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八大主导产业 动能转换全面起势

山东烟台市朝着制造业强市、海洋经济大市、宜业宜居宜游城市和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进发
2019-11-11 02:36:47 来源:本网专稿 

烟台中集来福士是国内最大的半潜式钻井平台制造基地,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拥有自升平台、半潜平台、海工特种船舶系列产品线的海工企业。2017年5月18日,中集“蓝鲸1号”在南海神狐海域试采可燃冰成功,自此,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稳定试采海域可燃冰的国家,开启了能源利用新时代。图为中集来福士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基地。(烟台市发改委供图)


□ 中国改革报记者 李宏伟

35年前,国家设立了14个沿海开放城市和首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山东烟台市和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其中之一;时隔35年后,山东自贸区烟台片区落地。

北纬37°,被称为纬度的黄金分割点,不仅拥有神奇的自然景观,更贯穿了历史胜迹和现代文明。烟台,恰好处在这个纬度线上。翻开地图,烟台像一只展翅翱翔的虎头海雕,口衔渤海,尾接黄海,左翼直伸内陆,右翼遥指大洋。在躯干与右翼的骨骼相连之处,是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山东自贸区烟台片区就位于开发区的核心区域,坐拥中韩(烟台)产业园、烟台保税港西区两个国家级园区。

天时、地利、人和,今天的烟台,着力培育现代海洋、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高端化工、医养健康、文化旅游、高效农业、现代物流等八大主导产业,不断增强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新旧动能转换全面起势,正朝着制造业强市、海洋经济大市、宜业宜居宜游城市和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阔步前进。

自贸区烟台片区勇当试验田

自贸区是对外开放的高地,也是以开放促改革的试验田。如今,除自贸区,烟台还集“一带一路”、新旧动能转换、国际合作产业等国家战略机遇于一体,可谓前途不可限量。

“自贸区是创新的高地,不是政策的洼地,建设的关键是制度创新,而不是享受政策红利。”烟台市委书记张术平表示,山东自贸区烟台片区要从实际出发,以更新的改革理念、更大的改革魄力、更硬的改革举措,根据不同特色和定位进行独创,努力在新一轮自贸区建设中闯出新路、创出特色,走在前列。

烟台开发区经发科技局副局长邹天峰称,叠加中韩(烟台)产业园,这是山东自贸区烟台片区独一无二的优势。他告诉记者,山东自贸区烟台片区正利用这个“独一份”的巨大特色,高标准建设中韩(烟台)产业园,探索建立以产业链合作为核心的“两国双园”联动发展机制,支持中韩科创孵化基地建设,开展中韩标准化建设,探索中日韩互惠型贸易便利化等。

“自8月底山东自贸区烟台片区挂牌以来,来自国内外、各行各业客商纷纷来区咨询洽谈,特别是在投资、贸易、金融、创新等方面尤为活跃。”烟台开发区经发科技局的张晓雷介绍说,近一个月来,开发区已接受各类政策咨询、合作洽谈业务1000多件,是以往月份的4倍以上,新办理企业近400户,是自贸区成立前的2倍。

其实,面对新一轮历史契机,烟台开发区早已做好充分准备。数据显示,在2018年全国219个国家级开发区综合评测中,烟台开发区排名高居第7位。

从产业基础看,烟台开发区坐拥5万多家市场主体,其中有3000家工业企业,形成了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化工机械等产业百舸争流的格局;同时,开发区聚集了124家各类金融机构,设立了总规模高达千亿元以上的各类基金;另外,开发区拥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215家,其中包括130家省级以上平台。

值得关注的是,烟台开发区坚持创新强区,着力构建政产学研资介协同的创新生态,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坚持改革活区,深入推进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激发转型发展新活力。比如,规划启动烟台八角湾国际人才港、蓝色种业硅谷,高效推进管理体制、双招双引、国资国企等7大领域19项改革。

走进烟台八角湾国际人才港,满目美景、风光无限。张晓雷说,这里紧临“三港一站”,距蓬莱国际机场10公里,距环渤海高铁大季家站5.8公里左右,荣乌高速穿境而过,北邻烟台港西港区,将建设成为与制造业基础高度融合的国际化人才集聚洼地、创新型产业孵化基地和新旧动能转换先导基地。

产业融合升级增活力

烟台是一座因工而强的滨海城市,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建立了门类齐全、配套完善、优势突出的工业体系,其中制造业占据了烟台经济的“半壁江山”,是强市富民的支柱和基础。

中集来福士是国内唯一具备批量建造半潜式钻井平台的企业,“蓝鲸一号”助力我国首次成功试采可燃冰,近期又参与了我国首次海上火箭发射;万华化学集团去年全球科研投入达21亿元,在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百强中排名第一;荣昌生物等生物医药骨干企业的10多个国家一类新药进入临床不同阶段,其自主研发的靶向生物新药泰它西普明年有望在国内上市;京鲁船业生产计划已安排至2021年……

近年来,烟台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精心谋划,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深度融合,为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评估调研组在烟台调研期间,对烟台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位于烟台蓬莱市西城临港工业区内的中柏京鲁船业,年造船能力超过100万载重吨,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从近海到远洋、从捕捞到加工、从用船到造船,京鲁船业从4艘渔船开始,已逐渐发展成为集远洋捕捞、水产品精深加工与流通、造船为一体的多元化产业集群,为烟台海洋经济大市建设注入新动能。

