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先行示范 开创深港深度合作新平台

2019-11-22 20:46:27 来源:改革网 

——深圳盐田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滨海城区”系列报道之三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叶仕春  □陈靓  报道 
    深圳盐田拥有全国唯一与香港水陆相连的区位优势,拥有大湾区首屈一指的好山好水好环境,是华南地区首个国家生态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首个国家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盐田认为,率先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盐田是当仁不让、当之无愧的首选地,是融入大湾区建设的最大优势,更是盐田服务大湾区建设的应有担当。盐田提出通过全力建设“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打造世界标准级的“国际航运枢纽”、探索“自由贸易组合港”等措施,助力盐田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滨海城区”,在打造美丽中国典范的道路上走在最前列,努力成为展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就的“最佳范例”。
全面强化改革开放能级   着力打造深港深度合作先行区
    盐田抢抓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重大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双区”驱动效应,做好深港合作这篇大文章,构建全方位多层次深度合作新格局,为做强“香港—深圳”这一极贡献盐田力量。盐田提出围绕“一核一圈两带”的战略布局,聚焦“跨境旅游合作,国际商贸消费、深港先行先试、大湾区深度合作”的目标定位,着力打造深港深度合作先行区。
    以规则深度互融为先导,全力建设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2019年6月,盐田区委、区政府编制形成对包括中英街在内的沙头角片区进行重点改造的《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规划》将全面升级沙头角口岸功能,率先实行“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等通关模式,积极融入深港口岸经济带,力争改变中英街区域功能定位和边境管理模式,争取对港全面开放服务业市场准入,打造集多种经营业态于一体的深港商贸旅游消费基地。
    加强与香港在生命健康、检测及认证业等领域合作,探索建设“深港超级医院”等项目,共建科研及人才培养基地,联合开展产业链核心技术攻关和应用推广。盐田力争率先试行深港居民同权的社会就业、青年创业、公共医疗、文化教育、通关通勤等社会福利政策措施,探索深港“一国两制”法律协同新实践,在部分领域柔性借鉴一批香港成熟的法律制度安排,创新对接国际、融汇深港的社会治理和服务模式,打造标准互认、规则互联、政策互通的深港合作区域范例。
    以现代航运服务业为突破,加快打造国际航运枢纽。盐田港为天然深水良港,是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门户和国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单一港区,也是中国内地远洋集装箱班轮密度最高的单个集装箱码头。盐田港区现已建成20个大型深水码头,堆场面积373公顷,与全球近40家大型船公司紧密合作,每周有近100条航线抵达世界各主要港口,目前已经成为是世界最大、最先进的集装箱码头之一,在区域经济和全球外贸运输网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区委区政府将大力支持盐田港东港区建设,推进超大型深水泊位、平盐铁路盐田段复线改造和整体下沉等基础设施建设,布局5G、IPv6、云计算、物联网、车联网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第四代无人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成全球领先的智慧港口。探索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港口高效合作机制,实现港航政策和标准全面对接,大力发展新兴物流业态,加快智能物流园区建设,做大做强国际中转集拼业务,建设国际海洋商品交易中心,构筑覆盖粤港澳大湾区、辐射泛珠三角地区的供应链物流大通道,力争成为国家物流枢纽。推动建立航运企业与金融机构信息交流机制,建设国际航运金融及物流服务数字平台,研究成立航运金融联合实验室,推动盐田港数字航运资产混改,探索打造数字航运创新中心,争取设立航运交易所,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航运枢纽。
    以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为目标,探索建设自由贸易组合港。用足用好综保区“21条”,加快进口食品展示交易中心等项目落户,积极推动跨境电商、保税研发、保税租赁、再制造业等“保税+”高端业态发展。争取更为高效、便捷、安全的海关特殊监管政策,探索实施外汇管理、投融资、税收、出入境管理等相关制度改革,引入和培育国际贸易平台、跨国经营企业等,努力成为国家离岸贸易试验区。借鉴新加坡、海南等地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进经验,推动深港共建自由贸易组合港,探索将盐田区整体纳入自由贸易区(港),为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盐田方案”。
全面优化城区功能环境   着力打造全域全季旅游示范区
    盐田区委改革办负责人告诉记者,盐田正在向新的目标和高度迈进。树立全球视野、世界眼光、精品意识,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加强城区规划设计,推动山海港城融合发展,加快打造世界级滨海旅游度假区,助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推动城区品质全域跃升。掀起新一轮城市更新和棚改热潮,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加快推进海涛花园旧改、沙头角梧桐路棚改等项目,鼓励引导整体规划、连片开发,精心打造一批时代精品、城市杰作。推动西港区、盐田综保区沙头角片区向综合型城区功能转型,实施屋顶花园、口袋公园等小微空间提亮工程,加快推动盐田中心区功能形象大提升,打造深圳东部高端商业承载区、高品质生活服务区。优化盐田河临港产业带空间布局,推动滨水公园、亲水岸线等项目建设,打造上游与山近、中游与城映、下游与海融的景观水脉,构建“一轴三心三组团”的空间格局。高标准建成大梅沙海滨公园,全线打通海滨栈道,加快建设大梅沙滨海文旅小镇、世界顶级海洋主题公园,打造滨海地标建筑,塑造一流城区风貌。
    推动旅游供给全线升级。引入专业团队,整体策划推介辖区旅游资源,增强旅游产品集成效应。加快海上冲浪、游艇观光等项目发展,建设海洋体育“一中心三基地”,探索无居民海岛整岛开发模式,加快以旅游度假为主体功能的洲仔岛建设,实现“海洋—海岛—海岸”立体开发。加强山林空间梯度利用,适度开发老虎涧、蝴蝶谷等山林溪涧,加快推进攀山索道、中小运量轨道交通项目,规划沿港观光步道、多层观光连廊、登山观海游径等串景连园项目,构建由山顶观景台、半山公园带、山林健步道、滨水碧道等组成的徒步旅游区。以“+旅游”的思路提升产业附加值,支持东部华侨城旅游产品升级,培育工业观光、高端会展等新业态,引进国际赛事、举办主题活动,打造永不落幕的黄金海岸旅游节,形成山海港城皆可观光、春夏秋冬皆可畅玩的“全域+全季”旅游产品供给。
    推动旅游环境全面优化。建设快进慢游交通体系,推进以“三横六纵”为骨架,山海相通、东西相连的慢行交通系统建设,打造全市慢行品质提升示范区,加快轨道交通8号线、梅沙客运码头、旅游公交专线建设,争取恢复梅沙口岸功能,推动大、小梅沙交通集散中心、轨道交通18号线、深盐“第三通道”规划建设,谋划轨道交通31号线、深汕城际线接入盐田,研究水上机场建设可行性,探索低空通勤、深港直飞航线建设,尝试开通盐田洲仔岛、香港吉澳岛、惠州三门岛间海上旅游巴士,形成海陆空综合交通大循环。建设城市“智慧大脑”,丰富拓展“在盐田”微信公众号、“i深圳”盐田板块旅游服务功能,探索打造旅游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让游客享受更加智慧、便捷、高效的旅游服务。加强与香港、惠州、汕尾等城市的战略合作,争取放宽游艇出入境管制,试行“一船两港”船籍港制度、国际游艇登记改革,搭建高度开放的跨境旅游管理机制,实现政策互通、交通互联、信息互享,共建滨海旅游自由港试验区。

 

[责任编辑:采风]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