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报 改革网讯)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雷山县各级领导干部、爱心企业、团体及个人纷纷投入应对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做到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形成了“群防群控、众志成城战疫情”的工作格局。
干部纷纷奔赴一线
“到村里去,到一线去!”刚从脱贫攻坚一线返城返家过春节的干部,还没来得及好好体会春节年味、与家人聚叙,当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国时,在全县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实行社会管控措施后,8个战区正副指挥长,154个行政村指挥长、第一书记、网格员共900多人,再次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令,义无反顾第一时间奔赴村级“一线”,利用脱贫攻坚网格化管理模式,落实包保责任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入户排查、值守劝导等工作。
县委书记黄清发在抗疫一线督导疫情防控
望丰乡掌窝村第一指挥长张德,1月23日(大年除夕前一天),右脚关节病痛复发而住进州医院,当得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消息后,住院才得三天的他便决定提前出院,及时赶到工作岗位,手持拐杖投身于村里疫情防控工作。
身孕8个月的郎德镇党委副书记唐正达,从大年29到现在,一直坚持在岗,积极投身于全镇疫情防控工作中,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初心。
望丰乡三角田村疫情防控卡点执勤干部余劲松为了降低了村民出行的风险,利用轮守间隙主动承担起帮助村民代买生活必需品的责任。
“眼睛酸痛厉害,趁午休时间眯几分钟了。哇,已经一点半,两点钟要报个材料给州防控办,又‘眯’不成了呀!”刚在食堂简单吃点午饭回到办公桌的县疫情防控办文秘组负责人刘春江,自从县委县政府建立防控办以来,为及时处理每天大堆的文件、信息资料,就连续加夜班,他每天早上六点半就起床,7点半左右就到达办公室,晚上经常忙到十一二点,有临时会议时,要到凌晨一两点钟才得回家休息,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不足四小时,有时通宵达旦,早晚餐在办公室吃方便面是常事。
县委副书记、县长袁刚在隔离医院督导疫情
“自从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为使数据汇总精准、上报及时,我已有18天不到家了,下次回到家,刚满4岁的儿子可能都认不得我了喽。”同在县防控办工作、专门负责全县疫情防控各种数据汇总的潘昌贵对家人有亏欠之感。
针对较为复杂的丹江镇县城区域和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县里及时采取了划分区域实行网格管理办法。县城区和西江景区每天各安排有200多名部门干部、社区干部及志愿者,实行3班倒制,坚持24小时对82个网格卡点值守,大家不惧冷、没怨言,开展层层级级的严防死守、一户不漏的登记排查,织起了一张细而密的防控网。
县级13个主要交通卡点,每天都有260余名干部、干警及医务人员冒着阴冷的天气在坚持值守、排查,本着“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要求坚决做到“不漏一人”。
全县656名在编医务人员及村医,从白衣天使化身为最坚强的战士,在“一线”争分夺秒开展体温测量、采样检测、核酸筛查、医疗救治等工作,为全县疫情防控排查赢得了时间。
为表达对党的敬仰和忠诚,以最大的决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截至2月12日,全县有29名干部在疫情防控“火线”上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群众积极主动参与
郎德镇南猛村十组村民文伟为卡点值班值守的同志送去4箱木炭、3箱桶装方便面,用实际行动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永乐镇和平村上羊乌组村民杨艳美夫妇,看到村里干部在冷天中值守的艰苦,主动给村里两个劝导点送去了4箱炭。“值守同志为全村健康及安全日夜守护,是多么的辛苦。点点心意,不足挂齿,也是应该的。”杨艳美说。
88岁老党员杨迭略和81岁老党员杨金能主动参与到独南村卡点执勤,彰显了忠诚老党员特有的初心与情怀。
在县委宣传部、团县委的积极协调下,有2834名志愿者积极参与到343个城乡社区疫情防控网格卡点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人员信息登记、体温测量、送温暖送关爱等志愿服务活动,为疫情防控奉献自己的青春与力量。
