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在党领导下的战斗集体,这是一个不分年龄的的战斗集体,这是一个默默奉献的战斗集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不论是天天值守在防控一线、还是在家随时待命的发改人,在党组织的号召下,积极投身到疫情物资保障工作中,敢于吃苦、积极工作,圆满完成了一项又一项工作任务,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总体战、阻击战打下了坚实的物资保障基础,这就是“巴彦淖尔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青年突击队”。面对持续发酵的疫情,巴彦淖尔发改委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始终牢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攻克时艰、众志成城。
巴彦淖尔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青年突击队,现有队员27人,其中党员9人、团员18人,男队员16人、女队员11人,平均年龄33岁。成立以来,在圆满完成全市防控物资需求统计、采购调拨、统筹协调的基础上,全体队员团结协作、勇挑重担,以“团结、务实、奉献、高效”的工作作风,赢得了机关全体干部职工、物资捐赠企业、团体的一致好评。
疫情就是集结号,高举党旗奋勇向前。1月25日(正月初二),自治区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部分队员在委领导的带领下,不顾个人安危,深入机场和铁路沿线站点,检查督导疫情防控工作。1月27日,按照市委政府的统一安排,巴彦淖尔市发改委承担全市疫情防控后勤保障工作,全体队员在委党组的带领下,主动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间,每天早上8点多就早早来到单位,梳理全天工作任务,并将当天物资到位、调配建议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交后勤保障组日调度会研究。晚上9点多,很多队员仍奋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调度各地各部门的物资需求,联系紧缺物资货源,汇总当天的物资调拨数据。
防控就是冲锋号,青年干部冲锋在前。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全面启动后,后勤保障组通过不同渠道采购的物资,以及社会各界的捐赠,每天平均有十万余件(个、套)运达或调配达到各地各部门。为落实市委政府减少人员聚集、防止交叉感染的防控要求,青年突击队主动承担起物资装卸的重任。1月31日,河套酒业捐赠的首批3232瓶共8吨乙醇消毒液运抵,队员们经过3小时的搬运,物资安全入库。2月3日,后勤保障组从东北地区采购的14.7万只口罩于晚上9点多到达市应急物资储备库,队员们早早的集结待命,完成接收、卸车、清点后,又在现场给各旗县区进行发放,有的队员回到家已经凌晨12点多了。有时,各类物资集中到达,突击队员们只能以方便面充饥,但团队内始终洋溢着欢声笑语,没有丝毫的委屈和怨言。截止2月13日,巴彦淖尔市发改委青年突击队累计装卸各类物资25批次。其中,乙醇消毒液和大米、食盐等57.42吨,口罩、防护服、帐篷、棉被等30万余件(个、套)。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巴彦淖尔市发改委青年队员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中,充分展现了不畏艰险、连续作战的新时代发改风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始终让党旗在巴彦淖尔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