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广西-中国改革报看广西,广西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河南省发改委:党建扶贫在兰考县焕发新光彩

2019-12-25 09:40:47 来源:改革网河南新闻 郭冠军

 “以前对生活基本绝望,是新的村两委班子让我看到了希望”村民赵卫公哽咽地向记者说:“村里这几年发生着看得着、摸得着的变化”。

遴选扶贫干部开展帮扶,以党建引领扶贫,以扶贫促动党建......近几年,河南省发改委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要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的论断出发,落实“省直机关百千万工程助力脱贫计划”,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兰考县三义寨村付楼村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

夯实战斗堡垒,打造脱贫攻坚火车头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

一是选派优秀干部,建立联系机制,确保因村派人精准。成立组织机构。按照“干部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负总责”的工作机制成立了由委主任任组长,委机关15名厅级干部为成员的委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选派年轻处级干部任第一书记,落实《省发展改革委贯彻落实“省直机关百千万工程助力脱贫计划”实施方案》、《省发展改革委联系“一县两村”脱贫攻坚工作组工作方案》,要求委机关各处(室、局)、直属及代管各单位和全委同志把第一书记派驻村帮扶工作作为份内工作,形成共同参与、全力攻坚的良好局面。强化跟踪了解。在委党组会和委务会上将脱贫攻坚和定点帮扶工作列为重要议题进行研究,定期听取第一书记工作汇报,适时到村调研,指导促进工作。

二是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落实省委“大抓基础大抓党建”精神,抓住2018年3月基层组织换届时机,按照“四有四带”选书记和“一好双强”选支委,严格程序标准和纪律,配强了一支团结协作、务实重干、能打硬仗的村委班子。首先,强化素质培养。围绕“学理论,学典型,学技能,学方法”,坚持学习常态化,周一例会以会代学促学、周五下午集中学习点评、书记带头轮讲轮评。走出去到濮阳支部书记培训学院、红旗渠干部培训学院、新乡乡镇干部培训学院、兰考支部书记培训学院等集中培训5期,外出学习8次,现场教学9次。其次,注重实干引领。实行村两委年办民生实事承诺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村两委成员坚持“早七晚十”工作制度,自我加压,主动作为,发挥自身潜能,向李连成学习,以身作则,肯吃亏,带头干,模范带动,春节过后,以劳动带开会,公园游园等所有绿地卫生、浇水、养护均由两委班子成员和老党员免费承担。再者,提升服务技能。从服务态度、服务技能、服务质量入手,加强两委班子成员培训和管理,组织参加各类技能培训12批次,抓好每一位两委成员带头致富项目,新注册了养殖公司和种植合作社,确保村两委人人有技能,家家有项目。

突出三个学习,建强脱贫攻坚主力军

“驻村工作要以村为家,全身心投入,用真心暖人心,用真情解民忧,用真干换新貌”驻村第一书记刘飞说:“工作中摆正自身位置,用心做到引导不主导,扶持不主持,帮忙不添乱”。

严格落实积分考核和奖惩制度,加大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力度。一是固定学。每一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按时参加每月“固定党日活动”、“四议两公开”、民主生活会等。二是自己学。按月制定党员自学计划,统一学习内容,统一记录笔记,季度抽查评比作为年终考核内容。三是走出去、请进来学。到禹州、林州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兰考美丽乡村示范村、村办产业发达村白云山、基层党建红旗村赵作楼等参观学习9次;邀请农科院、林科院、河南农大等专家来村里现场培训8次。

在基层党建引领下,付楼村基层组织迸发出蓬勃活力,以更高的政治责任、更强的使命感参与扶贫攻坚,将具有河南省发改委特色的党建成果融合到扶贫攻坚工作中,有力地展示了河南省发改委的社会责任感。

打造基层特色党建 筑牢脱贫攻坚基础堡垒

两委换届后,及时完善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相关规定,建立了村党支部、村委会、监委会等职责、工作、管理、考核、奖惩等30余项规章制度,充实完善了《付楼村制度汇编》。制定了付楼村“志愿服务时间银行”实施方案,均已经村“四议两公开”讨论审议通过并印发执行。尤其是便民服务预审制度和志愿服务时间银行实施方案的制定和落实,收到良好效果。

通过举办“新时代农民夜校”,培养党的思想文化传播人、富民政策讲解人、脱贫攻坚明白人、勤劳致富自强人、乡村振兴带头人,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

经过省发改委党建扶贫的努力和实践,付楼村整体工作已经由“推着走、跟着走、并肩走”,上升为“领着走”。

坚持党建带扶贫 结出扶贫累累“硕果”

