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孙俨 赵宗报道 当前,随着山东省全面复工复产,省内酒店也已陆续开门纳客。然而,山东省内居民赵先生近日向记者反映,他们的企业复工复产遇到难题。
3月24日,赵先生自青岛前往滨州,与滨州当地合作伙伴协商沟通企业复工事宜。晚上入住位于滨州市经济开发区的格林豪泰酒店,办理入住手续时,赵先生主动提交身份证、出示了山东省电子健康通行码,酒店前台工作人员将赵先生出示的山东电子健康通行码与其身份证同框拍照留存后,又提出,还需办理滨州市本地电子健康通行码,赵先生尝试自己手机操作完成,但办理程序过于繁杂,赵先生与两位同事好长的一段时间都未操作完成,后酒店工作人员索要他们的手机代为操作完成。滨州电子健康码办理完成,赵先生他们以为终于办妥入住手续,可以入住了,哪知酒店工作人员又提出还需扫描滨州市当地派出所张贴的“外来人员返滨登记”二维码。“我不是外来人员返滨的啊,为什么要扫码登记?”赵先生询问。“我们也不清楚,我们只是按照派出所的要求来。”工作人员回答道。
据赵先生反映,“外来人员返滨登记”系统也很繁琐,耐心填完后,工作人员又提出新的要求,前台粘贴有疫情防控行程卡,需扫码查询过去14天所到国家(地区)或国内城市。“我的电子健康通行码不是有这些信息吗?怎么还要登记?”“我们也不清楚,按照要求来。”赵先生无奈,只得又扫码注册走流程……
赵先生告诉记者,整个登记流程繁琐复杂,耗时近一小时。“最令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既然滨州市防疫要求如此之高,酒店入住手续如此严谨、但在酒店大堂前台办理入住手续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始终有一位未戴口罩的男士,且与酒店工作人员不断交流,未见有任何工作人员提醒或劝说那位男士戴上口罩!酒店工作人员办理手续过程中,也曾多次将口罩下移至露出鼻腔。”赵先生说。
赵先生他们办理入住手续时,有几位外省到滨州的人也想入住那个酒店,被明确告知省外人员概不接待,他们双方交流中,赵先生知晓咨询的省外人士来自河南省。
赵先生公司有几位技术骨干也是山东省外人士,近日计划到滨州与滨州合作单位做技术会商,以尽快复工。发现外地人到滨州住宿难问题后,3月25日,赵先生又问询了滨州市几家酒店,发现外地人到滨州住宿难这种情况并非特例。位于黄河六路的1加1连锁酒店,工作人员表示省外人士要想入住需提前到当地社区(春晓社区)报备,经社区许可、通知它们酒店后方可安排入住。而位于黄河五路的银茂大酒店,工作人员表示申请复业的程序还未完成,尚未营业,不能入住。
“这种情况,对企业复工的影响非常大,企业无法正常运转起来,尽管很无奈,我们企业也只能再次延期复工。”赵先生说。
记者了解到,3月11日,山东省委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山东省电子健康通行码互认应用的工作方案》通知,通知中明确指出:电子健康通行码作为个人出行的电子凭证,在疫情防控期间全省通用,也是疫情防控查验的依据。各市要统一部署应用山东电子健康通行码,不再自行发放本地健康通行码;规范电子健康信息采集,各市要集中采集人员的健康和流动信息,做到“一次填报、全省通用”,减少个人信息重复填报,社会公共服务企业、其他社会组织不得自行开展面向公众的社会性信息采集,要加强数据安全管理,依法保护个人信息;积极开展电子健康通行码省际互认,在经济交流、人员往来等方面,实行亮码互认或转码互认,做到绿码互信通行,无需隔离14天。
记者查询了解,截至3月26日上午10点,山东省健康通行码已与20省份实现互认。
在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整体向好的趋势下,复工复产成为当下工作的重中之重。省外人士到滨州住宿难、省内非滨州人士到滨州住宿手续繁杂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例行公事”样的防控要不得,为了走形式而耗费人员的时间精力得不偿失。只有在做好科学防控的同时,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复工复产的推进工作中去,复工复产的梗阻才能消除,社会经济秩序才能尽快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