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改革报看粤港澳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湾区一周年

2020-02-19 21:53:15 来源:本网专稿 

 

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基础性文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在翘首期盼中正式发布。

规划纲要发布一年来,在大湾区这片面积5.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000万、经济总量10万亿元的热土上,香港、澳门和内地加速融合,开创出一派融合新格局。


 

这一年,大湾区三地人员、物资、资金、信息便捷有序流动,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香港社会各界日渐意识到大湾区机遇,更加积极谋划参与。此间观察人士表示,对大湾区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愿景充满信心。

  规划纲要发布后,一系列重大的政策举措相继出台,国际一流湾区雏形日益显现。

  2019年3月,中央政府出台8项政策措施,包括对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的香港和海外高端人才给予税收补贴,以及海关改革举措等。同年11月,再有16项惠港政策公布,旨在便利香港居民在大湾区内地城市的生活和工作,包括鼓励香港居民在九个内地城市购买房产,以及给予在粤工作的港澳居民的子女与当地居民子女同等的教育机会。此外,在推动大湾区内部金融服务发展方面也制定了进一步措施,包括跨境财富管理计划等。

早上在广州吃早茶,下午来香港谈生意,晚上去澳门看夜景……随着港珠澳大桥和广深港高速铁路的启用,大湾区各城市在地理上的联系变得更紧密,进一步为跨境交通、工作和生活提供了便利


 

进一步的互联互通和融合是释放大湾区经济潜力的关键。这些政策措施有助于解决内地、香港和澳门三种不同法律、税收和监管体系所产生的部分问题,同时也增强了企业对大湾区建设的信心。

尤其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9年7月省委深改委批复同意东莞建设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东莞以制造业立市,“东莞制造”规模庞大、体系完整,是全球产业链重要的一环。在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东莞制造”也极具代表性和典型性。

支持东莞建设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就是在产业转型进入到深水区的情况下,为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创新发展探路,为广东省其他城市和香港澳门提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经验和借鉴。

为打通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任督二脉,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间深度地互联互通。以珠海、佛山为龙头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同时发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创新研发能力强、运营总部密集以及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地产业链齐全的优势,加强大湾区产业对接,提高协作发展水平。

支持东莞等市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佛山深入开展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支持香港在优势领域探索“再工业化”,配合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

过去的这一年,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了,陆续出台了有关配套的实施方案;中央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有关工作机制;各地先后出台了一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政策措施;一批有标志性的跨境基础设施项目实现了互联互通;粤港澳三地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化,社会各界对大湾区的关注度和参与热情与日俱增。

站在一周年的新起点上,2020年初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广东省迅速反应并以科学积极的态度应对疫情,很大程度上延缓了疫情的大范围扩散。广东省和港澳同胞将继续以科学的态度共同应对疫情,一手抓抗疫防疫,一手抓恢复生产,继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程!


 

 

 

[责任编辑:刘鹏]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