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张永德 报道
目前包括中小微企业在内的深圳企业正在紧张复工复产之中,华润置地、招商蛇口、中航国际等众多驻深国企纷纷主动减免旗下物业的租金,与中小企业租户共克时艰,赢得了社会大众的纷纷点赞。但也有一些驻深国企,目前为止,并没有主动减免旗下物业租金, 对此记者采访了有关律师,听听他们的观点。
位于罗湖区宝安南路的北京大厦是北京市朝阳区国资委旗下物业,进驻大厦的企业大都属于中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他们1月份以来的业务受到很大冲击,有的对外贸易企业经营业绩几乎为零,但是还要支付租金和员工工资,企业感觉压力山大。针对这种情况,目前有近40家企业联合向北京大厦物业管理处提交了《关于请求减免租金的申请报告》,希望北京大厦管理处能够适当减免部分租金,但并没有得到管理处的积极回应。
3月23日下午,记者来到大厦4楼的管理处办公室,管理处林主任表示,他们2月中旬左右就将深圳相关减租政策及有关减租报告上报给了北京市朝阳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以及朝阳区国资委,但是减免租金报告没有得到上级批准,所以他们也不能擅自给租户减免租金。
针对这种情况,记者采访了广东融方律师事务所廖家波律师,廖律师表示,目前深圳出台的“惠企16条”有关政策解读中是这样表述的,“如果承租的是央企、其他省市国企,或者民企、外企、集体企业的物业,鼓励其执行本次减租政策,建议承租人与出租方协商解决。同时,深圳市政府已于3月2日发出《携手并肩、共克时艰,致驻深各国企的减免租金倡议书》,鼓励驻深国企参照深圳市属国企做法,对入驻驻深国企物业的非国有企业、科研机构、医疗机构和个体工商户适当减免租金。”廖律师强调,深圳市政府对于驻深国企旗下物业减免租金政策主要是“倡议、鼓励”,而非强制,所以说最终驻深国企旗下物业是否减租,还需要租户和驻深国企物业方协商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