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环保手段倒逼城市转型升级

2019-10-24 13:21:26 来源:本网专稿 

2018年,浙江省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平均得分达82.85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中国改革报记者 雷茂盛

江南水乡浙江,省域内河流众多、水系发达,有钱塘江、甬江、瓯江等八大水系,8万多条河流共计长达14万公里,治水任务相当艰巨而繁重。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成员,浙江提出把修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立足长三角,面向全流域,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

同时,浙江又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萌发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起源地和率先实践地。为此,浙江近年来更是拉高标杆,高质量建设美丽浙江,启动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计划,运用环保的标准和手段倒逼城市转型升级,从而保持了生态环境质量高位提升,也使公众对全省各市生态环境满意度7年持续提升。2018年,浙江省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平均得分达82.85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持续走在全国前列,“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并在全国16个生态省份试点中首个通过生态环境部验收。

日前,记者随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团赴浙江省湖州、嘉兴两市,聚焦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美丽浙江建设等主题进行采访。

美丽浙江:治污与转型互动

日前,在杭州召开的中华环保世纪行2019年宣传活动浙江站情况介绍会上,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方敏就治水治污、长江保护修复等环保热点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浙江省牢固树立治污必先治水的理念,全面涤清污泥浊水,打响了碧水保卫战。并坚持治污与转型互动,以治污促转型、以转型促治污,运用新发展理念从根子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努力开拓“两山”转化通道。在整治提升传统农业的同时,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全面实施纺织、服装、皮革、化工、化纤、造纸、塑料制品、非金属制品、有色金属加工、农副食品加工等10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全面完成电镀、造纸、印染、制草、化工、铅蓄电池等6大重污染高耗能产业整治。近5年,共整治脏乱差、低小散企业10余万家,淘汰落后产能企业1.3万家。

“通过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浙江省不断做强数字、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文化等八大万亿元产业。”方敏透露,目前,全省高耗能主业增加值比重逐年下降,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三新经济”约占全省GDP的1/4,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全省GDP的9.9%,旅游产业占全省GDP的7.8%。

方敏介绍说,浙江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出台《浙江省参与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行动计划》,为浙江省主动对接、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作出了具体规划。到2020年,浙江省新增污染源将得到严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削减,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制定《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浙江省实施方案》,全面推进"三磷"专项排查整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整治、南太湖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坚决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统筹落实长江保护修复攻坚8个专项行动,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部门联动共抓重点领域污染防治,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协同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