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绵阳北川脱贫经验成一面“旗帜”

2020-03-13 23:22:23 来源:本网专稿 编辑:李艳婷 

本网讯(邓军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蒋良明报道 3月13日,绵阳市召开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作为绵阳市首个脱贫县,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委书记、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长赖俊,围绕做好监测预警处置防致贫防返贫工作作了交流发言。北川脱贫经验成一面“旗帜”。

北川属“5·12”特大地震极重灾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秦巴山连片特困地区和边远山区“五区合一”的地区。由于地质条件较差、自然灾害频繁、生产生活条件艰苦等原因,脱贫任务面临“因灾形成特殊矛盾多,群众认可度提升难;因病致贫较多,满足群众期盼难;因灾致残群众较多,稳定增收难;地震次生自然灾害多,基础设施和产业重建难;因特大地震干部群众心灵创伤多,内生动力激发难”等诸多挑战。2014 年,北川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村93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929户,20384 人,贫困发生率为14.08%,在秦巴山连片特困地区34个县中排第14位、绵阳市第一。2014年以来,累计减贫19135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93%。2017年底,经四川省验收核查及第三方专项评估核查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北川综合贫困发生率低于3%、脱贫人口错退率低于2%、贫困人口漏评率低于2%、贫困人口错评率低于2%、群众综合认可度高于90%,符合贫困县退出条件。2018年7月,四川省政府批准北川羌族自治县等15个县(市、区)退出贫困县。

赖俊在交流发言中说,近年来,北川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等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做到“四不摘”,全面完成脱贫目标任务,连续三年获评“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对北川的脱贫成效,赖俊总结为“三大深耕”。

强保障 深耕“三大落实”

一是责任落实“强定力”。持续巩固县、乡、村、社、户“五级”责任体系,深化主官领战、五大沟域会战、19个乡镇作战的模式,对联系乡镇和分管行业的县级领导、责任乡镇、帮扶部门主要和分管领导、第一书记、帮扶责任人6909名同责同咎、同惩同奖,确保领导不松手、干部不松劲、工作不松懈,全力防止返贫致贫。

二是政策落实“聚合力”。继续执行“1个十三五脱贫规划+7大扶贫工程+20个专项规划+N个配套文件”的政策体系,对今年已整合下达的1.43亿元102个项目进行跟踪落实,让每一分扶贫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持续落实教育、医疗、住房、小额信贷、社会保险等扶贫政策,构建强有力的专项、行业、社会“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确保无盲区、无死角。

三是帮扶落实“添内力”。将结亲帮户与结亲防疫同步推进,深化“结亲帮万户、奔上小康路”活动,督促6909名干部职工与全县50408户农户全覆盖结亲包户,结合电话、微信、短信等方式,及时掌握群众在防疫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返贫致贫情况,引导群众做好疫情防控、春耕生产、产业规划、务工就业、心理疏导等工作,持续激发群众内生力。

筑防线 深耕“三大机制”

一是预警机制“防贫”。完善农户临界贫困预警处置县级联席会议领导小组,落实《北川羌族自治县农户临界贫困预警处置办法(试行)》《北川羌族自治县农户临界贫困预警处置基金使用管理细则》《农户临界贫困预警处置县级联席会议制度》等,用好用活100万元贫困预警应急处置滚动基金,确保预警到位、资金到位、措施到位。

二是监测机制“找贫”。强化以乡镇为主体、村组为单元的网格化农户临界贫困监测体系,整合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组等帮扶力量,常态化开展农户“两不愁三保障”临界问题排查,建立重点农户预警监测台账,对监测到的脱贫人口中收入低于4150元23户44人、临界5000元208户405人,实行动态管理。

三是处置机制“断贫”。按照“帮扶人优先处置+村镇统筹处置+县级综合处置”流程分层处置,采取产业就业扶持、低保兜底、公益性岗位、医疗救助、基金救助等措施,对临界农户进行分级分类处置。将财政涉农、东西部扶贫协作、资产收益扶贫等投入建设的项目资金,以股权形式量化给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户,筑牢“两不愁三保障”防线。

提质效 深耕“三大增收”

一是农业生产稳增收。及时统筹疫情防控、春耕生产“两不误”,全力保障春耕备耕期间农资储备充足、质量可靠、市场稳定、运输顺畅。与乡村振兴紧密衔接,依托高山蔬菜、魔芋等“五大特色基地”,动员引导全县310个村返乡农民工和各类经营主体抓好春耕生产,保障好“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引导群众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调整种养业结构,重点引导农民种植中药材、土豆、蔬菜等。加大生猪补栏力度,同步抓好白山羊、土鸡等养殖,稳定增收基础。

二是务工就业促增收。建设提升农产品加工园、新材料产业园等“七大专业园区”,用好《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缓解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22条政策措施》等政策,支持企业开发就业岗位,助推3443名群众进“园”入“链”。全覆盖摸排收集贫困劳动力就业意向、培训需求和企业复工、用工需求等信息,深入开展“春风送岗位行动”、开设公益性岗位等,重点解决1321名脱贫户、临界人口、残疾、孤寡、低保、五保等特殊困难群体就业增收。

三是产品销售保增收。发挥4家省级扶贫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强化15家企业“四川扶贫”公益品牌标识效应,着力288种经国务院扶贫办认定的扶贫产品进行包装推广销售。深化“互联网+农特产品销售”,依托余杭电商“蓝海”高地和“个十百千万”电商工程,切实推动1000余种茶叶、手工制品、羌绣等特色产品搭上网络快车,走出羌山、面向世界。

一年来,北川持续巩固了脱贫成果,赖俊表示,将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确保北川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责任编辑:]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