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科融合 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

2020-03-03 11:16:41 来源:本网专稿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就《关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促进学科融合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意见》答记者问

□本网记者任丽梅

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的《关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促进学科融合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探索深度融合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提升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水平,为我国抢占世界科技前沿,实现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提供更加充分的人才支撑。为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着力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培养

负责人指出,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成效,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相继成立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通过其他创新机制,将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建设列为重要建设任务,培养了一定数量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但是,高校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高层次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和跨学科创新平台不足,学科建设缺乏深度交叉融合,基础理论、原创算法、高端芯片等方面突破较少,复合型人才培养导向性不强,高校和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等方面。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国务院去年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教育部也印发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提出并持续实施了一系列重要举措。

“双一流”建设高校在相关学科建设、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有良好的基础,要在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方面率先示范、取得突破。为此,三部委针对现状与问题,联合印发《意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着力在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理念思路、推动策略和具体举措上进一步创新突破。

重视多维融合瞄准急、断、缺短板领域

负责人表示,《意见》明确,依托“双一流”建设,深化人工智能内涵,促进学科融合,着力提升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水平。一方面,以国家发展人工智能的重大战略需求为中心,以“需求导向、应用驱动”“项目牵引、多元支持”“跨界融合、精准培养”为基本原则,瞄准“理论、算法、平台、芯片和应用”等急、断、缺的短板领域,构建基础理论人才与“人工智能+X”复合型人才并重的培养体系。另一方面,探索深度融合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新模式,适度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为我国抢占世界科技前沿,取得人工智能领域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提供更加充分的人才支撑。

负责人强调,《意见》特别重视多维融合的推动策略。在学科建设强调“融合发展”,健全学科设置机制,以学科重大理论和实践应用问题为牵引,促进人工智能方法与技术向更多学科渗透融合;在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复合培养”,探索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大力提升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在课程体系建设强调“精密耦合”,以“全链条”“开放式”“个性化”为目标,打造人工智能核心知识课程体系和应用模块课程;在评价机制强调“组合创新”,以成果评价为突破口,科学评价论文、专利、软件著作权等多种成果形式,推进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分类评价机制,构建有利于教师开展学科交叉研究的人才评价机制。

支持学会协会开展第三方评价

《意见》要求,加大支持与组织力度,健全学科设置机制、完善学科评价机制、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健全学位质量保障机制、加强资金投入引导、加强组织实施。

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三部委将根据《意见》开展一系列创新举措,促进“双一流”建设高校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提高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能力。

健全以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有条件的高校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以自主试点、先行先试方式,自主设置人工智能交叉学科;支持高校与人工智能领域骨干企业、产业化基地和地方政府设立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建立任务驱动的跨行业跨学科导师团队,促进科研协同创新发展和博士生联合培养;设立国家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聚焦人工智能重大问题和突破方向,实行联合科研攻关和融合育人;健全学位质量保障机制,设立跨学科评议专家组,设置专门的评议要素,鼓励高校开展自我评估,支持学会、行业协会开展第三方评价,合理借鉴国际评估;教育部将加强政策措施统筹协调,成立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培养专家委员会,指导高校实施人才培养专项计划,及时总结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和做法。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