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江苏-中国改革报看江苏,江苏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南京4处建筑上榜第四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

2020-01-17 17:00:13 来源:南京日报 

 

南京4处建筑上榜第四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 

当代“活遗产”蕴藏城市文化“密码” 



 

交通银行南京分行旧址(现为中国工商银行南京钟山支行),到了晚间,探照灯会从内部打出,整个建筑就如同晶莹剔透的钻石一般闪烁光芒,与周围的金陵饭店、德基广场交相辉映,成为新街口的一大视觉中心。 周琦供图

近日,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联合发布了“第四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共计98项(组群)入选“第四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其中,南京新增四处文物建筑,分别为扬子饭店旧址、拉贝旧居、国际联欢社(现南京饭店)、交通银行南京分行旧址。 

隋唐建筑看西安,明清建筑看北京,民国建筑看南京。南京民国建筑的历史、艺术价值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进入21世纪后,一些建筑外观老旧、内部陈腐,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琦在2010年前后开始带领团队参与这些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缮工作。南京新增的四处20世纪建筑遗产中,数处是经周琦团队修缮过的。

历史价值

20世纪建筑遗产 是南京近代史的见证  



 

交通银行南京分行旧址(现为中国工商银行南京钟山支行),如今经过修缮更新,在延续金融功能的同时,继续发挥着城市地标的作用。 周琦供图

俄国作家果戈理说过:“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的时候,建筑还在说话。”建筑是可以阅读的,建筑的语言代表了它产生的那个时代,优秀历史建筑是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遗产。 

与那些令人肃然起敬的古代文化遗存相比,20世纪建筑遗产在文化遗产大家庭中最为年轻,正因为如此,人们往往忽略他们存在的重要意义。 

20世纪是人类文明进程中变化最快的时代,对于我国来说,20世纪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在20世纪的一百年时间里,我国完成了从传统农业文明到现代工业文明的历史性跨越。周琦说,没有哪个历史时期能够像20世纪这样,慷慨地为人类提供如此丰富、生动的建筑遗产。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经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近百位专家委员严格推荐把关,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联合发布。入选建筑必须是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的见证物和载体、百年中国建筑智慧的结晶和文化写照,同时也是20世纪文化发展脉络的重要节点,是对20世纪中国历史最为理性、直观和广博的呈现。 

例如,建于20世纪10年代的扬子饭店,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关键时刻。周琦说:“下关码头开埠后,坐落在宝善街上的扬子饭店,成为了南京作为通商口岸正式对外开放后最早的一家西方人开办的高级宾馆,就是一个历史见证。” 

1929年,国民政府举行奉安大典,扬子饭店成为招待各国专使的定点饭店。扬子饭店更是宋庆龄在南京开展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她曾几度下榻扬子饭店,在这里接待社会各界代表,开展营救革命人士陈赓,以及外国友人牛兰夫妇等。 

拉贝旧居更是历史意义重大。1937年,侵华日军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其时,德国西门子公司驻中国代表拉贝在他的这幢住宅里收容了600多名中国难民,并写下了长达二千一百多页的《拉贝日记》,记载了许多日军屠杀案例。位于鼓楼区广州路小粉桥1号的这幢小楼与拉贝一起“目睹”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惨案。 

建筑物承载的历史各有其特点,其定格的历史瞬间各有其意义。若说拉贝旧居的意义于今人是缅怀历史的话,扬子饭店的意义则更多的是面向未来。 

艺术价值

20世纪建筑遗产的独特性很难被取代   


 

交通银行南京分行旧址(现为中国工商银行南京钟山支行),作为新街口最古老的民国建筑,它见证南京金融发展的风雨历程。周琦供图


拉贝旧居内的纪念雕像。 南报融媒体记者 翟羽摄


1999年6月,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0届大会在北京召开,吴良镛院士就提到:“20世纪人类在建筑方面的成就是空前的,是建筑学大发展的时代。”回眸南京的20世纪建筑遗产,随着大量外籍建筑师、“海归”建筑师的涌现,各种建筑流派层出不穷。入选“第四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的南京建筑中就有一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中山北路串联起国民政府行政院、交通部旧址等一幢幢民国建筑,而在这条轴线上,259号的红色圆弧形建筑尤为抢眼,恰如一串珍珠项链里色泽较为独特的一个。这里如今是南京饭店所在地,西式的建筑门楼上还高悬着“国际联欢社”五个红色繁体字。“这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也是非常摩登的。”周琦说道。 

建筑边的“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碑铭告诉人们,国际联欢社旧址建于1935年至1936年,当年由各国驻华外交使团和中国外交界人士组成,是一个旨在联络促进国际外交感情的联谊组织。建设之初由梁衍设计;扩建部分则由杨廷宝主持设计。 

外交官们的欢声笑语曾充盈着这座精致的建筑,在漫长的历史中激荡起回响。“当年,南京民国建筑要么采用西方传统样式,要么采用中国传统的大屋顶形式,而像这样完全现代的建筑在南京还很少。这是南京民国建筑由传统式样向现代建筑式样转型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周琦评价道。 

