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山东-中国改革报看山东,山东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这家上市公司上演最惨烈内斗:“抢”公章、罢免董监高、相互举报……

2019-12-17 19:52:16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12月13日晚间,ST围海(002586.SZ)公告称,公司于12月13日收到财务总监、财金部及行政部紧急通知,公司财务总监所监管的财务专用章、所有网银U盾(复核U盾)等及行政部监管的公章,被公司控股股东浙江围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围海控股”)董事长助理、ST围海拟任董事冯婷婷,ST围海拟任董事黄晓云等人强行拿走。 


此消息一出,市场哗然,多家主流媒体对此事进行了报道,此事也意味着公司控股股东与公司董事会的“内讧”进一步升级。


12月15日下午,围海控股在杭州召开媒体交流会,左一为黄晓云,左二为冯全宏。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陈一良 | 摄


12月15日下午,围海控股在杭州召开媒体沟通会,围海控股董事长,ST围海实控人、原董事长冯全宏在会上表示,此次相关印章及银行复核U盾等物品的交接,是各方协商一致的结果,不是任何个人单方采取暴力抢夺或实施非法行为的结果。


ST围海是一家注册地位于浙江宁波的现代海堤工程施工企业,公司成立于1988年6月,目前市值约33亿元,公司提供海堤、河道、水库、城市防洪等工程施工服务,具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等十余项建筑业资质。


1

是“交接”,还是“抢夺”?


12月13日晚间,ST围海披露《关于公司公章、财务专用章等重要办公资料失控的公告》,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公告称,12月13日上午9时45分左右,冯婷婷、黄晓云,ST围海拟任董事张人杰,以及一名身份不明人员一起进入围海大厦5楼公司财务总监胡寿胜的办公室,以“为了公司顺利发展,减轻财务总监个人压力”为理由,要求胡寿胜将公司财务专用章、财务部门章及公司所有网银U盾移交给他们。


公告表示,后因双方吵闹,引起同事注意,胡寿胜才得以脱身,随后借同事的手机将此事向公司现任董事长、第二大股东仲成荣,总经理陈晖,冯全宏予以汇报。公司立即报警。


12月15日下午,冯全宏在媒体沟通会上对上述公告的内容予以否认。


他解释称,因12月24日ST围海将召开临时股东会,现有全部董事、大部分监事面临被免职及被更换情况,为保障公司的正常运营及平稳过渡,宁波市高新区管委会在12月6日召集包括围海控股在内的公司相关股东共同召开工作联席会议,各方就共同加强围海股份过渡期资金管理达成共识。“这其中就包括了对ST围海的回笼资金要专款专用,优先用于农民工工资、员工工资、施工项目的流动资金等,并对‘ST围海建立银行、资金、维稳的专人专办机制,事项到人,责任到人,围海控股予支持和配合’做出了明确规定。”


冯全宏一方的说法是:12月12日,ST围海收到回笼资金2.3亿元,仲成荣当即要求公司总经理、财务总监在当日将1.1亿元拨付至其指定帐户,优先偿付其单方款项,“而这一做法明显与前述联席会议关于回笼资金专款专用规定不符”。围海控股对仲成荣的决定提出异议,要求推迟该笔付款,或支付部分比例,主要资金应专款专用,优先用于农民工工资、员工工资、施工项目的流动资金等付款。


冯全宏称,由于围海控股与仲成荣之间就款项使用及支付存在分歧,ST围海财务总监感觉到工作压力,为此,ST围海财务总监主动提出将相关印章及银行复核U盾交与围海控股。12月13日上午,围海控股委派冯婷婷等作为代表与ST围海财务总监进行了相关印章及银行复核U盾等物品的交接,ST围海财务总监亲笔书写了交接清单,围海控股代表在交接清单上进行了签字确认。


