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功能进一步完善

2019-11-27 05:01:01 来源:本网专稿 

浙江、吉林、湖北、北京、广东、河北、重庆、内蒙古等示范平台单位围绕代码管理、在线审批、项目监管、大数据应用、投融资服务、PPP监测服务等方面交流经验


□ 中国改革报记者 付朝欢 

近年来,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在项目代码、信息共享、在线审批、大数据分析、投融资服务、PPP项目监测等多方面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支撑。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司长欧鸿在全国发展改革系统投资法规培训暨在线平台建设应用推进会上表示,要把在线平台建成以统一项目代码为基础,以在线审批为核心功能,集项目调度、监管服务、大数据分析、投融资机制创新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管理平台。

各地“投资项目代码”制度已基本建立,在线平台的手机移动端“异军突起”,新增设的“PPP项目监测”功能成亮点……会议期间,浙江、吉林、湖北、北京、广东、河北、重庆、内蒙古等示范平台单位作了经验介绍。

“一项一码”制度已基本建立

《政府投资条例》要求,除涉及国家秘密的项目外,投资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通过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使用在线平台生成的项目代码办理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手续。按照要求,各地的“投资项目代码”制度已经基本建立起来。广东的在线平台设置赋码辅助工具,辅助赋码人员核验项目信息,确保项目信息准确,一项一码,并已实现疑似重复项目自动显示,投资额异常自动提醒,负面清单自动比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查询等功能。

在线平台采用的是在线审批模式,可以规范审批行为,控制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据介绍,北京以在线平台为核心打造统一的全流程投资项目审批系统,从“一个窗口”发力,确保全市投资项目线上线下统一入口,投资项目“一网通办”,网上可办率达100%。北京的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总时限已能控制在100个工作日以内,主流程申请表单已从去年的51张减少到如今的8张。

浙江则提出了投资项目审批时间“最多90天”的目标。截至11月底,浙江今年新立项的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完成全流程办理的项目共794个,“最多90天”实现率达100%。审批事项从去年的113项缩减至93项,减少18%。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已建成“投资在线平台3.0”,实现了全省投资项目的“统一收件、统一审批、统一出件”,这也意味着在线平台的信息共享程度进一步增强。全省17个条线、1601个审批部门、10,814名审批人员、174,630家企业用户,共同应用该平台实现投资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浙江提出,凡是政府部门出具的文件,不得要求项目单位另行提交;凡是项目单位提交过一次的材料,不得要求项目单位重复提交。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提供的数据显示,从已办件看,政府部门共享批文1330份次,减少业主重复提交材料9262份。

“PPP项目监测”功能成亮点

示范平台单位在经验交流中提到,今年以来,在线平台的手机移动端“异军突起”。据介绍,广东省在线平台同步接入“粤商通”手机APP,具有在线平台的大部分功能,如登记赋码,项目备案,办理进度查询,开工、竣工、年报等进展情况报送,项目公开信息查询等。河北则开通了微信服务号,企业可通过微信随时随地申报项目、跟踪进展、查询结果、填报建设信息等。

此外,在线平台新增设的“PPP项目监测”功能成为一大亮点,为依法依规加强对 PPP项目投资和建设管理提供了支撑。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如今全国PPP监测服务平台已建成,各地共录入了近7000个 PPP项目,总投资约9万亿元。其中,已取得可研批复并通过实施方案审核的重点推进项目近3700个,总投资约5万亿元。日前,中央平台已经通过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向地方发展改革部门公开,提供了项目查询、监测报告发布、异常项目提醒等服务。

各地的 PPP监测服务平台建设也进展迅速。比如,湖北建成了全省 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平台,实现 PPP项目精准化流程管理。吉林省PPP项目信息监测服务平台可服务于项目可行性和 PPP必要性论证、PPP可行性论证、社会资本方遴选、项目建设与运营、项目移交五个阶段,做到了实时公开项目信息和定期发布动态报告,实现了与中央平台100%指标交换和100%数据校验。

随着大数据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功能日益完善。内蒙古实时分析项目立项、开工情况和分布情况,应用结果生成投资分析报告,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重庆基于法人、自然人、地理空间、招投标、社会信用等数据,分析各项目法人、股东的投资行为及关联影响,通过大数据技术,识别企业在行业、区域等方面的投资喜好,为政策层面加强投资者引导提供支撑。

在线平台的投融资服务功能能够实现项目与资金、中介服务等对接。例如,截至11月,通过浙江“投资在线平台3.0”实现银项对接项目48个,涉及签约资金810亿元。

[责任编辑:尹超]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