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能办大事 广州开发区先行先试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州科学城一周年回访
2019-10-24 16:43:17 来源:本网专稿 马国钧 张新华

本网讯(记者 马国钧 张新华 通讯员 曾妮 张成)十月,南国之秋如织似锦。驱车奔驰在广州开发区,道路两侧的孵化器、加速器园区星罗棋布,众多欣欣向荣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就隐身于这些规整的建筑中。

“中小企业能办大事!”2018年10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同在场的中小民营企业负责人亲切交谈,肯定他们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广大中小企业聚焦主业,加强自主创新,通过自身努力不断取得新的业绩,让企业兴旺发达,为我们祖国强大和人民幸福作出更大贡献。

明珞新能源汽车焊装自动生产线

“总书记的话一直激励着我们!”一年来,广州开发区政企共同努力,与挑战共舞,急流勇进,以创新谋发展,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新路,打造“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先行示范区。

高质量发展 小产品也有大市场

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州科学城视察时,洁特生物董事长袁建华向总书记展示了公司自主研发的的3D细胞培养支架——一片一厘米厚的培养支架就能培养10亿个细胞。产品虽小,却在“生物实验室高端耗材”方面打破国外医药巨头的垄断,代表我国实现了“零的突破”。

图为广州科学城

“看起来这么简单的产品,照样有大的市场。”习近平总书记评价说,“这就是供给侧改革。”

一年过去,洁特生物的产业园内,三栋厂房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袁建华兴奋地告诉记者,他身后的厂房设计产能40亿元。建成后,这里将成为亚洲最大的生物实验室及医疗耗材生产基地,为我国研发生产高端细胞药物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

“装备系统集成”是一个不太引人关注的行业,却与汽车制造等高端装备制造业息息相关,其主要任务是将机器人等智能装备集成为一条完整的生产线。2019年9月30日,就在举国上下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的前一天,明珞装备用自己自主研发的“数字双胞胎”系统“碾压”了德国同行。

在广州开发区,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手握高端核心技术,把不起眼的“小产品”做成了全球性的“大市场”。当前,投资收益曲线上的各项要素已经发生深刻转变,从信奉“小即是美”的德国,到坚持“一品入魂”的日本,再到遍地小微创新团队的硅谷,中小企业在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的全新赛道上,扮演着前所未有的关键角色。我国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发挥中小企业独特的优势,探索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广州开发区正在提供“参考答案”。

选好赛道 “小马”也能“拉大车”

在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加速器园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的标语分外醒目。这里是“看不见硝烟的战场”,宁谧的办公楼、实验室里,每天都在进行着试图改变时代的努力。从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到生物医药,在这里酝酿着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未来。

图为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加速器

去年10月,在习总书记视察现场,禾信仪器创始人周振展示了一台深空探测小型化质谱仪器。禾信成立于2004年,如今已发展为国内质谱仪行业的冠军民企。以往,高端质谱仪行业被国外巨头垄断,经过禾信十余年的艰苦奋斗,如今全球前二十的高端质谱仪厂商名单上,终于有了中国企业的名字。

“总书记说‘中小企业能办大事’,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们。今年禾信增长超过去年,牢记着总书记的嘱托,我们一直埋头加油,每天都很累、也很兴奋!”周振说。

专注一个行业、专做几个核心产品,运用“集中兵力打歼灭战”,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达到某细分领域前茅、甚至于领先的水平,这是众多中小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法则。

成立9年以来,方邦电子一直保持着高增长,其拳头产品是智能手机中必不可少的“屏蔽膜”。华为、小米、三星等手机厂商都是方邦的客户。方邦电子董事长苏陟说:“在我们方邦成立之前,全球85%手机屏蔽膜市场由两家日本厂商占领。方邦通过自主研发,掌握了手机屏蔽膜技术,短短几年,就成长为全球手机屏蔽膜第二大厂商,全球市场占比达到20%。”今年,方邦电子成功登陆科创板,成为科创板上的“广州第一股”。

