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举措对冲疫情影响促经济恢复平稳运行

2020-03-18 10:58:20 来源:本网专稿 

国家发改委:政策工具依然充足,根据形势发展需要适时推动相关储备政策出台

3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召开3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回应社会各界关注的统筹推进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等工作的进展。图为发布会现场。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高弘杰 摄

□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刘政

3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召开3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回应社会各界关注的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进展。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发布会在疫情期间采取了线上发布会的新形式,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彭绍宗,综合司副司长李慧,投资司副司长刘世虎,外资司副司长吴红亮,就业司副司长常铁威等5位司局负责人和国家发改委政研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共同出席,详细介绍经济运行情况、生活物资保障、重点投资领域复产复工等热点问题。

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有很多支撑

疫情对今年经济增长造成哪些影响?今年既定经济发展目标能否完成?

李慧回应道,疫情确实对我国经济运行带来了明显影响,但我国经济运行必将回归常态,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有很多支撑。我国疫情扩散势头已经得到基本遏制,防控形势逐步向好,这为经济尽早恢复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李慧表示,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前两个月经济运行数据,主要经济数据都出现了回落。供需两端均受到了较大冲击,一些行业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很多困难。但是,疫情的冲击是暂时性、阶段性的,随着疫情防控的成效日渐显现,一系列已经出台的阶段性应急政策措施逐步落地,特别是后续还将适时推动出台一系列对冲政策,企业活力和市场潜力将进一步激发。

李慧表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强化“六稳”举措,注重长短结合、精准施策,顺势而为,充分释放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

有序推动复产达产。根据疫情分区分级推进复工复产,使人流、物流、资金流有序转动起来,保持产业链总体稳定,畅通经济社会循环。

抓好各项援企政策落地见效。加大对重点行业和中小企业帮扶力度,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落实好减税降费、定向降准和稳岗补贴等各项政策,努力保障已复工和准备复工企业日常防护物资需求。

积极扩大有效需求。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发挥好有效投资关键作用,以更大力度、更加精准地补齐疫情防控暴露出的短板弱项,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努力稳定外贸外资。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用足用好出口退税、出口信用保险等稳外贸政策工具,抓好重大外资项目落地。

着力释放发展潜力。更加注重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步伐,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动力和潜力。

“这段时间,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对宏观政策做了大幅调整,各方面都很关注。中国拥有的政策工具依然充足,我们将密切监测经济运行态势,根据形势发展需要,适时推动相关储备政策出台实施,加大政策对冲力度,力争将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完成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李慧说。

重要生活物资价格有望保持平稳

孟玮重点介绍了重要生活物资保障情况。近期,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动复工复产、加强生活物资调运、提升储备保障能力,持续做好全国特别是湖北省和武汉市生活物资保供稳价工作。

从全国看,粮油市场供需宽松,稻谷、小麦、食用油库存充足,蔬菜生产形势良好、供应总体有保障。从湖北省和武汉市等重点地区看,大米、面粉、食用油、猪肉等基本生活物资库存量可满足30天以上消费需求,加上备用货源,有条件保证群众基本生活。

3月以来,全国以及湖北省和武汉市粮油价格运行平稳,猪肉、蔬菜价格有所下降,随着交通运输和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打通,重要生活物资价格有望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2月CPI同比上涨仍然在5%以上。彭绍宗表示,“2月CPI上涨主要是由猪肉和蔬菜拉动,物价运行的结构特征十分明显。从统计数据看,当月的猪肉价格上涨了9.3%,蔬菜上涨了9.5%,二者对CPI环比涨幅拉动的比例合计达到了92%。”

“蔬菜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产销受阻,一度出现出村进城‘两头难’,导致春节过后,蔬菜价格一反常态,不降返升,拉涨CPI。”彭绍宗说。

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物价仍处在温和区间。从总体上看,全社会供给充足,物价总水平平稳运行的态势并没有改变。

“工业生产价格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彭绍宗表示,2月PPI同比小幅下降0.4%,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有所下降,但少数小品种,比如生产口罩的熔喷布、测温枪的热传感器等,因为需求快速增长,出现了价格上涨。也有一些中间产品,因为前一段时间相关企业复工复产还比较慢,供需衔接不太畅通,导致供应不足,出现短时间涨价。

目前,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一些医疗物资需求的高点已经过去,物流运输更加畅通,企业加快复工复产,有关部门严肃查处哄抬物价、借机炒作、牟取暴利等违法违规行为,市场供应形势明显好转,价格趋向平稳。

关于后期价格走势,彭绍宗表示,“我国经济韧性强、活力足,工农业产品市场供给充足,服务业发展迅速,物价保持平稳运行的基础牢固。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产能进一步释放,物价有望回落。预计全年物价走势将呈前高后低的态势,不存在全面上涨的基础。

此外,针对社会关注的猪肉价格,彭绍宗介绍说,国家发改委监测的36个大中城市,超市、集贸市场的精瘦肉零售价格近一个月连续回落,到3月16日已降至每斤32.4元,比2月17日的近期高点34.63元下降了2元多。一些价格相对较高的城市,近一段时间明显回落,比如深圳的猪肉价格一度高达每斤49元,广州也到了42元,目前两市的猪肉价格均已经下降到38元以下。主要是通过采取增加政府储备的冻猪肉投放等措施加强调控。特别是生猪产能在不断恢复,将为猪肉价格企稳回落提供有力保障。

积极开展稳投资各项工作

疫情发生后,重点投资领域建设情况如何?下一步将加强哪些重点投资领域的建设?

