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等16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各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做好2020年春耕化肥生产供应工作
□ 中国改革报记者 袁琳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生产即将自南向北陆续展开,而近期国内化肥生产流通因新冠肺炎疫情受到一定影响。为不误农时抓好春耕备肥,国家发改委等16部门日前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做好2020年春耕化肥生产供应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化肥生产供应中的重大问题,扎扎实实做好春耕化肥等农资市场保供稳价工作。
通知强调,化肥行业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有力有序有效推动化肥及其原辅料生产企业复工复产,相关企业要优先保障化肥生产所需煤炭、天然气等原料供应,努力增加春耕前化肥产量;我国化肥产销具有生产集中、使用分散的特点,在当前疫情防控情况下,要保障化肥等农资及原辅料运输畅通;加强化肥等农资储备和进出口调节,切实发挥好储备保春耕作用,各化肥行业协会要引导化肥生产流通企业将国产化肥集中供应国内市场,相关化肥贸易企业要根据国内市场肥种余缺情况组织好化肥进口。
通知指出,针对农资流通环节备肥日益减少、农民随用随买的现状,供销合作社系统要充分发挥农资流通主渠道作用,有关部门要指导本地农资流通骨干企业、大型农资电商平台加大购肥备肥力度,完善线下农资配送网络,建立乡村农资应急配送机制,保障农资即时配送;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化肥生产流通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通知指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大力发展专业农化服务组织,引导农民合理用肥、高效施肥,降低用肥成本;各地发展改革、农业农村等部门要加强对化肥等农资市场供应和价格情况的监测分析,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要依法严肃查处掺杂使假、偷换养分、虚标含量以及价格欺诈、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粮食生产要稳字当头,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2月12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也专门强调,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节,各地要抓紧组织好种子、化肥、饲料等农资供应,落实好春管春种措施,夯实农业生产基础。
据记者了解,广东、山东等一些地区,近期也明确提出了统筹做好联防联控与春耕备耕的政策安排、工作安排。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所副研究员肖永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推动农业物资流通是保证农业有序生产的关键,同时应鼓励种植户抓好农时,做好春耕春种工作,并健全农业危机管理制度,加强市场监管,落实监管责任,防止哄抬农业生产物资,保障农民权益。
肖永贵注意到,通知要求各地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化肥生产供应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化肥生产供应中的重大问题,扎扎实实做好春耕化肥等农资市场保供稳价工作。
“当前首要任务是保障货畅其流,畅通绿色通道,实现供需对接,并严控打击涉农物资哄抬价格行为,保障市场供给。农业生产原料、种子、肥料等应优先通行,满足春耕春播生产需求。同时,建立防疫时期的应时农产品产销对接机制,解决滞销问题。”肖永贵说。
肖永贵认为,重点要保障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物资供应运输,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相关农业企业的复工对接工作,确保春耕备耕期间农资质量可靠、市场稳定、运输顺畅。加强柴油调配储备,全力做好农机备耕,做好人员准备和物资储备。鼓励各村统筹安排,可采用人员分散的方式展开春耕种植。
抓紧春季农业生产的同时,疫情防控也绝不可忽视。肖永贵建议,为减少疫病传染可能,应尽量避免人员聚集,减少面对面的农技培训,从线下培训转为线上培训。借助网络授课平台、微信、QQ、短信等方式,实行线上辅导,强化农业生产技术的线上培训,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技能。
此外,记者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了解到,截至2月10日,该银行共发放支持春耕备耕贷款120亿元。其中,从2019年10月1日~2020年2月10日,共发放储备化肥贷款57亿元,支持国家化肥储备企业16家,储备化肥190万吨,支持省级化肥储备企业9家,储备化肥125万吨,含湖北省40万吨;从2020年1月1日~2月10日,发放种子、化肥、农机装备等农资农技贷款28亿元,发放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土地流转及规模化经营贷款3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