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场 新国门 新引擎

——从70年大型成就展看中国机场建设发展史
2019-12-17 14:30:00 来源:本网专稿 

□ 中国改革报记者 付朝欢

今年9月25日,逾百年历史的北京南苑机场关闭,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通航,大大缓解了原先首都机场空域资源紧张的局面,成为展现中国国家形象的“新国门”。

正在北京展览馆展出的“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对70年来相关领域取得的150个“新中国第一”进行展示。

“我的工作需要经常坐飞机往返各地,看到祖国建成的第一个机场的景象,对比现在建成的大兴国际机场,真是巨大飞跃!”前来参观展览的北京市民刘先生不禁感慨。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不久就开始着手规划新机场建设。1958年,位于顺义的北京首都机场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新建的第一个大型民用机场,也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新建的民用机场。当时,中国民航事业规模较小,主要为中央和地方官员来往、出访和邮递提供服务。

上世纪70年代,正是中国对外友好往来频繁时期。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周恩来总理亲往首都机场迎接。两国领导人在机场握手的照片成为历史经典,首都机场见证了这次历史性的“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打开了面向世界的大门。这一年,首都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仅为103万人次。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活跃,北京首都机场渐渐热闹起来——中国人从这里走向世界,外国人从这里了解中国。

改革开放后,首都机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到1995年,首都机场年旅客量达到1500万人次,候机楼里每天人头攒动、拥挤不堪。为缓解客流压力,T2航站楼正式动工。1999年11月1日,T2航站楼正式启用,之后很快就创造了日进出港飞机640个航班的亚洲纪录。

但没过几年,T2航站楼也开始超负荷运转。2001年7月,中国申奥成功,同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随着与世界各地往来更加紧密,首都机场旅客和货邮吞吐量快速增长。当时,面对到来的奥运,机场扩建项目迫在眉睫。

2004年3月28日,T3航站楼正式动工。2008年夏天,这座总面积达98.6万平方米的世界最大单体航站楼“开门迎客”,受到世界各地游客的赞誉。和T2航站楼相比,T3航站楼无论在设计理念还是建造工艺上都更环保、更人性化。

尽管如此,首都机场仍然“不够用”。到2018年,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亿人次,已处于超饱和运行状态。在过去60多年的时间里,被誉为“第一国门”的北京首都机场经历了三次大扩容,有人开玩笑说,“首都机场就是个生长特别快的孩子,修机场就像给孩子做衣服总是做得小,甚至是没怎么穿就小了。”

为解决北京首都机场深度饱和问题,同时支撑雄安新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从开工建设到正式投入运营,仅用了五年时间,“中国速度”和“中国质量”再一次震惊世界。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沙盘模型,也成为展陈的一大亮点。“大兴国际机场的现代化程度和科技含量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主持人纳森说,新机场航站楼是世界上最大的,他为国家有力量建设这样世界一流的机场感到非常自豪。

随着新机场的通航,北京成为国内第二个真正意义上的双机场城市。从高空俯瞰,大兴国际机场宛若“凤凰展翅”,首都机场T3航站楼犹如“龙吐碧珠”,一南一北形成“龙凤呈祥”之势。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机场早已不只意味着“出发”和“抵达”,不仅仅是跑道和航站楼组成的运输场地,也早已超越了简单的空港概念,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于2017年2月考察北京新机场建设时给这座新机场作出的定位一样,“是国家发展一个新的动力源”。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兴建的第一个大型民用机场首都机场建成并投入使用,到配备世界上最先进飞机引导系统的T3航站楼,再到定下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亿人次目标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一代代“国门”的建设,不仅是中国航空事业发展的生动注脚,更见证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与世界交往的不断扩大。 


[责任编辑:陈菁菁]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