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制度改革和运行 部署重大任务和举措

2019-11-03 17:47:42 来源:本网专稿 

中宣部举行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新闻发布会,六部门负责人介绍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等有关情况



11月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北京举行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新闻发布会,请中宣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晓晖,中央政策研究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江金权,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港澳基本法委主任沈春耀,司法部党组书记、副部长袁曙宏,全国政协副秘书长舒启明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徐麟主持新闻发布会。中国改革报记者 高弘杰 摄


□ 中国改革报记者 付朝欢

10月28日~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受到境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用一次中央全会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并作出决定,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晓晖如是高度评价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历史地位和深远影响。

王晓晖是在11月1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新闻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表述的。当天,一同出席发布会的还有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江金权,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港澳基本法委主任沈春耀,司法部副部长袁曙宏,全国政协副秘书长舒启明,介绍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等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成效显著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也是本次四中全会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围绕这个总目标提出336项重点改革任务,经过5年多的努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成效显著,336项任务都已经得到落实或者进一步落实当中。”王晓晖表示,主要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这些改革成效的取得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王晓晖看来,《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对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深化和展开,又作出了许多新的部署和新的安排,总的精神是一致的。

他进一步阐释说,新的部署和新的安排,最突出的有三点。

突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决定》把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放在首要位置,突出党的领导制度在国家治理体系当中的统摄性地位。

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决定》系统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决定》凝练概括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根本保障所在,是“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所在,也是坚持“四个自信”的基本依据所在。

体现强烈的问题导向和鲜明的实践特色。《决定》坚持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相衔接,统筹制度改革和制度运行,既阐明了必须牢牢坚持的重大制度和原则,又部署了推进制度建设的重大任务和举措。

加强对国家公职人员监督全覆盖

加强对权力配置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证公权力不被滥用,是国家治理的关键环节之一。

江金权介绍说,四中全会在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加强对国家公职人员监督的全覆盖方面提出了三点要求。

一是健全党和国家监督制度。协调党的监督机制和国家的监督机制,特别是成立了国家监委,与中央纪委合署办公,实现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督的全覆盖。同时,把现有的各种监督机制协调起来,比如推进党内各方面监督有效衔接,包括纪检监督、巡视监督、派驻监督等。此外,推动党内监督和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等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从而健全了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织密了监督之网。

二是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公权力监督的重点是权力的科学配置和规范运行。这次四中全会从“权责法定、权责透明、权责统一”三个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强化监督的规定,以切实防止权力滥用。

三是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这次四中全会着眼于巩固和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强调深化标本兼治:继续从严查处,保持高压态势,强化不敢腐的氛围;健全各项约束制度,形成不能腐的体制机制;强化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教育,筑牢不想腐的思想基础。

就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治理水平,江金权表示,得益于好的选拔机制,我国干部队伍特别是领导干部都是在实践中长期锻炼、经过层层选拔任用起来的,其能力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是相适应的,但也存在一些短板。比如,有些干部学习能力、适应能力还存在一些不足。

对此,《决定》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求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二是要求加强实践锻炼,强调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才干。

保证法律全面公正实施

法治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骨干工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决定》从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体制机制制度的保障举措。

袁曙宏表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严格执行和全面遵守,否则就会形成“破窗效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这次四中全会又提出了许多重要举措。

坚决排除对执法司法活动的干预。人民群众对通过“打招呼”“批条子”“递材料”等干预执法司法案件的现象深恶痛绝,要坚决排除各种非法干预,坚决排除各种潜规则,绝不允许法外开恩,绝不允许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

拓展公益诉讼案件范围。加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英烈权益保护等领域的公益诉讼,有利于保证维护公共利益的法律制度得到有效实施。

加大对严重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实行惩罚性赔偿制度,强化刑事责任追究。特别是对于主观恶意违法且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进行严厉惩罚和制裁,就不足以维护法律权威、保证法律实施。

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完善包括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仲裁、人民调解等在内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方便人民群众得到法律服务,夯实依法治国群众基础。

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以及领导干部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以“关键少数”带动全社会严格执行和遵守法律,奋力推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基本经济制度是经济制度体系中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的部分,对经济制度属性和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决定性影响。

多年来,我国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基本经济制度。韩文秀表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此基础上,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三者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促进。“这一重大创新,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对于更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韩文秀说。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讨论了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问题,并强调,要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要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要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推进各类产权得到全面依法平等保护。要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使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对于国际社会关于国有经济扭曲市场的批评,韩文秀回应说,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持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面实施公司制改造,完善公司治理,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序退出国有“僵尸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国有经济布局也得到了调整优化,目前主要分布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在一般竞争性行业的国有经济实际上只占较小的份额。此外,国有企业还承担着提供公共产品和普遍服务的职能。

韩文秀说,中国国有企业已经总体上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融合。国有企业作为遵循市场规则、平等参与竞争的市场主体,没有天然的优势,只有切实增强竞争力、创新力,在市场竞争中大浪淘沙、优胜劣汰,才能真正确立和发展自身的优势,在国内市场是这样,在海外市场也是这样。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征和基本属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

韩文秀解释说,实施更大范围的开放,就是要优化对外开放的空间布局,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开放的先导地位,完善内陆开放布局,加快自贸试验区、自由港等对外开放高地建设,形成东西南北中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要大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拓展对外贸易多元化。

实施更宽领域的开放,就是要大幅放宽市场准入,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全产业扩大开放,要加快金融、电信、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开放进程,在更多领域允许外资控股或独资经营,为各国的投资者提供更大的市场机遇和发展空间。

实施更深层次的开放,就是要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健全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中国将认真实施《外商投资法》,更好保护外资合法权益,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加强知识产权和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优质营商环境。

“总之,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营商环境会越来越好,同世界经济的联系会越来越紧密,同各国互利共赢的广度和深度会不断拓展。”韩文秀说。

[责任编辑:尹超]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