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报 改革网讯)当前,贵州省脱贫攻坚战和疫情防控阻击战已经进入关键时期,如何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成了各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工作。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特色主导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这是石阡县政协主席杨玲多次深入大沙坝乡调研时,经常传达宣传贯彻的核心内容。“要深刻认识和理解农村产业革命的重要性,不但抓当前,更要谋长远。”
人间二月,惠风和畅,草长莺飞,人勤春早。
初春的任家寨村,五六个农村妇女早已闲坐不住,在带班队长田兴萍的组织下,她们正忙着把一堆堆农家肥搬运进400多亩八月瓜基地,开沟、起垄、施肥、覆土,忙得不亦乐乎。
“我们的土地全部入股在村里了,家里没事可做,自己也闲不住,到基地上来打点零工,每天都有70块钱的收入。”73岁的任家寨村曹家园组村民任廷音在和笔者交流时这样道出了心声。
任家寨村的百万吨优质矿泉水生产、八月瓜精深加工等特色主导产业的融合发展,为该村大部分中老年或留守妇女提供了就近就业平台,成了助农增收的有效渠道。
据带班队长田兴萍介绍,自从八月瓜基地建成后,2019年为本村20多位村民提供长年务工岗位,从2月初的田间管理到9月下旬采果结束,解决季节性就业1400余人次,全年支付农民工工资75万余元。
前往该村务工的大沙坝乡烂田村烂田组村民席运书介绍,她的工资是每月一结,月务工收入2000元以上,既解决了留守老人的赡养难题,又增加了家庭的总收入。
“2019年,我村的产业发展红利分享达72.4万余元,户均红利2550元以上,最多的分到6.5万余元,群众看到了发展的良好势头,激发了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任家寨村支部书记李文峰在谈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取得如此成就时颇感自豪、倍感振奋。
因地制宜选准特色产业,科学合理调优产业结构,脱贫攻坚的道路才会更加稳健,群众的致富之路才会更加长远。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也为奋斗者搭建起干事创业的精彩舞台。
大沙坝乡是县政协联系包保乡镇之一,连日来,石阡县政协主席杨玲放弃周末的休息时间,持续深入龙硐、任家寨、关刀土、金星、沙槽、埃山、余家寨、孙家坪等村,她认为,疫情防控不容松懈,春耕生产正当其时,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和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抓紧抓细抓实。
俗话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我们要依托任家寨村的特色产业优势资源,打造集点、成线、连面的高效特色农业产业带,找准破解瓶颈的切入点,打开制约发展的突破口,来一场深层次、全方位的产业革命。”2月17日至24日,杨玲在大沙坝乡围绕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时强调。
任家寨村特色产业发展走“公司+村级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一般户)”的发展模式方可致远,有效破解了产业发展断链、资金筹措困难、基地单元面窄等难题。
大沙坝乡党委书记杨雁认为,要使传统低产能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型升级,首先是党员干部要转变思想观念,在学懂弄通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深刻内涵上下苦功真功,深入实地走访调研,打造实体经济联合体,探索融合发展共同体,引导群众分享全省农村产业革命带来的实惠。
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
“我们围绕省级图斑做好统筹规划,按照县政协提出的倡议,因村制宜发展‘一村一特’主导产业,把主导产业打造成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的富民产业,引导群众转变传统观念,推动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和科学布局,把主导产业打造成群众有盼头、干群有劲头、致富有奔头的融合发展链带,让产业带农、产业强农、产业富农由美好梦想变成美好现实。”大沙坝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安冰这样安排部署春耕备耕工作。
当前,大沙坝乡省级图斑和县级图斑的科学规划建设成了卡在县、乡、村党员干部心头的一颗利刺。
县领导连日督战、乡干部持续指战、村干部挑灯夜战,排出时间表,高挂作战图。以坚定的信心勇气、有力的工作举措、务实的工作作风,对照难点深研细判慎思,围绕焦点深查细照笃行,在龙川河畔掀起了一场深刻的产业革命。
2月24日,石阡县政协主席杨玲、副主席周忠绪组织任家寨村、关刀土村、金星村、沙槽村的责任包保干部,深入产业发展规划区域,结合土地资源集中连片成面的优势,现场提出了依托金融撬动、项目推动、能人带动、群众主动的特色发展思路,倾力打造长短结合、优势互补的绿色生态高效农业产业带,协调部门配套发展村级循环经济,促进产业融合高效发展。
据大沙坝乡分管脱贫攻坚工作的副乡长李怀刚介绍,该乡始终按照“四季有花、四季有果”的产业发展定位,对全乡30亩以上集中连片土地进行流转,将现有产业点连成线、线连成面,因地制宜优化产业布局,真正实现“一乡一品、一村一特”,让特色主导产业成为脱贫攻坚的有力支柱。
“我们村马上围绕沿线规模化发展八月瓜产业,与任家寨、关刀土、沙槽村协调桩架生产的前期工作,将废弃资源用起来,把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提振起来。”在观音山上,金星村脱贫攻坚干部这样信心满满、心潮澎湃。“我们既要打造产业融合闪光点,又要找准脱贫致富增收点,让土地资源发挥最大效率,让产业活起来,让群众富起来。”
余家寨村脱贫攻坚队干部立说立行,白天,向群众宣传讲解产业革命知识,对照县级图斑深入6个规划建设区域实地察看,对区域规划建设进标实注细;晚上,围绕乡级发展长远规划,因地制宜集中研判,拟定扎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的长远发展规划。
事实证明: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在任家寨村,脱贫攻坚干部各行其是,一边组织群众在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基地复工复产,一边严防死守疫情防控底线,确保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不误。
沙槽村脱贫攻坚干部围绕疫情防控期间对群众的集体慰问,向群众宣传党的惠民政策,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对村村寨寨、家家户户开展消毒杀菌,引导群众集中流转土地,自觉转变种植传统低产农作物观念,全面发展特色高效的现代农业。
目前,全乡产业结构调整有序推进,传统农业正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