是民间投资信心不足问题十分突出,民间投资、制造业投资增长乏力——2019年民间投资、制造业投资增速低至4.7%和3.1%,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影响,更需下更大力气做好投资工作,充分发挥投资在“稳增长”中的关键作用,也为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扩大有效投资至关重要

扩大有效投资是促进储蓄投资有效转化、用好宝贵储蓄资源的重要抓手。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储蓄是后发国家实现经济腾飞的宝贵资源,也是应对各种“黑天鹅”冲击的缓冲资源。“十三五”以来,我国年均储蓄率达44.8%,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但开始逐步走低,已经由2010年的50.7%下降至2019年的44.5%。

与此同时,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投资的需求依然巨大。无论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构建起面向未来的现代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还是适应人民群众物质产品消费加快升级需要,满足其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化、均等化要求,都需要抓住有利时机,通过扩大有效投资逐一实现。

另外,储蓄主要来源于居民部门,是老百姓为了满足日后更高的生活水平而作出的选择,储蓄是收入减去消费支出,消费支出给人们提供的是当下的效用。因此,用对用好老百姓节约下来的每一分钱,也是扩大有效投资的职责所在。

从投资主体与方向入手

当前,为对冲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扩大有效投资事关全局、至关重要。

从投资主体看,一是抓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加快项目审批进度,加强用地用海要素保障;二是抓好地方投资,针对地方投资增长面临的突出问题精准施策,包括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等,提高地方政府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三是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改善营商环境,向改革开放要动力,以此激发民间投资的积极性,扭转一段时间以来民间投资增长乏力状况。

从投资方向看,一是抓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暴露出的薄弱环节的有效投资,包括公共卫生体系、物资储备体系、通信网络保障能力建设等;二是抓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短板领域的有效投资,包括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大城市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等投资力度,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等;三是抓好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建设,纳入国家发展规划的重大工程项目,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支撑规划实施见效的关键抓手,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中具有基础性、关键性、引领性、战略性作用,对于补齐全面小康短板、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具有十分重大意义;四是抓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商用步伐,加快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作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科研管理部负责人)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