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苏州高新 破新洲难题

2019-12-02 10:18:23 来源:本网专稿 

——关于武汉市新洲区”退二优二”的思考

为贯彻落实武汉市新洲区政府关于加快研究工业园区“退二优二”政策的要求,加快园区转型升级发展,区政府办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赴苏州市高新区考察学习“退二优二”工作。

一、苏州高新区“退二优二”基本情况 

考察组与园区管委及相关部门领导进行了座谈,重点学习调研了关于“退二优二”政策设计、招商引资、产业转型升级、土地管理、企业分类管理、行政服务等方面的情况。

(一)苏州高新区管理运行体制机制持续稳定、精简高效。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苏州市虎丘区)于1990年11月开发建设,1992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2年,苏州新区与虎丘区调整为苏州高新区。开发区与虎丘区一直采取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模式,采用大部制设定。此次机构改革设区管委会(区政府)职能机构18个。

(二)苏州高新区“退二优二”夯实基础、持续推进。

退二优二,是指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逐步将“三低一多”,即科技含量低、土地利用率低、产值低、占用资源多的“落后”企业清退,让更多的要素资源倾向高科技、高产值、高质量企业。

苏州高新区自2007年在中心城区实施“退二进三”,采取“市场主导、政府指导”,以政府回购形式为主,10多年来实现退地5000余亩,用于城市形象、住宅、商业、地标建设,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的配套。2017年开始实施“退二优二”。现在苏州高新区已成为苏州经济的重要增长极、自主创新的示范区和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苏州现代化都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最繁华的金融商贸区之一。

(三)苏州高新区改革创新破立并举,成效明显。苏州高新区围绕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提高土地利用率,先后出台产业用地预审办法,“退二优二”工作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制度,基本形成了结合实际的一整套政策体系框架,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好项目来提升产业形态,促进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经验做法

(一)坚持以规划为先导,谋求板块集约发展效应。苏州高新区坚持先规划、后建设,注重把握规划调整周期性规律,抢抓调规机遇,把工作做在前面,促进实现有目标的腾退、整体腾退。

(二)坚持以土地再开发为重点,拓宽土地回收路径。

苏州高新区分类采用依法征收、政府回购、企业并购等方式盘活土地。一是对用于轨道交通等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民生项目建设的企业土地,制定明确的征收标准和土地出让金政策,按法律法规进行征收。二是对效益不高难以生存的企业、僵尸企业,完全市场化运作,资金由街道或国资平台运作,采用市场评估价进行回购。三是着力推行由企业与企业之间自行进行买卖、收购、兼并重组、股权变更等。此类方式政府参入度较小,只做产业方向的把握。

(三)坚持以科学评估评价为切入,促进退优工作顺利进行。一方面做好价值评估工作。依据相关部门发布的法律法规等,评估土地的价值、房产、基础设施等投入的土地开发成本、可搬和不可搬的设备价格、停产停业损失等。

另一方面确定企业评价为标准。对工业企业实行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按得分从高到低分成四类,根据企业类别实行差别化企业管理,差别化政策对待。通过分类管理倒逼企业自我提升,淘汰落后企业和产业,也为“退二优二”政策的实施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在企业退出中,苏州高新区不搞“一刀切”,除突出把产出和环境压力作为重点,考虑城市建设和产业配套外,对支柱产业立足于提升改造。

(四)坚持以全生命周期土地管理为抓手,为退优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撑。加强入驻项目的土地预审。对园区入驻项目,主要从5个方面进行把控,优先供地给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等企业,有效提高项目准入门槛、规范项目用地决策程序,将区内有限土地资源配置到高质量产业项目上。加强存量土地的管理,对存量土地的出租、转让、土地变性、股东变更等,由相关部门联动并出具相关意见,对存量土地实行有效监管。

(五)坚持以优化服务为载体,打造高标准园区服务环境。苏州高新区成立区级企业服务中心,为企业落户、政策扶持、运营等打造一站式服务。通过网上建立企业服务云平台可查询全部支持政策;通过线下设立实体服务窗口受理企业服务业务;通过构建中小企业服务联盟纳入第三方服务。

(六)坚持以政策激励为支持,促进项目扎堆入驻。苏州高新区结合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奖励政策。一是吸引和鼓励社会资本合作,对取得重大成效的可采取“一事一议”给予板块政策支持;二是对采取市场方式完成“退二优二”工作的区内各国有(集体)企业、股份合作社等主体,区级对实施公司通过合法合规渠道取得的融资本金进行贴息。区级国有公司加大对实施公司市场化融资方式的担保力度;三是对各板块引进亩均税收超过50万(以项目实际使用土地面积为测算基数)的新项目,区级对新引进企业税收在区镇财力结算时减按20%集中;四是充分利用存量土地资源,各板块国有(集体)企业、股份合作社等主体持有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等资产转让给新落户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区级给予一定补贴。

