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梓州“城归”激活乡村大世界

2019-11-13 22:40:36 来源:中国改革报 编辑:李艳婷 

四川三台县出台30条措施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

中国改革改革网记者 蒋良明

梓州是四川省三台县的古称,金秋九月,记者走在梓州的乡村大地上,处处都能见到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身影。他们种植蔬菜、水果或经济作物……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种菜种出大名堂

在立新镇新景村见到崔兴江时,他正在菜地里指导村民分装蔬菜。这位刚刚被村民选为村主任、30岁出头的年轻人来不及搓掉手中的泥巴,便紧紧握住记者的手。“我们这批蔬菜是运往陕甘宁的。”崔兴江激动地告诉记者,“全村300多户,几乎家家都种蔬菜。”

崔兴江道出全村村民都种蔬菜的原委,“我的母亲种了一辈子蔬菜,但就是没有种出名堂来,母亲曾经因为一筐菜等了一天,最后收菜的老板不要,母亲哭了一整晚。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2017年,三台县鼓励返乡创业,崔兴江毅然回乡种菜。目前,他不仅动员新景村村民拿出1200多亩土地种植蔬菜,而且还在邻村碾庄村承包了6000亩土地种植蔬菜,平均亩产6000元~7000元,有的高达15,000元/亩,大大提高了农民种蔬菜的积极性。

崔兴江说,农业合作社成立后,政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全方位电子商务公共服务,采取统一订单,让每个种菜村民都能尝到甜头。目前,有的家庭年收入20多万元,最低的一年也是10来万元。“御新景”“新景”两个蔬菜商标,已经闻名遐迩,全国各地来村上拉菜的车队络绎不绝。

在崔兴江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回乡创业。村民钟应乔曾和爱人在外面做缝纫生意,一年收入约10万元,但一天要工作近12个小时。如今,他将自家的土地连同亲戚那里租来的6亩多地,全部用于种蔬菜,年收入也是10多万元,丝毫不亚于在外打工。“种菜挣钱,还照顾了家里老人,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钟应乔满脸笑容地说。

大老板的乡村情结

今年51岁的曾昌武是三台县古井镇古井村人,以前一直在外从事煤矿建筑业务,是远近闻名的大老板。他选择回乡创业,不仅是受家乡各项优惠政策的吸引,更因那不解的乡情,激发了他的创业热情。

记者走进曾昌武在建平镇姚家沟村、芝麻村流转的土地现场看见,一边是桃树、李子树,一边是蔬菜、万寿菊,处处欣欣向荣。

曾昌武说,他投资了1000多万元,总共承包了3000多亩土地,其中1000亩发展水果,1000亩种植榨菜,1000亩种植万寿菊。采取“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吸纳500户村民入股,其中贫困户70户,常年劳务工60人,解决贫困就业人员50人,专业合作社员106人,带动当地群众创收100万元。

随同采访的三台县农民工服务中心主任钟波告诉记者,像曾昌武这样的返乡创业大户,三台县政府支持力度都非常大,除了政府已为其建好基础设施的扶持外,还有奖励机制。根据《三台县促进返乡创业30条措施》,对首次创业正常经营一年以上,且属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类的,都将获得奖励。投资超过500万元,就可以获得500万元的投资部分2.5%的奖励。

“不图名,不图利,回到家乡主要是做点事。”曾昌武说,“看到有的乡亲还没有摆脱贫困,心里不是滋味,如今通过创业发展产业,带动乡亲致富,心里美滋滋的。”

成都女婿嫁刘营

殷家贤是成都市金堂县人,说起到刘营镇创业,是因为他媳妇是刘营镇的,土地承包,他把自己“嫁”给了刘营。

据殷家贤介绍,从1998年开始,他从事水果种植、种苗培育,和水果有近20年不解的情缘。赶上了国家返乡创业的好政策,投资200余万元承包了安宁办事处200余亩土地和林地,进行现代农业改造,成立“连心果业”家庭农场,种植柑橘、桃两大类,共11个品种。为带动更多人致富,他成立了三台县兴鸿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涵盖古井、富顺、乐安、新鲁等镇,以“标准、生态、有机”的生产模式,统一指导、统一管理、统一销售,铸就了优质、高产的好产品,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2018年10月,他被评为绵阳市第四届“创业能手”。

殷家贤告诉记者,他的果园从去年开始挂果,今年毛收入就达200多万元。“果园能有今天的收获,与三台县以及刘营镇政府的创业政策支持是分不开的,特别是果园道路改造、沟渠的整理,政府都是以项目的形式,没让我花一分钱。”殷家贤感叹。

一个个返乡创业的案例生动而又感人,在短短几天的采访中,记者分别走访了三台县多个返乡农民创业点,感受到了政策的暖心和创业者的热情。乐安镇断山村一源家庭农场桑葚种植基地农场主王生强激动地对记者说:“赶上党的返乡创业政策,短短时间,我就带领村民摘掉了断山村四川省级贫困村的帽子。”

三台县农村人口123万人,农村劳动力73.5万人,全县常年劳动力转移输出50万人以上,2018年劳务收入突破75亿元,农民工返乡创业潜力巨大。记者了解到,为统筹推进促进返乡创业,三台县依托县工业园区、绵阳市农村综合改革示范区、芦溪—立新统筹城乡示范区等,通过盘活闲置厂房等存量资源,在全县“1园4基地多点”农民工返乡创业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打造“一廊四区多园多点”(一廊:绵三返乡创业走廊;四区:北路统筹城乡返乡创业示范区、西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返乡创业示范区、东路乡村振兴返乡创业示范区、南路农村综合改革返乡创业示范区;多园:多个农民、大学生返乡创业示范园;多点:62个镇乡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点)的返乡创业体系,实现聚集创业要素。依托民营经济创业园、县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刘营大学生农民工创新创业示范园、芦溪藤椒产业园等农工业产业园区,逐步将“绵三”返乡创业走廊建设成为县域乡村振兴先行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


[责任编辑:]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