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部合作推进乡村振兴正当时

2019-11-06 15:49:20 来源:本网专稿 

——在浙江宁波北仑河头村开展调研的体会

□常健

浙江宁波北仑是帮扶吉林汪清的东西部合作地区,改革开放40年来,在乡村振兴方面走在前列,积累了丰富经验。2019年8月9日,带着问题,笔者走访了宁波北仑河头村,与村书记石志德进行近两个小时的长谈,收获颇丰,现将有关调研体会总结如下。

河头村位于北仑区柴桥街道西南部,距离北仑中心城区10.3公里。全村共2267人,以花木种植业为主。2017年村级集体净收入103.4万元,村民人均收入5万元。近年来,河头村在区委、区政府和街道的领导下,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等方面加大升级力度,村里面貌得到改善,经济收入上了新台阶,人文素质进一步提高。近三年获得了全国文明村、省级卫生村、省级森林村庄、宁波市最美村庄等荣誉称号。

河头村在乡村振兴中取得的基本经验

经过十年的努力,让河头村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结起来有以下几条经验:

必须抓住三个要素

从河头村十年发展主要成绩看出,河头村乡村振兴发展,从根本上抓住产业振兴、环境改善和文化提升这三个基本要素。如上所述,河头村用十年的时间,在这三个方面不断发力,产业逐年提升,集体经济逐年发展壮大;环境面貌一点点改善;文化建设一年年提升。实践证明,乡村振兴战略只有紧紧抓住产业振兴、环境改善和文化提升这三大要素,就一定能够快速实现高质量的推进。

要有好的带头人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石志德2005年来到村里当村主任,后来任村支部书记,一直干到现在。他在长期的乡村治理岗位上,形成独到的乡村治理理念。石志德认为村里的各项民生工程要接地气,让村民真正得到实惠。每一项工程都需要每一位村民自觉维护、互相监督。要长久保护基础设施成果,最重要的是要培育村民的参与意识,党员要发挥带头作用,带领村民把公共设施当成自家财产般爱护。从2013年开始,每个月的村党员活动开始从传统的会议形式,变为实际行动,组织党员清扫河道、打捞溪坑垃圾等等。

石志德的代称是“175”,村民常能看到书记开着自家车牌尾号为175的车子来来往往,通常在办公室里是找不到他,他常常出现在田间地头、工程施工工地等场所。

石志德刚到河头村,下车伊始就抓道路改造。他认为“要想富、先修路”。刚来到河头村工作的时候,村里的路很窄,车子都过不了,石志德是村里少数有私家车的人。花木种植、运输都靠人力,因此他主张修路。前期一段路修通后,车子可以直接开到田头,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村民们尝到甜头后,更加支持修路工程。但是他不建议修路政府要大包大揽,要让群众有参与感。比如可发动村民提供少部分资金,这样村民就会认为修建的道路是自己家的,就会爱护道路。如果基础设施建设全部都是政府出资,群众就不会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肯定不会爱护。

要一张蓝图绘到底

道路的畅通,盘活了沿线的“美丽资源”。现在,河头村一改单一依靠花木经济的发展模式,开发了农家乐、特色农业、乡村民宿等衍生产业。旅游业与特色产业“因路而兴”,游客由此慕名而至,促使这座嵌于山间的“花园式村庄”得以将碧水青山展示于众,持续焕发生机。

对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石志德早早就在脑子里绘就了宏美的蓝图。他认为规划部门的设计方案虽然看上去“高大上”,但是不接地气,而且造价高。他大力倡导“贴近自然”的设计风格,因地制宜进行乡村公园建造,村民家里原先放在角落的“废物”,被搬到公园里头,成了独具特色的观赏点,同时,节约了50%以上的成本。

要用足用好国家政策

石志德在河头村十余年,紧跟国家政策导向,一直引领河头村成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街道的优秀典型,国家出台乡村振兴的政策,他都带领河头村积极响应,这期间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和各种财政补贴,让河头村村集体经济的腰包始终都是鼓鼓的。

河头村当地农户因地制宜,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花卉种植业,延伸产业链条,有效推动了当地村民生活富裕的进程。村里960户家庭,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花,花卉销售额超过三亿、人均收入超五万。三轮新农村建设,更是让河头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文明村、生态村、示范村、和谐村,是北仑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面旗帜,更是推动产业兴旺的一次有益探索。

东西部合作推进乡村振兴大有可为

宁波北仑和吉林汪清是东西部合作脱贫攻坚合作地区,多年来,北仑在社会经济各个方面对汪清提供无私的帮助。在乡村振兴方面进一步合作正当其时,为什么这样说呢?原因是汪清是国家级贫困县,目前正处在脱贫攻坚关键时期,离乡村振兴还有一段距离。这边是摆脱贫困,走向乡村振兴;那边是乡村振兴已经十余年,取得巨大成功,双方的差距何止十年,所以说,汪清需要北仑经验,东西部合作推进乡村振兴正当时。

认识差距,找准东西部差距

只有认识乡村振兴上东西部存在的差距,才能够精准施策,学习和借鉴东部地区在乡村振兴战略取得的经验,推动贫困地区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役之后迅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差距一,常住人口的差距。河头村总人口近2300人,而汪清县找不出这么多人口的村屯,大多是百十来人的村庄,常住人口几十人,少的一二十人。这么少的人口靠谁来支撑乡村振兴。

差距二,乡村产业的差距。北仑河头村家家户户有主导产业,人均收入5万元,集体经济收入上百万。汪清县乡村主导产业是木耳、光伏和黄牛,种地靠国家补贴。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是册外地承包,平均年收入5万元~10万元。

差距三,气候的差距。北仑四季皆可生产,季季有产能。汪清每年只有5月~10月生产期,11月~来年4月漫长冬季,俗称猫冬季节。

差距四,环境整治上的差距。河头村距市区较近,垃圾、污水容易纳入城市治理体系。汪清村屯分散,距离县城较远,有的村屯距县城达百公里以上,垃圾转运成本极高,污水处理成本也大。

差距五,文化传承上的差距。河头村有上千年的寺庙,历史传承有很多故事好讲。汪清村屯大都历史上经历漫长的封禁时期,后被闯关东和朝鲜族人开发形成,缺少历史传承,现有最多的历史故事是抗联红色传承。

……

承认差距,找对乡村振兴切入点

从河头村乡村振兴经验可以看到,只有紧紧抓住产业振兴、环境整治和文化提升三大要素,坚持常抓不懈,就一定能够尽快实现乡村振兴。

狠抓要素一,抓产业振兴。不断提升汪清木耳产业档次,加强宣传销售队伍建设,打造品牌,扩大合作社覆盖范围。提升产品档次,打造木耳产业园,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整合木耳产业资源,提升品质。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发挥绿水青山优势资源,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狠抓要素二,抓环境整治。每月开展乡村环境整治活动,不留死角,常抓不懈。合理布局垃圾分类处理中心、污水处理中心。提高厕所改造技术含量,推广极地厕所技术标准,抗寒抗冻。

狠抓要素三,抓文化提升。发掘朝鲜族文化、东北地域文化、象帽舞文化、农耕文化、森工文化、冰雪文化、革命传统文化,丰富和提升文化水平。

加强东西部干部交流合作

加强东西部交流合作,学习东部先进经验,干部交流是最有效途径。要让更多的贫困地区干部,到东部沿海地区考察学习,亲眼看看,亲身体验,什么是改革经验,什么是创新经验。通过一茬一茬的学习引导,东西部合作推进乡村振兴才会进入快车道。

(作者系国家发改委宏观院挂职干部)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