刘世虎表示,自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发改委会同各地方和有关部门积极开展稳投资各项工作。包括多次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专门印发通知,要求各地方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地推动项目开工复工等。

同时,布置各地方依托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加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服务,保障疫情防控期间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有序开展。抓紧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支持重大项目和重点领域建设,紧急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支持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方舱医院建设和医疗设备购置等。

刘世虎表示,为应对疫情对投资运行的影响,国家发改委聚焦补短板等重点领域,选准投资项目,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具体来说,就是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强脱贫攻坚、交通能源、重大水利、农业农村、生态环保、市政设施、社会民生、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补短板领域建设;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更加注重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方面,努力扩大有效投资,提高投资效益,推动稳投资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一是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坚持分类指导、分区分级施策,积极有序推动重大投资项目开复工,协调解决在用工、运输、原材料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二是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抓紧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大对疫情重灾区应急医疗救治设施、隔离设施等传染病防治急需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三是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抓紧准备专项债券项目,支持有一定收益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四是加大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加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服务,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五是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协调加强资金、用地等要素保障,确保建设项目扎实推进。

以外资项目为抓手做好稳外资工作

“随着复工复产工作大力推进,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正在逐步打通,形势在逐步好转。”吴红亮表示,进入3月份以来,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企业复工复产率也不断提升,外资企业在华生产经营逐步走向正常,订单完成情况不断好转,企业的信心加快恢复。

“从目前看,外资企业外迁的问题并不突出,基本盘是稳的。”吴红亮特别指出,虽然发生了疫情,但是强大的国内市场和世界上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备的产业体系等要素都是广大外资企业十分重视的,我国产业链整体优势没有改变。外资企业都强调“在华为华”是他们基本的发展战略,也就是“在中国、为中国”。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继续抓好稳外资各项工作,帮助外资企业解决复工复产难点堵点,尽快实现满产达产。同时,在政策层面抓好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扩大鼓励外商投资的范围,加大标志性的重大外资项目推进力度。

“随着开放红利的进一步释放,将有助于增强外资企业在华长期发展的信心,能够保持产业链的稳定,对此我们是有信心的。”吴红亮说。

吴红亮还谈及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关于应对疫情进一步深化改革做好外资项目有关工作的通知》。“我们称其为‘发改委稳外资11条’,旨在应对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积极帮扶外资项目和外资企业复工复产,加大推进重大外资项目的力度,改革外资项目管理,落实负面清单,做好投资保护和服务等五方面工作。”

近日,联合国贸发会议预测,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跨国投资将下降5%~15%。

“疫情对我国利用外资确实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流入的规模会有所下降。但是从存量上看,还是比较稳定,优势比较明显,我国拥有吸引外资的综合优势。”吴红亮表示,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向好,企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外资企业预期会更加稳定,长期在华发展的信心也将进一步增强。

据吴红亮介绍,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继续督促各有关省市发改委会同有关方面,抓好这11项稳外资措施的落实,特别是把工作做实做细。以外资项目特别是重大外资项目为抓手,做好稳外资工作。

加大运送返岗力度保障农民工复工就业

孟玮表示,截至目前,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提高较快,除湖北等个别省份外,全国其他省(区、市)复工率均已超过90%,其中浙江、江苏、上海、山东、广西、重庆等已接近100%。

“从电网企业监测的用电情况看,目前有色金属行业用电量已达到去年正常水平,医药、化工、电子行业用电量已恢复到正常水平的九成以上,钢铁、机械、纺织行业用电量恢复到正常水平的八成以上。铁路装车数已恢复到正常水平,民航、港口、水运均正常运营。”孟玮说。

疫情对复工复产的影响同样考验着稳就业。常铁威表示,目前,疫情对就业的影响正在显现,受影响较大的,在行业上主要是消费类为主的生活服务业,在市场主体上主要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重点群体上主要是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

据介绍,国家发改委正积极展开三方面工作,全力以赴稳住就业。一是全力破除企业复工复产的梗阻,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避免过度管控。

二是落细落实援企稳岗政策。坚持结果导向,把已经出台的减税降费、社保费减免缓缴、金融支持等系列帮扶政策尽快落实到企业、落实到劳动者身上,提高企业和劳动者的获得感。

三是切实抓好重点群体的就业。对农民工,主要加大“点对点、一站式”运送返岗的实施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公益性的岗位开发,开展转岗转业培训,促进就近就地就业。对就业困难人员群体,通过就业援助、社会救助等,做好兜底保障。同时,通过鼓励企业吸纳、扩大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的规模、吸引到基层就业、增加参军入伍规模等方式,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

“解决就业问题,根本上还要靠发展。”常铁威表示,只要能够强化“六稳”举措,充分发挥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积极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开辟更多的就业岗位,就能够保持就业大局的基本稳定。

常铁威还谈及疫情对消费的影响,“当前,疫情对消费领域的冲击较大,但这一影响是暂时的。”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经过20多个部门反复沟通商量,我们在去年以来已出台重点行业领域一系列促消费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加快出台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六大方面19项政策举措。围绕促进居民愿消费、能消费、敢消费,从供给侧发力,提高我国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从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等角度,分别推出了增供给、优环境、强能力、扩市场的政策举措。”常铁威说。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统筹消费增效、投资加力和民生改善,进一步充实完善稳定和扩大居民消费的政策预案。既要保障吃穿用行这样的基本消费,把被冻结被抑制的消费释放出来,也要培育升级新型消费,扩容提质服务消费,全面推广健康消费,把疫情期间催生壮大的以网络消费为代表的新消费潜力、动能释放出来,使消费回补和扩大增量有机结合,不断拓展消费新的增长点。

[责任编辑:王小义]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