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共建”新模式 助力乡村振兴

2019-10-23 15:45:59 来源:本网专稿 

——广西田东县乡镇政府与龙头企业合作共赢调研

□刘烨

在城乡二元结构下,我国乡村地区发展面临多重困境。具体表现在:产业结构落后,特别是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水平长期滞后;环境问题突出,特别是生活生产设施水平和人居环境长期得不到根本改善;公共服务滞后,教育、医疗、养老等软硬件配套水平较低。未来,要克服上述困难,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当务之急是改善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大规模引入资本、人才、技术、信息等关键要素,提升农村地区造血能力。

从广西田东县等各地的案例来看,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的作用,大力推进龙头企业和小乡镇合作的“政企共建”模式,对快速全面提升乡村发展和治理水平很有帮助。

从小乡镇起步实践探索

广西田东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江城镇位于田东县最南端,距离县城40公里,共有8个行政村80个自然屯,人口2.4万人,耕地1.4万亩。2016年,江城镇引进天成集团建设有机农业综合体项目,规划总面积达到2.8万亩,总投资达到10亿元。项目内容包括有机果蔬量化设施生产基地、高智能自动化育苗中心等,建设周期为2017年~2022年,共分三期。其中,果蔬基地为一期投入,生产当年实现利润1950万元;育苗中心利润达3000万元。

相对于田东县其他乡镇来说,江城镇复杂性和规模性都较低,对于此类乡镇,党委政府便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可在较短时间内最大程度上完成全域范围内的组织动员,具有天然的组织便利。对于田东县其他乡镇,如林逢镇、祥周镇,人口都在5万人以上,行政村在20个以上,长期积累下来的村屯间矛盾、土地产权纠纷等问题较多,基本不具备吸引单一龙头企业入驻且面向全镇进行投资的条件。

实践证明,规模较小的乡镇,能够更加集中有限的资源用于提供龙头企业入驻所需的基础设施和其他配套服务,并大大降低企业在投资、扶贫带动、土地流转和乡村治理方面的沟通成本。对于企业来说,选择规模较小的乡镇进行投资,也更便于和政府深化合作,最大程度上获得政府资源的扶持,显著降低管理运营风险。

由“引凤”向“筑巢”转变

在广西多地调研发现,一些地方高喊招商引资口号,但实际并未创造有利于企业投入的良好影响环境,其突出表现为政策预期不稳定、基层组织水平低下、基础设施配套薄弱等,引商思维仍然是被动的、短视的。企业是市场主体,本质上是“趋利避害”的,在缺乏足够的盈利预期的情况下,企业主观上很难产生长期稳定投资的意愿。

从江城镇的案例来看,政府为吸引天成集团投资,集中了各类资金1900多万元先期进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业道路、污水处理设施等。目前,江城镇已是全县唯一实现了全屯铺水泥路的乡镇,65%自然屯还实现了屯内硬化,89%屯实现路灯安装和农村生活垃圾“屯收村管镇运”。同时,江城镇大力推进基层建设,形成了“党组织+新型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能人)+农户”的经营模式,从组织上提升了基层经济组织的活力,为龙头企业入驻创造了良好条件。

“各行其是”导致目标偏差

在我国广西和贵州等地,一般乡镇都采取“点对面招商”模式,即乡镇面向整个市场招商,有企业表现出投资意愿,就与政府和农户进行谈判,最终往往是多家企业进驻,合作方式多种多样。对于规模较大、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乡镇来说,这种招商模式有利于吸引更多元的资本、技术,但同时也提高了沟通成本。由于不同企业诉求不同,也可能导致入驻企业“各行其是”,产业发展与乡镇治理长期目标之间出现偏差,在建立政府、企业、村屯、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过程中出现相互攀比、互相制约的情况。

在江城镇,由于全镇招商引资集中在天成集团一家企业,有利于统一规划、统一推进,政府资源能够更加集中在服务企业需要和保障农户利益两个关键点上。因此,在推进土地流转和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进展更加迅速。

天成有机农业综合体项目覆盖全镇7个行政村近3万亩土地面积,江城镇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5个村、33个屯,约1600户农户的土地流转签约工作,流转出项目核心区土地3000多亩,征地100多亩,形成三大连片地区,落地了三个子项目,其中部分已经投产。通过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土地流转和农业生产,江城镇传统意义上的小农经营模式有望得到彻底改变,水稻、玉米、豆类、甘蔗等收益较低的主要传承农业种植作物将逐步替换为收益更高的秋冬菜、水果等。在大力引入以色列等先进喷滴灌和水肥一体化设施的基础上,品质和产量也将显著提升。与此同时,政府与企业达成“联村帮扶”等协议,天成集团每年为田东县10个贫困村提供5万元保底分红,为200户贫困户发放土地租金,带动江城镇唯一的贫困村——架龙村的17个养殖示范点建设,已经为40户贫困户提供了1000多人次的就业机会,相关项目全部投产后将可为200名贫困户提供稳定就业。

深度融合全方位发展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政企共建”决不能局限在产业领域,而是要着力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全局。其中,产业兴旺是政企共建的“牛鼻子”,但在“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方面也要发挥关键的带动作用,这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难点,也是小乡镇“政企共建”的一个突出优势。

在单一龙头企业参与的情况下,企业经营与乡镇发展深度融合。对企业来说,在投入生产的同时,分配部分资源支持乡镇其他领域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地方长期的生产经营环境,间接提升企业长期效益。在单一企业与乡镇合作的情况下,企业进行这种投入的意愿更强。因此,天成集团在江城镇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建设产学研战略合作和研发平台基地,通过项目实施连接国内外科研单位,吸引优质人才在田东进行农业研发,同时结合“联村帮扶”机制,延伸人才培养链条,和政府合作分类分批对地方农村党员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技术骨干、返乡创业群体和村级党组织人才进行培训;通过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提高村“两委”的组织动员凝聚力和影响力;依托乡村文化资源打造“牛魂节”等民间节庆活动,依托文化遗产“八仙山”打造旅游景区等。尽管目前来看,这些“间接投入”的效益还未充分显现,但从长期来看,小乡镇“政企共建”方式,具有重塑乡镇治理模式、提升治理水平、推动全面振兴的巨大潜力,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推广。

(作者系国家发改委社会司挂职干部)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