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下午,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开启第二场委员通道,内蒙古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集宁新世纪中学校长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中介绍到,民办教育就是为“民”办教育。民办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予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规范。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开启的第二场“委员通道”上,政协委员魏山虎在回答记者提问。张丽/摄
从事民办教育二十余年的魏山虎委员,对内蒙古自治区民办教育的发展现状有独到见解,他于1999年创办的集宁新世纪中学是乌兰察布地区第一所民办中学。近几年来,魏山虎委员一直关注内蒙古自治区民办教育事业发展。
魏山虎委员用三个主题词来概括内蒙古自治区民办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建议,一是成绩突出,二是尚有不足,三是支持为主。
成绩突出
魏山虎介绍,内蒙古自治区民办教育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步,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在自治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坚强领导、大力支持下,自治区民办教育得到了健康发展。截止2018年,自治区不含培训学校共有民办学校2917所,在校生448590人,其中民办幼儿园共有2727所,在园幼儿311086人,占幼儿园总量的大半壁江山。其中涌现出一批如内蒙鸿德学院、呼市敬业学校、秋实学校、集宁新世纪中学等一批办学业绩突出的民办学校名校。
尚有不足
尽管自治区民办教育在过去近四十年的发展中成绩突出,但与发达地区乃至全国平均数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通过一组对比数据可以看出,自治区区民办高等教育在校生数与全区高等教育在校生数之比仅占全国比例的1/4强,高中占不足1/3,初中占1/3强小学占1/4,只有中职和幼儿园与全国占比相当。魏山虎介绍。
针对现状,下一步内蒙古自治区应该如何支持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支持为主
魏山虎建议,要立足自治区实际,在支持与规范并重基础上,以支持为主。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真正在内蒙古落实“完善学校、个人、政府合理分担的民办学校教职工社会保障机制”,让民办学校教师也能享受公共财政阳光,让他们安心从教。同时,择优扶强、鼓励公益办学。用政策引导民办学校、幼儿园设立非营利学校及普惠性幼儿园。
魏山虎说,“民办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应予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规范。”他坚信内蒙古自治区的民办教育一定会在新时代取得更大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