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足“绣花”功夫做好“后半篇”文章

2020-01-16 17:12:30 来源:本网专稿 

河南省围绕后续扶持,多点发力、综合施策,易地扶贫搬迁交出新答卷


□ 中国改革报记者 郭冠军

9000余户33,866人,这是河南卢氏县“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任务,这个人数占河南全省搬迁总量的近1/8、三门峡市的1/2强、全县贫困人口的一半以上。如何完成这个任务,曾经是摆在大家面前的难题。然而,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难题被破解,任务提前一年完成。这是河南省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的一个主战场,也是整个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一个缩影。

“十三五”时期,河南省计划易地扶贫搬迁26.03万人,分布在大别山、太行山、伏牛山“三山”地区的50个县(市、区),2016年~2018年连续三年实施,共建设858个安置点、7.5万套安置房。

如何克服搬迁群众离开故土后的焦虑感?如何让他们吃得香、住得惯、有幸福感?河南全省上下紧紧围绕后续扶持做好“后半篇”文章,以七个“着力”为抓手,多点发力、综合施策,推动工作重心从“怎么搬”转到“搬后怎么办”。

实现“稳得住”

搬得出后如何确保“稳得住”,卢氏县拓展思路抓产业、保就业,按照“长短结合抓产业、依托龙头带农户、安置点前建项目、技能培训找出路”的发展思路,坚持安置点建设与产业配套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积极谋划“2+1”(1人稳定就业和1份理财产品+光伏收益、产业帮扶或扶贫车间3选1)产业布局。

着力发展食用菌、中药材等传统产业,确保短期可脱贫;着力发展核桃、连翘等特色林果产业,确保中期可小康;着力发展生态旅游、康养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确保长期可致富。“果、牧、菌、烟、药、菜”等特色产业基地达到71个,带动易地搬迁户2583户10,539人受益。

建成扶贫车间23个、光伏电站8个,引进天猫、京东等龙头电商52家,建成村级电商服务站180个,实现安置点产业基地或扶贫车间全覆盖,直接提供就业岗位6026个,辐射带动群众2800余人。

河南各地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依托“靠县城、靠园区、靠乡镇、靠乡村旅游点”的“四靠”区位优势,突出本地资源禀赋,结合农村土地流转、集体产权改革等工作,积极推动扶贫车间、卫星工厂、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扶贫项目向搬迁群众聚焦发力;依托龙头企业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策,不断增强带贫效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产业扶贫“造血”作用。

曾经的大别山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信阳市新县发展茶叶种植和生产,产茶时节搬迁户可以在附近茶厂采茶,季节性收入达到约3000元。南阳市内乡县探索推进“党委政府+合作社+龙头企业+金融机构+贫困户”的“5+”产业扶贫模式,贫困户年均获得稳定分红约6000元。

确保“过得好”

河南省顺应新农村发展形势变化,紧扣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坚持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易地扶贫搬迁初衷,明确以集中安置为主,占比达90%,最大安置点上万人,积极推动易地扶贫搬迁与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有机衔接。

一方面,把好安置点选址“最先一公里”,明确安置点选址“四靠”原则,对有劳动能力且自愿进城的,靠近县城安置;对不愿外出务工但有就业需求的,靠近产业集聚区安置;对没有离乡意愿或自身条件差的,靠近乡镇安置;对有意愿从事旅游相关行业的,靠近旅游景区安置,方便群众就近就业,发挥城镇人口聚集和产业带动作用。

另一方面,把好后续扶持“最后一公里”,通过实施公共服务“五个有”,确保搬迁群众能够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通过开展美好生活“五个新”(感恩新时代、住进新房子、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营建新家园),引导搬迁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尽快融入新的生活环境,加快实现安置点向城镇社区、农民向市民的“双转变”。

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调查显示,搬迁贫困居民认为归属感、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非常强”和“较强”的达到90.8%,搬迁群众的整体认同感较强。

[责任编辑:王小义]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