同样专注的还有视源电子。今天,全球每3台电视机就有1台电视机的板卡来自视源。2019年,视源电子以年营业收入169亿的业绩,首次进入《财富》中国500强榜单,排名481位。在视源电子的人员构成中,约60%均为技术人员。

目前,广州开发区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示范企业达78家,相当一部分技术填补了国内外空白或居于领先水平;中小企业占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的88%,拥有全区80%以上的授权发明专利等成果。

选准“航道” “小个头”勇闯“大世界”

黄埔扶胥港,千年历史古港。早在唐朝,这里的灯塔就开始向世界发出“中国信号”。因港而兴,向海而生。“向外连接、拥抱世界”是广州开发区与生俱来的基因。黄埔港畔的中小企业,正向着更具竞争力、更加国际化的目标飞速发展。

2014年,明珞成立了德国分公司,用于承接欧洲的智能化生产线项目。同年开始拓展美国市场美洲市场,在美国底特律也成立了子公司,并配备生产车间,专门用于拓展北美的业务。2018年,明珞在海外市场销售逾6亿元人民币,占比超过50%。

像明珞这种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小企业,在广州开发区比比皆是,它们敢于“到大海中游泳”,在提升自身核心技术、品牌效益的同时,深度整合全球资源,实现企业的全球化布局。

通过在世界各地寻找授权经销商的新模式,广东高云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过去4年时间里从初创迅速打进国外市场,尤其在日本、韩国和以色列这样的技术发达国家站稳了脚跟,成为FPGA芯片领域的“领头羊”。

无事不扰 让中小企业专心“办大事”

让民营及中小企业能办大事,更进一层的逻辑是创造能让企业办大事的环境——这考验的是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大局的把握,更考验精细管理的微操能力。一年来,广州开发区制定发布了“民营经济18条”,政策兑现惠及企业3800家;“金镶玉”、“风投10条”“区块链10条”“IAB政策”等系列政策,更是引领了全国产业政策风潮。广州开发区的政策导向,就是要培养中小企业们“办大事”的能力,构建让中小企业专心“办大事”的环境,打造“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先行示范区。

方邦电子董事长苏陟告诉记者,2017年,全球第一大手机屏蔽膜厂商对世界第二的方邦电子提起知识产权诉讼。当时,方邦电子缺乏应对此类诉讼的经验,正是在区科技局的指点下,方邦找到了有经验的律师团队。2018年,方邦电子胜诉,开发区还补贴了诉讼费的30%。

2019年国庆节前夕,正处于冲刺科创板最关键节点的洁特生物收到了上交所的问询函,要求在短时间内补充一份证明材料,国庆节期间,相关部门加班加点办理证明材料,终于赶在节后第一天把材料送到洁特公司。

明珞装备副总裁雷鸣说,该公司作为一家中小企业,之所以能留住高端人才,一个重要原因是得益于广州开发区“美玉十条”给予科技人才的奖励扶持政策。

一些中小企业既想扩大规模,又担心拿地有风险,针对这种情况,广州开发区推出“弹性出让”和“先租后让”工业用地流程,2018年全区共弹性出让工业用地11宗,降低企业初始用地成本2亿元。

而提到“无事不扰”,广州开发区也有许多先进做法。区发改局、营商环境改革局、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用“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大胆削“繁”、治“拖”、破“堵”。广州开发区在全省率先推出44证合一,在全国首推政务服务“秒批”清单,223个事项立等可取,形成了“承诺制信任审批”“订制式审批服务”“来了就办、一次搞掂”等系列改革品牌,迈出了“1个月审批、3个月交地、6个月动工”的快节奏。此外,广州开发区还着力打造不收费、无费区,停征免征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推行企业全生命周期免费服务。

作为全国唯一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区,广州开发区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能办大事”能力。新时代为中国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大舞台,也赋予了广州开发区中小企业前所未有的使命担当。牢记习总书记“中小企业能办大事”的嘱托,广州开发区正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郭佳钦]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