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加大投入促猪肉保供稳价

2019-12-27 15:29:03 来源:本网专稿 

安排扶持资金6.65亿元,新增生猪产能84万头,陆续投放市场储备冻猪肉1.1万吨


□ 中国改革报记者 雷茂盛 雷云锋 梅超 王明高

今年以来,重庆市为应对猪肉价格上涨,安排扶持资金6.65亿元,保障生猪产能迅速恢复,推动全市猪肉价格下跌。据悉,目前,重庆已新增生猪产能84万头,生猪出栏降幅逐步收窄,加上部分进口猪肉进入市场,推动猪肉价格稳步下跌。

自12月23日起,重庆1.1万吨储备冻猪肉陆续投放市场。据了解,政府储备肉价格比市场价低三成左右。

据重庆市财政局社会保障处副处长夏添介绍,为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自4月以来,重庆向优抚对象、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孤儿和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发放价格临时补贴2.4亿元,每月惠及困难群众约129万人。

在元旦、春节即将来临之际,身处供需两侧交叉点的农产品专业市场为保证供应、稳定价格做了哪些工作?腊肉、香肠制作高峰期会否导致猪肉价格走高?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来到重庆最大的综合性一级农产品批发市场——重庆双福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实地探访。

农产品储备很充足

重庆双福农产品批发市场承担着重庆72%以上的生鲜农产品市场供应,并辐射服务四川、贵州、湖北等多个省份的市民。2018年,该市场交易量达400万吨,年交易额突破310亿元,是西部地区交易规模、聚集辐射范围均位居前列的全国农产品跨区域骨干流通网络节点市场。

双福市场公司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应对因元旦春节临近的农产品消费高峰,他们采取多项措施,确保猪肉及牛羊肉、鸡蛋、水产品、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市场供应,稳定物价。

——加强货源组织。双福市场公司根据积累的历年产品入场和采购信息,及时发布产供信息,引导客商及时掌握供应状况。同时,随时关注农产品供销信息,发布应急信息,启动应急保供预案。

为主动加强对接,从11月底开始,双福市场公司组织工作人员,带领市场内经营商户,深入到重庆市区县和云南、四川等地的一些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产销对接活动,了解农产品生产供应情况,查看产品品质,磋商购销事宜,研究物流方案;组织经营户积极接待来访的相关地方商务部门、有关生产基地,了解新基地,引进新品种,如贵州、广西等省区的生产基地多次到市场对接,达成产销协议;支持生产基地单位到市场举办推介会、说明会等,做好生产基地供应商产品展示展销,撮合购销意愿。12月,贵州毕节、甘肃张掖、广西防城港到市场推介当地特色农产品,包括蔬菜、水果、肉类、鸡蛋、加工品等,并与场内客商达成采购意向,进一步丰富了重庆节日市场。

——加强商品储备。针对猪肉、禽蛋、食用油等近期需求量大、长期需求旺盛的商品,集中通知部分经营大户提前采货入库,做好储备,近期储备肉类近800吨、鸡蛋1200吨、食用油600吨。

——做好农产品物流保障。协调好长期合作的物流单位,安排做好元旦春节期间到市场的农产品物流服务。协调自有物流的场内经营户,注意配载市场内经营户货品。

通过这一系列措施,目前,双福市场农产品产销和运输各个环节对接正常,市场农产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消费者和商户很乐观

“11月份猪肉价格比10月份便宜1元左右,10月份比9月份便宜2元左右。”一位在双福市场为单位食堂采购猪肉的师傅对记者说,最近因为开始做香肠、腊肉了,猪肉价格贵了1元左右,总体看,近4个月价格是平稳的。

“我还以为快到春节了,猪肉价格会大涨,结果也就贵了1元、2元的,没有去年12月与去年11月相比的上涨幅度大。”一位在猪肉摊前选购的餐馆经营者对记者说。

双福市场公司董事长敖辉对记者分析说,重庆市民有做香肠、腊肉的习惯,元旦前后到春节,对猪肉的需求量明显增加。从近期的实际情况看,市场猪肉供应量比前段时间确实有增加,但较往年仍有减少,市民对猪肉消费量减少,鸡蛋、牛肉、羊肉、鸡肉、鸭肉、鱼类等水产、冻品以及其他火锅类产品销量增幅明显。同时,近期,食用油销量大,价格趋稳。

记者走访发现,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商户都普遍认为,由于猪肉的替代品比较多,节日肉类消费总体上有保障。

在稳定价格的同时,双福市场公司为保证商品品质,让消费者吃得放心,按照有关法规要求,对入场农产品严格索证索票,查清产品来源。公司的农产品检测中心对应检产品实行逢进必检,每天抽检样本超过300个,覆盖各类品种,并及时公示检测结果。发现质量安全问题,立即按程序报告、处置,确保入场农产品质量安全,营造百姓放心的消费氛围。

[责任编辑:王小义]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