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进“332工程”助推文化旅游强省建设

​——访山西省人大代表、临汾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李艾珍
2020-01-20 16:23:23 来源:本网专稿 

□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田孔社 王婷

“政府工作报告中在‘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省’中明确提出‘做强黄河长城太行三大品牌、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战略发展举措,使我们的工作有据可依,我们有决心、有信心为建设富有特色和魅力的文化旅游强省贡献自己的力量。”山西省人大代表、临汾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李艾珍在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时语气坚定的说。

临汾市有“华夏第一都”之称。地处黄河中游,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和黄河文明的摇篮。境内著名的黄河壸口瀑布和天下黄河第一湾“乾坤湾”仿似镶嵌在九曲黄河上的璀璨明珠,还有“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临汾市尧庙一华门旅游区、临汾市古县牡丹文化旅游区、云丘山风景区等,让这里发展文化旅游得天独厚。

李艾珍表示:“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一名文化旅游人,今年我们要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目标任务与全市‘1343’工作思路相结合,全力推进文旅工作‘332工程’,推动全市文化旅游工作再上新台阶。”

她介绍说,“332工程”中第一个“3”是全力推进“黄河流域保护发展先行区”、“临汾市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尧庙--华门文旅融合示范区”建设,三区齐头并进;第二个“3”是全力开展“大河文明论坛”、“帝尧文化旅游节”、“大槐树寻根祭祖节”、“文明守望工程”,文明文化文物三文三旅融合发展;第三个“2”是全力推进云丘山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建设临汾智慧文旅云平台两朵云的建设。

前不久,为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落实山西省委书记楼阳生锻造三大板块总要求,《临汾市黄河板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20-2030)》通过专家评审并上报山西省政府,为未来十年临汾市总投资227亿元全面推进沿黄七县生态农业、文化旅游整体开发吹响了冲锋的号角。

李艾珍说,今年临汾市计划投资6.5亿元,全力推进壶口--克难坡及乾坤湾两颗明珠建设,同步启动壶口游客服务中心、观瀑区、克难坡,及乾坤湾田园综合体、马家湾、国家步道公园、东征村、博物馆建设建设等40余个节点项目建设,用实际行动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打造黄河流域保护发展先行区,打造黄河旅游板块的“临汾样板”。

2018年9月27日世界旅游日当天,首届“大河文明旅游论坛”在临汾市召开,在全球旅游视角下聚焦大河文明的传承利用与创新发展,探讨大河流域的未来旅游发展方向,促进大河文明在世界范围实现共同发展。 

“‘大河文明旅游论坛’”是孕育各大文明的大河流域交流对话的平台。”李艾珍透露,今年计划举办“第二届大河文明旅游论坛”,同时举办大河之梦民族大型交响舞蹈史诗《黄河》晚会、国际旅行商大会、沿黄文旅市集、世界大河摄影展等大型文旅活动,多角度、全方位展现山西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传递出山西探索旅游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打造山西“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对外交流的全新品牌。

说起临汾,不得不说“大槐树寻根祭祖节”。李艾珍告诉记者,“大槐树寻根祭祖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球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每届举办都有数以万计的各界人士云集于此。

据了解,“大槐树寻根祭祖节”从1991年开始,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29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槐树祭祖习俗,于2008年10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帝尧文化旅游节”、曲沃全域旅游月等节事节庆,构建了临汾市对外文化交流的整体品牌。

“2020年将举办第30届,我们旨在把本届祭祖节举办成山西最高规格、世界华人瞩目的文旅盛会,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李艾珍如是说。

此外,李艾珍称,要在原来智慧旅游系统的基础上,重新规划智慧文旅云平台,打通旅游各要素,重点推进底层构架规划和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用产品和服务提升临汾文旅综合品质。

[责任编辑:王小义]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