冯全宏认为,ST围海的相关印章及银行复核U盾等物品的交接,是各方协商一致的结果,而不是任何个人单方采取暴力抢夺或实施非法行为的结果,更不存在限制相关人员人身自由。


但这仅是冯全宏单方面的说辞,《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多次致电ST围海公司证券事务部,试图采访公司及公司董事长仲成荣,但电话无人接听。


2

当事人现身,指ST围海公告不实


12月15日下午,“抢夺公章”的涉事人之一黄晓云也现身沟通会。


黄晓云称,其没有参与印章交接过程,要求ST围海公开公告,对其道歉。


冯全宏认为,近期ST围海在信息披露工作上,涉嫌“信息未披露,未及时披露,未充分披露”,甚至“虚假披露”。


根据公司此前披露,在12月3日ST围海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仲成荣对媒体说“前任董事会、管理层大门紧闭,不与外界机构合作”。对于媒体关于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进展的关注,仲成荣回应:“相关寻找、接触和洽谈等工作一直在稳步推进过程中。但自从控股股东致函董事会要求开股东大会一事发生后,相关工作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正在洽谈的战略投资者都心存疑虑,因此目前近半个多月来上市公司‘引战投’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冯全宏否认了这一说法,且认为公司信披不实。他表示,控股股东、前任董事会、管理层一直在积极引进有实力的战略投资人,如2019年5月24日发布公告,控股股东与宁波交投签署《股份转让框架协议》,并且,控股股东于2019年6月至11月,一直在积极对接洽谈国企央企背景的战略投资,并已和现任董事长仲成荣同步相关信息。


另外,针对仲成荣12月3日在媒体见面会上说的“文创事业部未产生任何利润,未对上市公司产生任何贡献”,冯全宏表示,此说法并不符合事实,“上市公司2018年年报明确披露文创事业部投资企业权益法下确认的投资收益达1932万元,分红473万元。”


3

“内讧”不断升级


其实,ST围海的这场“内讧”本应是公司控股股东和第二大股东两家商业伙伴之间“合作共赢”的故事。


7月31日,ST围海董事会在时任董事长冯全宏的主持下,全票通过了对仲成荣等董事、监事的提名。在8月16日的第二次公司临时股东大会上,仲成荣、张晨旺、陈祖良等董事、监事均成功当选,公司第二大股东“组阁成功”,基本掌控了公司董事会。


而不到3个月,控股股东和二股东之间的关系就出现了裂痕。


据ST围海披露,冯全宏执掌下的公司存在巨额违规担保,仲成荣控制下的ST围海因此将冯全宏告上法庭。


10月29日,公司披露称,鉴于冯全宏、朗佐贸易、围海控股、围海贸易严重损害公司及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对外构成越权和无权代表等原因,公司及浙江省围海建设集团工程开发有限公司于2019年10月15日,以冯全宏、宝鸡支行、朗佐贸易、围海控股、围海贸易为被告向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状》,并获法院立案受理。 


在11月18日举行的公司媒体说明会上,仲成荣更是直接指出:“所有违规担保,包括大股东主动披露的6亿元,一共是7.23亿元,都没有经过任何的董事会决议,股东大会决议,也未进行任何的披露公告。”


与此同时,冯全宏方面也在采取措施。11月14日,ST围海公告称,控股股东围海控股欲罢免上市公司的新任6名董事、3名监事,包括现任董事长仲成荣。


冯全宏在12月15日的沟通会上向记者表示,其在7月与仲成荣达成共识,希望凭借仲成荣的力量解决上市公司面临的困境,“当时企业遇到困难,为了保上市,为了处理违规担保的事,我们商议由他(仲成荣)组建领导班子,把上市公司业务做上去、把公司市值维护好、把资金引进来,仲成荣对我是有承诺的,但承诺没有实现,最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对公司的发展目标出现了分歧。”