郎德镇也利村创新宣传教育方式,采取户户编号轮流对卡点值班值守,实行村民每4户负责值守一天,做到了户户有任务,人人有责任,确保24小时均有人坚守排查,筑起了“全民参与,全村防控”的坚实堡垒。
西江镇部分村干利用私家皮卡车改装成疫情防控宣传车,主动到各村寨开展疫情防控、居家坚守等宣传……为各村做到“本村人不出村,外村人进不来”营造浓厚氛围。
从贵阳返乡的张宽强、杨世敏、杨秀春等党开村在校大学生,在人员紧缺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主动向村党支部请缨,要求加入村里的防疫工作队伍,协助村“两委一队”做好村内的疫情防控工作。
“虽不直接在一线参与疫情防控,但我们居家不出门,守好自家门,就是对党和政府应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最好支持。在自己很多微信群里我都积极倡导亲友们自觉居家。”丹江镇教厂村村民龙美如是说。
丹江小学少先队员们心系祖国,时刻关心关注着疫情发展,在辅导老师的组织指导下,他们积极采取微视频、绘画、手抄报、写倡议书等方式为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鼓舞士气,传递正能量。
“虽说自己是陡寨村民,但这段时间来一直在县城居住。近期不去务工,反正在家也是闲着,我就来参与值守,为疫情防控尽一份力嘛。”方祥乡陡寨村村民龙健主动加入到观音阁小区网格卡点协助值守排查。
“这两天是有点冷,我看村卡点人手不够,就来配合他们开展值守排查,这是我应该尽的义务。”大塘镇咱刀村退休教师石家树也主动加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暖心故事不胜枚举。当然,所列举到的这些暖心故事也仅仅是雷山县成千上万个干部、村民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上的缩影。
通过干部动员、全民参与,居家坚守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县累计阻止暂定大型群众性活动、群众自发聚集活动211场次,阻止非必要宴席216场,劝阻缓办婚事22起,快办简办丧事13起,为做好疫情排查、遏制疫情传播奠定了坚实基础。
企业个人倾力捐钱捐物
针对疫情带来的经济影响,雷山县农信社及时推出了“战疫贷”低息信用贷款,进一步硬核推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竭尽全力支持县域客户的合理信贷需求。自疫情发生以来,截至2月10,累计发放各项贷款21487万元。
“我们购买了一些方便面、矿泉水等物资,送给一线值守的同志,确保他们能够正常开展工作。如果还有需要,我们还会提供更多的物资,尽力帮助全县开展疫情防控。”雷山县农村信用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徐光说。
“作为雷山本土企业,我们要带头奉献一份爱心和力量。我们组织三十多人募捐了一万多元,全部用来购买猪肉、方便面、矿泉水等,一并送到前线,希望我们这个心意能给前线的工作人员带来一些帮助。”新冠病毒疫情发生后,老腾鱼酱酸董事长白坐腾积极响应支援助攻抗疫号召,发起了为一线抗疫人员募捐物资的动员活动。
爱心捐款纷至沓来。贵州中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捐款42188元;西江千户苗寨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及职工捐款54607元;西江商会、县旅游协会捐款38650;县城镇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朱清捐款2000元;大塘镇桥王村全体村民捐款5000元;丹江镇猫猫河村红十字会捐款4890元;县大塘镇咱刀村支书石巍奇捐款2000元,丹江镇郎当村1组贫困户唐仁春通过村主任微信转账捐款100元;一位不愿留名的爱心人士(莫小龙)通过微信捐款300元……一笔笔爱心捐款先后进入到县红十字会账户上。
“国难当头,更需团结应对,更需正能量啊。钱不论多少,仅表示心意献自己的一份力。”融媒体中心退休职工张应珍老人亲自找到县红十字会,将1400元爱心善款捐给抗击疫情一线。
截至2月12日16时,县红十字会共收到部分企业及个人捐款累计435800元,收到捐赠帐篷50顶、消毒剂500公斤、一次性医用口罩19000个、75%酒精1020瓶、一次性隔离服300件、检查手套1000双,矿泉水、方便面、木制炭、牛奶等物资一批,价值累计17万余元,所捐钱物均按程序转交县卫生健康局用于防疫一线工作。
在这场与病魔赛跑的“阻击战”中,为了家乡和祖国的美好明天,雷山县16万群众都在倾心尽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共同祈祷祖国尽快走出阴霾迎来春暖花开、祝愿心爱的祖国平安无恙!(李格林 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