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江苏-中国改革报看江苏,江苏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创新模式多措并举 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江苏海安市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连续两年营商环境在全省排名第二

2019-12-04 15:47:58 来源: 

 

□ 本报记者 茆同风

□ 王 勇 赵秋明 张海森

近年来,江苏海安市坚持“产业高地、幸福之城”战略取向,始终把项目建设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连续两年营商环境在全省排名第二,为高质量项目落地落实营造了优质的营商环境。

据了解,2015年以来,海安市共24个项目入选省级重大项目,项目数位列全省县级城市前列;南通市“双百工程”重大项目数、投资完成率连续5年全市第一,在南通项目建设14次考核中,13次夺得红旗。

向科技要生产力、向创新要竞争力。近年来,海安市作为省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全国首批创新城市,深入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3年行动计划。海安每年举办“创新创业在海安”“中科院专家进海安”等活动,集聚技术、项目、平台、人才等要素资源,全市500多家企业与国内外150多个高校院所紧密合作,年签约产学研合作项目150个以上、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0个以上,人才综合竞争力位列全省第七、长江以北第一。铁锚核机械手、艾迪森医疗影像等项目应运而生。

彰显优势谋项目。海安市坚持“枢纽海安,物流天下”战略导向,推动“枢纽·物流·产业”三大优势转换,加快发展枢纽经济,实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双轮驱动。同时,海安市跳出县域思维,规划建设10.8平方公里商贸物流园,构建“六大功能平台”“十大物资中心”。

跨江融合谋项目。海安市推动招商力量向长三角集聚,打造长三角对外开放辐射地、产业转移首选地、高端项目集聚地,近3年落户长三角地区项目150多个,总投资超400亿元。依托上海杨浦、奉贤(海安)工业园、常安纺织园等南北共建园区,与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围绕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度合作,培育了利物盛石墨烯等一批重大项目。

策应改革谋项目。海安市紧抓混合所有制改革、央地共建战略机遇,引导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股权合作、靠大靠强、跨越发展。例如,文凤集团与中平神马合作,迅速成长为海安首家制造业百亿企业;天楹集团收购全球第七西班牙Urbaser.S.A公司,成为中国环保企业海外并购最大案例;鑫缘集团、品德科技等50多家企业与中国恒天、北京环卫集团等央企国企紧密合作,有力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打造平台谋项目。海安市按照“集中、集约、集聚”原则,全力建设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时尚锦纶等七大产业园区。目前已集聚机器人本体、核心零部件及系统集成规模企业40多家,与上海交通大学等5家科研院所共建产业研究院,落户巨人智能、英迈杰图灵等机器人项目20多个,开工近10个。时尚锦纶产业园拥有规模以上企业200多家,建有中纺院海安分院等研发创新平台,锦纶丝年产占全国1/8。

行稳致远,赋能未来。海安市将再接再厉,加快建设江苏东部综合交通枢纽、长三角北翼产业高地、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地区、宜居宜业幸福之城,以更多高质量项目驱动引领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