走进付楼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美丽的民风廊,村道平整干净,路灯、文化教育宣传牌、村民活动广场等一应俱全。村上的养殖产业和经济果林发展势头良好。付楼村的变化,折射的是村里党建与脱贫攻坚的有机融合。

党建引领精准扶贫不是一句空话,关键是要有一个坚强的党支部,基层党组织是最前沿阵地的“基本作战单元”。在省发改委对付楼村的帮扶中制定结对帮扶计划,做到政策、责任、工作三落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一线指挥部”作用,把党建和精准扶贫拧成“一股绳”,使之真正成为精准扶贫的攻坚堡垒。

目前,对已脱贫的67户274人,继续落实各项帮扶政策,就业优先,发展优先,定期上门走访服务,及时掌握家庭动态,适时调整帮扶方案。对未脱贫的3户9人重点帮扶,制定详细帮扶措施,村两委和驻村干部双料结对,为有劳动能力贫困户赵卫公购买黄母牛2头、协调捐赠黄山栾树苗300棵、品种幼鸡50只、有机肥10袋等,确保2019年底全部脱贫。

强化产业带动 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力

扶贫先扶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乡村振兴,规划引导。驻村以来,利用自身优势和资源先后为村里发展研究编制了《兰考县三义寨乡付楼村振兴规划》《兰考县三义寨乡付楼村人居生态环境整治实施方案》《三义寨乡付楼村循环经济绿色示范方案》《三义寨乡付楼村低碳社区试点方案》《兰考县三义寨乡付楼村日处理24吨红薯及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兰考县三义寨乡付楼村田间工程实施方案》《兰考县三义寨乡付楼村国土空间规划》《兰考县三义寨乡付楼村国土空间整治实施方案》等。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扶贫攻坚贵在坚持、重在精准,长期以来,河南省发改委始终走在扶贫一线,稳步实施和推进付楼村各项规划方案。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新发展鲜食枣树、梨树等100余亩;协调省农科院与农户结对,免费提供技术、有机肥等新发展甜瓜种植20余亩;与一亩田公司合作注册种植和销售一体化红薯产业公司,打造红薯储存和加工基地,年内建5000立方米“气调库”一座,联合三全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7000吨的冻薯、2000吨的薯片薯条生产加工协议,计划年内生产车间建成;协调省水利厅计划新建提灌站一座,利用好黄河水,鼓励村民种植水稻、莲菜等经济作物,近期动工建设。大力发展养殖业。以中羊有限公司为依托,采取“公司+支部+农户”的模式,新建标准化养殖肉羊小区1个,近期预订的2000只幼羊入栏,采取“公司+支部”的模式计划建设占地70亩种羊繁育基地,待土地调整后实施。引导发展庭院经济。成立庭院经济合作社,充分利用村内居民院落宽敞和村内留守妇女较多的优势,发展庭院经济5户。壮大发展村办企业。以村粉条厂为依托,引进电商,拉长产业链条,做强红薯产业,为群众致富多谋渠道。

发挥扶贫促党建 打造永不撤离的“工作队”

村两委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以及公信力如何,事关能否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河南省发改委在定点帮扶付楼村开展扶贫脱贫工作中,加强党的领导,通过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党建,发挥党建在脱贫攻坚中的关键作用,打造永不撤离的“工作队”,围绕脱贫攻坚的目标和标准,注重帮扶长期效果,确保脱贫攻坚沿着正确方向扎实推进。

“刚到村里的时候,村委连个办公的地方都没有,不少村干部主动性也不强,缺乏凝聚力。”王中伟说:“要想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扶贫第一书记把建强组织作为扶贫工作重要内容,抓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党建。”

在扶贫工作队的协助下,村委会的办公地点有了,党员干部的积极性提高了。通过“四议两公开”发展党员2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2名,确定新培养后备干部3名,落实村两委主要成员“带帮”制度,进入村两委和村办企业锻炼,提前参与群众工作和村集体经济发展事务。。

付楼村这个曾经的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如今身披兰考县委县政府表彰的基层党建、脱贫奔小康和美丽村庄三面“红旗村”,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文明村,省级绿色发展示范村、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和省级卫生村,近期该村被推荐为省级农村基层党组织示范村和土地综合整治助乡村振兴示范村等多项荣誉。

“村庄绿了、气象新了、家里富了”村民薛桂民动情地以质朴的语言表达着对新生活的感激。

“在省发改委的帮扶下,村民生活变好了、村庄环境变美了,生活有了希望,日子有了奔头,脱贫奔小康的精气神更足了!”说到如今村里的变化,付楼村支部书记赵六红赞不绝口。

 

[责任编辑:]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