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188万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2020-02-06 11:00:00 来源:本网专稿 

——全国易地扶贫搬迁有了“贵州样本”(上)

□中国改革报记者曾平

对于贵州来说,188万人的扶贫大搬迁既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是一场极不平凡的现实挑战。“搬迁谁、怎么搬、搬哪里、搬后怎么办”,每一个实践命题都面临艰难抉择,必须要有清晰的思路、准确的判断、科学的决策。

“十三五”时期,贵州省计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88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0万人(最终国家下达搬迁计划151.1662万人),占全国总搬迁任务的15%,为全国第一。计划分三年实施,其中2016年搬迁44.8万人,2017年搬迁76.2万人,2018年搬迁67万人。截至2019年10月底,三年项目统筹实施,压茬推进,累计建成安置点944个、住房45.51万套,累计完成搬迁入住186.92万人,占计划任务的99.43%,剩余1.08万人在今年内全部入住。至此,“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基本完成。

怎么“搬”

高质量高标准做好“上半篇文章”

贵州坚持省级统贷统还,让市县两级集中精力抓搬迁。按人均6万元的投资标准,总投资达1128亿元,除去由群众自筹的68.48亿元外,其余资金皆由省级统一筹集,将筹资压力和责任集中在省一级,充分调动基层政府和搬迁群众“两个积极性”。

贵州制定整体搬迁自然村寨和搬迁对象精准识别办法和程序,明确搬迁区域5个界定条件、搬迁家庭5个界定条件和11个识别登记程序,规定整体搬迁的自然村寨必须是50户以下、贫困发生率50%以上(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发生率20%以上)村寨,零星搬迁对象必须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搬迁的非贫困人口必须是自然村寨整体搬迁的同步搬迁人口。“十三五”期间,全省整体搬迁自然村寨10,090个。

根据搬迁对象意愿,选择经济要素集聚功能强、创业就业机会多、人口承载容量大的县城和中心集镇布局安置点,与安置地居民享有同等基本公共服务、同等市民待遇,确保群众搬迁后有学可上、有业可就、有事可做。3年共建设集中安置点946个,其中城镇安置点701个,彻底挪穷窝断穷根。

为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防止基层因技术力量薄弱或管理水平不足带来的工程风险,贵州省明确所有安置点须由县级政府统一建设管理,所有项目必须统规统建,不再允许分散自建。严格落实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和四制要求。严格落实安置点项目建设周期18个月和县委书记、县长包保安置点建设责任制。

采取严控住房建设面积、建设成本、个人自筹标准和高层电梯房“四个严控”综合措施,坚守易地扶贫搬迁“保基本”的原则。

坚持以岗定搬以产定搬,精准落实就业和产业脱贫措施。根据安置地可提供就业岗位和安置容量确定搬迁规模,同步为搬迁群众配套建设相关脱贫产业,精准落实搬迁对象每户1人以上就业目标。

这些措施从系统工程的视角,顺应人口迁移的内在规律,是符合中央政策、符合省情实际的实践创新,切实规范“怎么搬”问题,保证了易地扶贫搬迁各项工作规范化、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创造了4年搬迁近200万人的奇迹,对贵州易地扶贫搬迁路径作出全面、系统、深刻的回答。

搬后怎么办制度性安排做好“下半篇文章”

搬后怎么办?一直是备受各方关注的热点和焦点。2018年,随着全省搬迁任务大头落地,贵州省委、省政府及时把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后续扶持工作上来,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和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的意见》及7个配套文件,通过全力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和基层党建“五个体系”,对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作出全面制度性安排。

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努力使搬迁群众生活上过得顺心。统筹衔接好搬迁群众农民和新市民“两种身份”、迁出地和安置地“两种利益”,重点完善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区服务“四大要素”,确保搬迁群众享有同等基本公共服务。确保每个安置点有1个卫生服务机构,目前已配套建成学校483所、建成医疗卫生设施580个,转移医保107.17万人、养老保险60.09万人、低保17.87万人。

构建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努力使搬迁群众对后续发展充满信心。围绕推动搬迁群众生计方式的非农化转变,切实做到劳动力必须全员培训、有劳动力家庭必须实现一人以上稳定就业、迁出地“三块地”资源必须有一种盘活途径、每个搬迁家庭必须有一份稳定收入“四个必须”,实现搬迁群众生计保障和可持续发展。全省有劳动力家庭95.97万人,已实现就业82.25万人,95.59%的搬迁家庭实现一户一人以上就业。

构建文化服务体系,努力使搬迁群众精神上感到舒心。重点聚焦感恩教育、文明创建、公共文化、民族传承“四进社区”,增强文化引领能力和群众认同感,激发搬迁群众内生动力。目前,已组织开展感恩教育6814场次、普法教育4666场次、市民意识教育6004场次,开展评选搬迁群众文明家庭10,100户、勤劳致富模范户5053户、组织社区演出2289场次。

构建社区治理体系,努力使搬迁群众在社区里住得安心。通过机构设置科学化、社区管理网格化、居民自治规范化、治安防控立体化“四化”建设,强基固本,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836个管理单元计划需设置街道办62个,目前已完成40个县(市、区)62个街道调研审核,已批复设置街道59个,已成立社区居委会508个。

构建基层党建体系,努力使搬迁群众对未来坚定决心。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把每个安置点基层党组织建成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搬迁群众中共有党员15,559人,各管理单元已成立党(工)委126个、党总支223个、党支部481个,从群众党员中选举党支部(小组)成员2387人,参与社区管理。

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的提出,实现了本工作领域的多个创新,为国家及有关省份完善政策体系贡献了贵州智慧、提供了贵州方案。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搬迁群众在城镇获得均等生存发展机会,公平享有公共资源和社会福利;“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保障搬迁群众生计和可持续发展;“文化服务体系”,激活内在发展动力,强化感恩教育和社会融入;“社区治理体系”,能实现居民和社会的良性互动,确保社会的长治久安;“基层党建”,发挥关键作用,确保后续扶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的做法和经验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许多省份都到贵州考察学习。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