对于这个“分歧”,冯全宏这样解释:“ST围海的主业属于投资建设产业,行业属性决定了我们应该积极向央企国企靠拢,和他们合作,因为他们有资源、有业务、有征信,如果要做强做大,应该要走这条路,但仲成荣对我的这点意见可能不赞同,他可能更倾向于走民企发展方向,依靠私募的力量发展,这是我们价值观不一样的地方。”


11月22日,公司董事会通过《关于不同意控股股东提请召开2019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的议案》。


而对于媒体报道的关于ST围海董事会割裂与大股东的联系等情况,仲成荣回应称:“与大股东切割的问题,我们认为是不存在的。董事会上任以来,所有程序是公开公正透明的。我们每件事情的进度都跟大股东进行通报,及时回复和发函,微信上也都有记录。相反,倒是我们对大股东的很多问询至今无果而终。所以不是我们切断了和控股股东的联系,是他们切断了和我们的联系。”


曾经的合作伙伴,为何会“互掐”,甚至反目成仇?


根据ST围海公告,公司或将在12月24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若上述控股股东相关罢免提议获得通过,以仲成荣为代表的现任董事会或面临出局。


但从公司董事会近期相关动向来看,事情的了结或许不会如此简单。


在媒体沟通会现场,冯全宏指责,近期上市公司董事会和高管层做出了一系列不正当行为,“比如制造所谓‘高管黄金降落伞’,损害了上市公司利益,给上市公司运营制造障碍。”


他指称,仲成荣等高管违反相关指引、法规,未经过董事会薪酬委员会同意,于2019年12月,安排上市公司与管理层签署《劳动合同补充协议》,规定高管可以单方面辞职,上市公司必须无条件支付巨额赔偿金。截至沟通会当日,上述“劳动合同补充协议”未进行董事会表决,也并未对协议内容进行详细披露。

                                                                             

他认为,上市公司董事会动用上市公司大额资金赔偿高管,涉嫌损害公司及投资者利益,涉嫌以高额赔偿诱导高管辞职以扰乱企业正常经营秩序,部分高管也涉嫌违背对企业的忠诚勤勉义务。


然而,冯全宏在现场并未就这一说法提供充分证据。但这还是引起了监管层的关注。


4

最新进展:ST围海收交易所《关注函》


12月16日午间,ST围海发布《关于取回公司公章、财务专用章等重要办公资料暨启用新公章、财务专用章的公告》称,接宁波市公安局高新技术开发区分局通知,公司已于2019年12月14日傍晚取回失控的公司公章、财务专用章等重要办公资料。经初步清点,除由财务总监胡寿胜监管的两枚原法人代表冯全宏印章及一枚原总经理杨贤水印章未能取回外,其他重要办公资料均已取回并暂时予以封存。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同时公告称,收到深交所《关注函》。


《关注函》要求公司就公章等重要办公资料失控的事项,以及公司控股股东的回应与公司公告内容存在不一致等情况进行说明。


《关注函》还进一步指出,围海控股称公司现有管理层恶意设置“黄金降落伞”,安排上市公司与管理层签署《劳动合同补充协议》,规定高管可以单方面辞职,上市公司必须承诺无条件支付巨额赔偿金。


《关注函》要求公司核实是否存在上述《劳动合同补充协议》,若存在,则要求公司补充披露协议的全部内容,要求公司自查并说明是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履行了必要的审议程序,协议内容是否合规,是否存在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情形,并要求律师核查及发表明确意见。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欲就相关问题采访ST围海,但如前所述,多次致电ST围海公司证券事务部均无人接听。


“内讧”之下,ST围海的正常经营颇受影响,公司多个募投项目进度缓慢,甚至出现延期,公司业绩下滑明显。


ST围海三季报显示,2019前三季度,现公司实营收21.68亿元,同比下滑5.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66.94万元,同比下滑51.72%;扣非净利润3487万元,同比下滑达71.81%。公司股价也从年初的每股5.98元下跌至目前的每股3元左右。(陈一良)


[责任编辑: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