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开放的姿态牵手世界

——从大型成就展看新中国对外开放之路
2019-10-31 15:58:08 来源:本网专稿 

□ 中国改革报报记者 袁琳

近日,第126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迄今已有62年历史的广交会,已经成为中国历史最久、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

站在“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的时光隧道里,一定会被一张人潮涌动的黑白照片所吸引,那是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中苏友好大厦开幕时的盛况。

时光倒流,回到1957年,首届广交会拉开帷幕。当时的参展人员只有1223人,成交额仅1754万美元,但对于新中国的对外开放具有相当大的政治经济意义,成为新中国冲破西方经济封锁和政治孤立、打开通向世界大门的“窗口”。

此后,广交会从未间断。从2007年第101届开始,广交会正式从“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2018年,第一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今年11月5日,上海将迎来第二届进博会。

从62年前的广交会到如今的进博会,从广州到上海,从“宽出限入”到“全面开放”,从1754万美元成交额到近600亿美元成交额,同是大型贸易展会,中国的外贸格局实现了“多级跳”,趟出了一条高水平、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之路。

在大型成就展上,一块块橙色的展板记录着新中国对外开放进程中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成就。首家外资银行分行设立,公开发行第一只股票,第一个海关保税区设立,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外汇储备规模位居世界第一,自贸区总数扩展至18个……

漂亮的“成绩单”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和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在大型成就展上,特别提到了几部法规:1979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正式通过,这部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统称“外资三法”)奠定了中国利用外资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对外开放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1986年10月,中国印发《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鼓励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举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2019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取代“外资三法”成为外商投资领域新的基础性法律。6月,《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发布,进一步放宽了外资准入。

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一期《2020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在参与测评的190个经济体中,营商环境排名再次大幅提升,由去年的第46位上升至第31位。

海纳百川,利达天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深化改革开放的主张,其中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吹响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进军号”。中国的对外开放,已经从整体上带动了全球经济发展和全球治理,为全球的未来发展找到了一条出路。

[责任编辑:王小义]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