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福建-中国改革报看福建,福建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福建福安:整合“四支队伍” 助力乡村振兴

2020-03-30 09:46:57 来源:中国改革报 武艳杰 钟 鸿

□ 中国改革报记者 武艳杰

□ 钟 鸿

近年来,福建省福安市从8家涉农单位的专业技术型干部中选派132名科技特派员下沉到乡村一线,现已实现全市乡镇和76个产业薄弱村全覆盖。

记者从福安市委改革办获悉, 该市积极创新机制,整合乡村振兴指导员、乡村振兴服务队、驻村第一书记和科技特派员“四支队伍”,实现产业薄弱村挂钩帮扶全覆盖,为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探索“福安路径”。

实现“高位”引领乡村发展

围绕产业薄弱村现有人才总量小、专业技术人员紧缺问题,福安市严格挑选、分类整合,把干部队伍中的“尖兵”力量下沉一线。采取本人自愿与统筹考虑相结合,择优派选与双向选择相结合的办法,择优选派20名临近退休的市管干部到产业薄弱村担任专职“乡村振兴指导员”。通过发挥领导干部的经验才干和信息人脉资源,实现“高位”引领乡村发展。

以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熟悉村情的乡镇干部为主体,融合大学生村官、服务欠发达地区志愿者等群体,福安市组建63支315人的乡村振兴服务队定向帮扶产业薄弱村。通过基层干部土语土话讲政策传声音,推动“三农”政策更好落地生根。

采取个人报名与组织推荐相结合,福安市重点从产业薄弱村挂钩单位选出42名表现优异、干劲十足的年轻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

福安市还通过整合农业局、林业局等8家涉农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退休高级农艺师、高级工程师等专业技术型干部,从中选派科技特派员全覆盖产业薄弱村,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科技特派员网络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在坂中乡廉岭村,乡村振兴指导员林著根据该村毗邻城区、自然景观独特、具有畲文化、古文化、廉文化等文化资源优势的有利条件,通过主打廉岭山居和畲族风情两张特色名片,努力打造3A廉岭山居乡村旅游景区。社口镇林柄村第一书记陈林海围绕“1+N”产业发展模式,发挥优势,以茶叶为主导,因地制宜推动林果业、旅游业发展。

“各乡村振兴指导员、第一书记不仅能够针对所驻村的各自不同村情,提出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思路,还充分发挥人脉、资金等优势,通过引技术、跑项目,真正投入到产业薄弱村乡村振兴工作中。” 福安市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乡村振兴“一个村都不少”

为进一步明确“四支队伍”在驻村工作期间的“指导”任务,福安市出台了《福安市乡村振兴指导员管理服务办法(试行)》,把推动产业发展、建设生态宜居乡村、加强乡村治理、抓好乡风文明、加强人才培养、夯实基层组织等6项任务纳入选派干部职责范围;制定了《福安市促进产业薄弱村加快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出力争在2022年底全面消除76个产业薄弱村,实现全市产业薄弱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上一年度全市平均水平,确保产业薄弱村在乡村振兴征程上“一个村都不少”。

同时,福安市围绕基层党建、人居环境政策、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内容,邀请市有关单位的业务骨干,为新选派干部开展岗前培训。在岗期间,每年定期举办“乡村振兴指导员”专题培训班、“科技特派员技术座谈交流会”、现场观摩等,帮助选派干部厘清工作的思路、政策、方法,不断提高“指导”工作的实效性。

“我们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四支队伍’采取多层次管理,各单位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通过健全管理机构、落实管理责任、完善管理机制,对选派干部管理到位、关爱到位、监督到位。”福安市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福安市以乡镇为基本单位,及时了解掌握选派干部的思想工作动态,并把“乡村振兴指导员”、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服务队工作列入乡村振兴一线跟踪考察范畴,把考察结果作为干部综合评价、评优评先、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在保障力度上,福安市对“四支队伍”重点在强化待遇政策落实、健全关心关爱机制等方面下功夫。做到政治待遇有保障,对选派干部年度考核进行单列考评,按30%的比例确定优秀等次;经济生活有保障,一次性给“乡村振兴指导员”发放10000元驻村安家费,定期安排体检,统一办理保额30万元以上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工作落实有保障,实行“责任捆绑、项目捆绑、资金捆绑”,建立派出单位挂钩联系驻点村机制,推动资金、项目、人才、技术向驻点村倾斜。2020.3.30中国改革报3版

[责任编辑:赖斯园]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