彼时,西方现代建筑是革命性的,对整个西方建筑变革史具有重大意义。它简洁、抽象,造价低廉,建造时间短,可大批量生产。“西方传统建筑式样往往精雕细琢,很古典,是为贵族服务的;而西方现代建筑式样是为平民服务的,是工业化生产的产物,更切合当时的潮流。”周琦说。 

在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有“南杨北梁”之说,“北梁”是指梁思成,“南杨”就是指建筑学家杨廷宝。尽管民国时期南京的城市化水平还不高,但包括杨廷宝在内的这批年轻建筑设计师思想很前卫,他们敏锐地触摸到了时代的发展,感受到了时代变化的潮流。 

宝善街的扬子饭店则是另一种西方建筑范式的应用实例。这座建筑被誉为南京唯一“西洋古堡式民国建筑”。周琦评价它是完美的中西方合璧作品,“中西方600年前的建筑元素得以相遇:建筑风格是600年前的法国中世纪城堡式建筑风格,建筑结构材料是600年前的明代城墙砖。” 

当年从各处搜集来的散落的城墙砖在这幢建筑里不是装饰材料,而是一种结构性材料、受力材料。设计者按照明城墙砖的受力特点、结构特征,砌筑出法国圆形拱券结构。 

“把城墙砖完全裸露在外面,完整表达它的结构、性能、材料、特点,这在南京绝无仅有,在中国也很少。”周琦说,扬子饭店运用西方中世纪的建筑理念,裸露材料和结构,同时,又利用中国600年历史的城墙砖做建材,在中国找不到第二例。 

保护利用 

“建筑遗产最好的保护就是好好使用它”    


国际联欢社(现南京饭店)。南报融媒体记者 翟羽摄

 


扬子饭店。 资料图片

 


拉贝旧居。南报融媒体记者 翟羽摄


与那些历经千百年沧桑、早已被剥离了实际应用价值、只作为历史遗迹接受研究与观赏的古代建筑遗存不同,20世纪建筑遗产往往是功能依旧延续着的“活着的遗产”:为纪念拉贝为人类和平作出的巨大贡献,拉贝旧居如今是“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国际联欢社旧址几十年来依旧在发挥着它作为酒店的功能;扬子饭店旧址在几年前也恢复了酒店功能;交通银行南京分行旧址今天依然被作为金融机构的办公地点使用着。 

历史建筑和人一样是有寿命的,当它年老的时候,我们希望它能够有尊严地存续下去。因此,许多建筑不得不经历修缮、改建,但这些工作远比重建棘手:施工者们既要在建筑内部结构中加固,又不能破坏原有建筑风貌。 

被誉为“中华第一商圈”的新街口,行人熙熙攘攘,霓虹闪亮,一派现代气息,以致人们似乎都快忘记,这里依旧挺立着的交通银行南京分行旧址。它矗立在新街口的东北角,与孙中山铜像遥相呼应,记录着那些民国往事。 

近几年,周琦团队对这栋建筑做过一些修缮改造,拆除了汪伪政府在顶部加盖的“违章建筑”,替换成玻璃金字塔,使得3楼空间得到释放。夜幕降临时,探照灯从内部打出,大楼就如同市中心一颗玲珑剔透的钻石。 

周琦说:“这是一个把现代空间形式与历史建筑完美结合的修缮案例。银行旧址外观得到了原汁原味的保留,内部也保留了银行最为重要的金库设施。但内部空间经过现代化改造后,也能充分满足现代银行的需求。” 

扬子饭店旧址经过修缮后,并没有作为陈列展览机构,而是继续作为酒店使用。周琦始终认为,建筑遗产最好的保护就是好好使用它。“我们很强调历史建筑要为当下服务。扬子饭店经过修缮后,人们可以在这里居住、飨宴。它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当今时代的见证者。” 

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还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原址保护——与它周围的环境一同保留。 

曾有市民担心,交通银行南京分行旧址与新街口片区的青石街民国建筑、浙江兴业银行旧址、原中央通讯社旧址,在城市发展中将会有怎样的命运?在此前公示的《新街口东北象限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规》表明,上述历史建筑将会被完整保留,线状铺排;该区域还将新建一栋民国风格建筑,以填补原中央通讯社旧址和浙江兴业银行旧址之间的历史痕迹。 

上世纪的老建筑包裹在现代化的摩天楼间,形成大与小、传统和现代的对比,展示出了一个有趣的“拼贴”城市样貌。周琦是本次规划的总设计师,他告诉记者:“城市本身就是由历史拼贴而成的,在这里可以看到近一百年历史的银行旧址,杨廷宝设计的原中央通讯社旧址,民国时期的住宅建筑,还有那些继承自更悠远的历史的各类遗存,一层一层,展现出了南京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

南报融媒体记者 翟羽 王丽华 

 

[责任编辑:]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