值得注意的是,京鲁船业是国家工信部第一批符合《船舶行业规范条件》的一级一类企业,拥有军品建造资质。其中,京鲁船业自主研发建造的77米秋刀鱼兼鱿鱼钓船,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多项关键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被国家工信部列为“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蓬莱市价格监测中心主任梁路科对此介绍说,“该船出海作业,秋刀鱼捕捞量连续五年大陆排行第一,占总量的1/3。”

走进京鲁船业的码头厂区,焊花飞溅,机器轰鸣,吊塔林立,错落有致的造船场景让人十分震撼。“这里有得天独厚的造船、修船及建造海洋工程装备的生产条件。”梁路科介绍说,该厂区地处长山列岛内侧,与旅顺隔海相望,海域宽阔,水深浪小,长年不冻,主航道水深近15米,没有台风、梅雨、冰冻、酷暑的影响,海陆交通便利。

烟台的最大发展优势在海洋,最大潜力也在海洋。烟台市发改委党组成员李洪仓表示,近年来,烟台把海洋牧场建设作为推动海洋渔业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首创了“海工+牧场”“陆海接力”“大渔带小渔”等海洋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了海洋牧场建设“全国看山东、山东看烟台”的良好格局。

据李洪仓介绍,截至目前,烟台创建了7处国家级、16处省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面积达到100万亩,居全国首位。

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牧场是烟台产业转型发展的缩影。如今,烟台着力培育现代海洋、装备制造等八大主导产业,并构建了八大主导产业项目储备格局,共储备项目300个。其中,烟台万华百万吨乙烯项目、南山铝业航空产业高端铝项目等,将为烟台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强力支撑。

文旅康养谱华章

全国每3瓶葡萄酒中,就有1瓶产自烟台。烟台是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葡萄酒产业不仅是烟台的金字招牌,也是该市重要的产业支撑,拥有张裕、君顶、长城、威龙等龙头企业。

凤凰湖畔,深蓝低空飘浮着厚厚的云团,海风绵柔,让人产生几分醉意。来到位于蓬莱·南王山谷的君顶酒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欧式的城堡建筑,远望无边际的万亩葡萄园,令人仿佛置身欧洲历史悠久的葡萄酒庄园中。

“我们拥有亚洲最大的地下酒窖,8000平方米地下酒窖分为瓶储区和橡木桶陈酿区,还专门设置领袖会会员特区、会员专区、自酿区和主题活动区。”酒庄副总经理钱飞称,君顶酒庄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以葡萄酒为主题的观光、文化、休闲、商务之旅的绝佳之处。

“酒庄三面被凤凰湖水环绕,延绵起伏的丘陵坡地与凤凰湖形成了复杂多变的独特小气候,葡萄园气候温和,无霜期长,能满足晚熟、极晚熟品种葡萄的充分成熟,为酿造顶级东方葡萄酒提供了先决条件。”钱飞介绍说,这里完美符合“3S”法则——阳光SUN、沙砾SAND、海洋SEA,与法国波尔多梅多克、意大利托斯卡纳、美国加州纳帕山谷、智利卡萨布兰卡谷、澳大利亚布鲁萨山谷、南非开普敦并称世界七大葡萄海岸。

值得关注的是,君顶酒庄作为典型的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复合型全产业链企业,创新实践“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实行“一体化经营,标准化生产”。

蓬莱市发改局副局长宁可全表示,该经营模式,深化和升级了产业化经营机制,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活力,走出了一条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村企互动、发展葡萄和葡萄酒产业的新路子,直接带动600多户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除了以“酒、湖、马”为载体的葡萄酒地域风情旅游板块,烟台还有城市旅游名片——“仙境海岸鲜美烟台”。简短8个字,高度浓缩了烟台独有的区位条件、产业优势、历史文化、人文风情、生态环境等城市特征,描绘出“在仙境的故事里漫步、在鲜美的城市中生活”的城市气息。

仙境之说,源自城市的历史印记。烟台是东方神话传说的缘起之地,中国海洋文化的源头所在。人间仙境蓬莱、海上仙山长岛、天人合一昆嵛、长生不老芝罘……

就拿蓬莱来说,该市重点发展以“仙、阁、海”为重点的滨海休闲板块和以“山、林、泉”为依托的生态农业和康体养生板块。宁可全举例说,八仙过海旅游集团成功打造的蓬莱八仙过海度假区和泉城欧乐堡国际度假区,将八仙文化、海洋文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世界顶级游乐文化贯穿在八仙过海、海洋极地世界、三仙山等景区之中,走出了一条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特色之路。

此外,烟台积极抢抓被列入全国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城市的契机,把医养结合产业作为该市八大主导产业之一,探索形成了“大养老+小医疗”“大医疗+小养老”“医疗、养老并重”“居家养老+医疗网络”等4种医养结合模式。

“爱在烟台,难以离开。”到过烟台的人都说,这座宜业宜居宜游的幸福之城,未来值得期许。

[责任编辑:尹超]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