三、新洲区工业园区基本情况

按照武汉市加快“新两园”(现代产业园和科创型小微园)创新发展的要求,新洲区工业园区整体发展架构为:重点建设武汉阳逻新型工业示范园、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高技术产业集聚区)等2个现代产业园;推进华中国际产业园、长盛工业园等若干个科创型小微园(园中园)创新发展。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高技术产业集聚区)自2017年4月创建至今,现有入驻企业6家,项目均在建设期,2018年实现产值7500万元。武汉阳逻新型工业示范园(阳逻开发区),园区面积59.41平方公里范围内,至目前已实际开发用地约35平方公里。现有企业总数约505家,其中工业企业约405家,服务业及商贸企业约100家。2018年实现税收15.26亿元。从总体情况看,新洲区工业发展格局已基本成形成,发展的空间大、后劲足,但如何在短期内实现跨越式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

(一)园区土地利用率不高。武汉江海港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湖北邦鼎钢铁加工配送有限公司、湖北众一洗碗机有限公司、武汉齐达康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武汉江北德诚精密冷弯型钢有限公司、武汉市中鸿港口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等7个已供地未开工项目闲置土地面积共约686亩;部分闲置土地项目20个,闲置土地面积约2210亩;建成但未投产企业5个,涉及土地面积约460亩,厂房约32万平米。

(二)园区产业发展不强。园区现有规上工业企业102家,限上批零及服务业企业14家,年税收超过500万企业有37家;年税收过1000万元企业有23家;年税收过1亿元企业仅有3家。数量较多产值贡献较大的是钢材加工、设备制造、建筑材料企业,不具有品牌效应和优势,多处于中低端水平,缺乏自主研发品牌和专利技术,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较弱,企业与企业之间缺乏关联性,无法形成价值链的有效整合。

(三)园区企业发展动能不足。阳逻开发区起步之初,区位优势并未体现,加之发展压力大,发展定位不高,定位为承接武汉市中心城区搬迁企业,导致招商几乎没有选择,所引进入驻的企业规模不大、效益不佳、市场竞争力不强,经过十多年的市场竞争,有的企业濒临停产倒闭,有的企业减产甚至半停产。不少项目完成一期项目建设后因资金、市场等方面原因而中止后期的项目建设,资源浪费严重。

(四)园区企业服务不优。目前园区尚未有公益性中介服务机构入驻,行政审批“一网通办”还未完全实现。

四、对策建议

苏州高新区自2007年起实施“退二进三”,历时十多年,到2017年起步实施“退二优二”,取得了显著成效。借鉴苏州高新区成功经验,新洲区要把“退二优二”工作上升到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作为落实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搭建发展平台、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举措。结合新洲区实际,建议以阳逻新型工业示范园区(阳逻开发区)为试点,将闲置土地厂房清理、“退二进三”与“退二进二”三步并做一步走,在试点基础上持续制度设计,不断优化流程,久久为功,形成试点经验进而推广全区。

(一)抓好工作顶层设计。从苏州高新区实施过程来看,“退二优二”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涉及部门多,政策性强,社会影响面广,实施难度大,首要工作任务是抓好“退二优二”顶层设计、制度设计、优化工作流程。重点落实以下工作:一是成立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筹全区“退二优二”试点工作。二是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明晰“退二优二”产业规划定位。对列入试点的“退二优二”企业项目审批、备案实行限制性管理,原则上不再办理改扩建手续。三是研究制定工业园区企业腾龙换鸟、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制度设计及具体操作流程。四是研究制定闲置低效土地盘活、节约集约利用政策以及园区“退二优二”奖励政策。五是加大工业园区行政审批提速改革工作力度,大力发展公益性服务机构,全方位服务企业发展。

(二)强化要素管理保障。一是科学确定“退二优二”对象。参照苏州高新区标准,将属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规定的禁止类、淘汰类的工业企业;不符合安全生产、环保和消防要求,经整改仍达不到要求依法需要关停的工业企业;按照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需要搬迁的工业企业;由相关部门认定的“僵尸企业”;连续三年以上亩均税收低于区平均亩均税收50%以上的工业企业作为“退二优二”重点企业,建立“退二优二”实施项目库,分年度推进实施。二是借鉴苏州高新区四类企业管理模式,强化“以亩产论英雄”理念,对现有企业进行分类,在土地使用税、排污、电价等方面实行差别化政策,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三)精准定位产业招商。实施“退二优二”难点一在“收”,二在“出”。实现“出”的关键就在于精准定位产业招商。招商引资要抓好“五度”,即产业契合度、投资密度、产出强度、税收回报额度、科技贡献度。在产业契合度上充分结合新洲区已经形成的发展格局和和产业基础,结合长江新城产业规划目录,围绕商业航天、智能制造、大健康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农文旅产业等五大主导产业进行招商。同时要进行综合研判,先进制造业、区域总部企业、大型企业可适当放低标准,一些企业的科技研发投入金额也可作为参考。

(四)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一是整合服务资源。将全区服务企业的职能、资源进行整合,避免重复服务,避免政策分散。二是加大工业园区行政审批提速改革工作力度,尽快实现“一网通办”,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探索授权园区办审批权,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路,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园区。三是大力发展公益性中介服务机构,全方位服务企业发展。

执笔:余君邱怡 (武汉市新洲区发展和改革局)

2019年11月28日

注:

1.退二优二,是指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逐步将“三低一多”,即科技含量低、土地利用率低、产值低、占用资源多的“落后”企业清退,让更多的要素资源倾向高科技、高产值、高质量企业。

2.退二进三,是指上个世纪90年代,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鼓励一些产品没有市场,或者濒于破产的中小型国有企业从第二产业中退出来,从事第三产业的一种做法。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