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叶仕春 赵立东 通讯员 李彦峰 郑杳勤 报道
福田业已成为深圳医疗健康的核心城区。
据记者了解,目前深圳市18家三甲医院有7家落在福田,18家市属医院中福田占据7家。辖区内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4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06家,床位10922张,卫生技术人员2.1万余人,年总诊疗量达2100万人次以上。
一直以来,福田区卫生健康局砥砺实干,全力补齐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短板,聚力打造健康服务六大品牌。六大品牌服务,除了覆盖妇幼健康、医养结合、健康素养项目外,还有家庭医生提供1+N一站式团队签约服务,1+X开放包容型区域医联体及专家上门和门诊开放双向治疗“心病”的阳光心理服务。
福田区一直秉承着建设卫生强区、健康城区的目标,从补短板、完善医疗机构基础设施的1.0版,成功升级到”卫生强区、健康城区”2.0版,两大工程率先启动。
“精品医院”工程按照“环境精美、技术精湛、服务精心、管理精细”的建设思路,推动区第二人民医院、肛肠医院等区属专科医院新改扩建;在3年内建成4个国家级重点专科、9个省级重点专科和17个市级重点学科;优化服务、提升患者满意度;开展智慧医院、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两大信息化工程建设,走出一条与市属医院错位发展的道路。目前,广中医深圳医院已通过三甲中医院评审,中大八院也将在明年冲刺完成三甲综合医院评审。
“健康社区”工程把社区作为维护居民健康的基础单元,按照一个街道一家区域社康的标准,在福田10个街道布局21家区域社康中心,同时推动1区域社康带动N个社康站的1+N模式,实现社康机构分级分类管理;定期安排医学专家深入社区开展义诊咨询和服务,弘扬健康文化;按照每千居民2.3名的标准配备社会体育指导员,合理布局全民健身设施培育健康人群等,将健康因子融入服务、环境、文化和人群。
通过实施“两大工程”,未来三年,福田将形成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链条,将基本满足辖区群众对立体化、多层次的健康服务需求。由此,福田区的卫生健康工作重点,也将从过去的“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并推动福田医务工作从“病有所医”转变为“病有良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