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国“医养结合”新范本

2019-10-23 15:28:06 来源:本网专稿 

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主要以失能和半失能老人为服务对象,探索将护工纳入正规化管理,并逐步走向集“健康管理、医疗、康复、照护、疗养、临终关怀”于一体的发展模式

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大门

□中国改革报记者 李凌晨

□邓晓洪

四川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成都市八医院”)又叫成都市慢性病医院、“成都市老年服务示训中心”,在所有的成都市级公立医院中,它是最特别的一家——它的服务对象是老人,且主要以失能和半失能老人为主。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该院有一个让人感动的服务理念:帮天下儿女尽孝,替世上老人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通过梳理成都市八医院的历史与发展,可以清晰地发现,该院在“医养结合”模式上取得的巨大成功,其实是建立在政府对民生的关注上,也正是因为如此,该院才走上了让患者满意、受到社会好评、得到政府肯定的医院良性发展之路。

率先探索“医养结合”模式

在成都市级公立医院中,成都市八医院是历史最短、最特别的一家。该院于1979年成立的时候并不是医院,而是干部疗养院。直到2002年,该院被当时的成都市卫生局改为成都市慢性病医院,除了为离休干部服务外,也为社会老年患者提供服务。

慢性病的主要患病群体是老年人,在更名为“慢性病医院”时,我国已经开始出现人口老龄化的苗头。老人这个特殊群体需要得到特殊的关照,如何办好这样一个医院?全国都没有经验。为此,该院开始一步一步探索。

转折发生在2005年。当年,经过对城市家庭的调研,该院在国内率先推出针对老年人、慢性病失能或半失能患者的“医养结合”模式。这一模式最大的亮点,就是将护工纳入正规化管理,这就意味着为老人提供服务的不仅仅是医生、护士,还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护工,他们懂得如何照顾老人不得褥疮、如何喂饭不呛噎、如何陪伴老人不孤独等。

“医养结合”模式一经建立,医院的床位立即供不应求。通过病人及病人家庭的描述该院才发现,原来有如此多家庭为照顾失能或半失能老人而痛苦。因此,该院开始不断优化院内管理、提升办院质量。

该院的创新不断受到家属好评和社会关注,新闻媒体纷至沓来,深入采访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人问题的解决之道。2011年,该院获得卫生部“公立医院改革创新奖”。

拓展“六位一体”服务模式

在2005年到2012年这一阶段,成都市慢性病医院探索、创立并推动了“医养结合”这一模式。但随着医院发展,他们发现,老人的家庭有更多更深入的需求亟待去满足,比如,中风老人,家人除了希望他们得到好的照顾,更希望能够在医院得到康复;再如老年痴呆病人,家人希望在医生的帮助下延缓疾病进程;又如,癌症晚期老人,家人希望他们少痛苦、有尊严地走完一生……

因此,从2012年开始,该院大力开展学科建设,并将神经内科、老年康复医学科和宁养中心这3个科室纳入重点专科建设。仅用了3年时间,这3个重点专科便建设完成,并颇具社会知名度。前不久,一名前来学习取经的外地同行在参观完神经内科后被深深感动:“没想到这些老人在这里会得到这么好的治疗和照顾!”

该院的社会需求,可以从床位的变化情况得到反映:2005年,该院有300张床位;2011年,床位增加至500张,此后仍在持续增长。2014年,该院启动新大楼项目建设,以满足老年患者的住院需求。新大楼项目于2017年投入使用,床位升至1200张。而在这个过程中,该院的发展也再次升级,逐步走向集“健康管理、医疗、康复、照护、疗养、临终关怀”于一体的“六位一体”发展模式。

随着“六位一体”模式的发展,该院的床位再次不够用了。作为一家以公益性为要务的公立医院,他们开始“走出去”。今年,该院着手建设西部“老年医养健康远程信息网络中心”,拟用信息系统连接社区、养老机构、护理院、日照中心等,采取松散型、普通型、紧密型的合作模式,通过平台相互交流、共享信息,使“医养结合”工作更加高效。今年5月,该院建成3个社区医护康养工作站,将医院“六位一体”服务模式拓展到基层,以便让更多老人在就近的机构甚至在家庭就能得到较好的照护。

2016年,成都市八医院成为医院的第一名称,第二名称为成都市慢性病医院,同时,该院又有了第三名称——“成都市老年服务示训中心”。这个中心,赋予了该院更大的社会责任: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为社会培训更多为老人服务的优秀护工,且让他们在生活照料、护理技能以及职业道德上做到“三合格”。

成都市八医院被赋予的社会责任不断加大。2017年7月,成都市启动针对老人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试点,失能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者经过第三方专业机构的评审、专业审核和公示等环节后,符合条件的可享受长照险待遇。在长照险的出台和实施过程中,成都市八医院全程参与了政策调研、标准制定及推广,并成为成都市唯一的长照险护理员示训基地和评估员示训基地。

这些社会责任,实则是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老年事业的一个投射。2018年,在成都市卫健委牵头下,成都市八医院与成都医学院、成都市卫生人才交流中心共同合作,制作并推广了老年照护的培训教材和视频。这一简单易行的教材一经出台,就被初步确定为四川省老年照护培训标准,还引起了国家卫健委的关注。

创新组建“志愿者联盟”

今年9月26日,成都市八医院举办了一次主题为“关爱老人·情暖夕阳”的重阳节志愿者服务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又有10多家单位成为该院的志愿者联盟单位,为老人服务的志愿者也超过万人。

组建“志愿者联盟”,是成都市八医院的一次创举。这一行动起始于2014年,当时医院的构想是:每个人都会老去,每个老去的人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帮助,只有去帮助那些急需帮助的老人,自己将来才能得到社会的帮助。这一构想传播开后,立即得到广泛响应,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企业、学校等纷纷报名参与。

2014年起,该院每年在重阳节前举办一次活动并招募志愿者联盟单位。此举让该院常年活跃着充满爱心的志愿者,他们走进医院,陪伴老人,和他们聊天、为他们唱歌并向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成都市八医院成为志愿者活跃度最高的地方之一。

2018年10月,该院“关爱老人·情暖夕阳”志愿服务联盟项目作为四川省卫生计生系统唯一代表参加首届卫生健康行业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总决赛,获得银奖。同年,该院参加“共青团中央第四届全国志愿服务项目全国总决赛”,获得银奖。

今年,该院获“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9年全国医院擂台赛西南赛区决赛‘最具价值案例奖’”和“2019年四川品质养老服务榜样企业奖”。

从2016年到2018年,该院连续3年被国家卫计委(现国家卫健委)评为“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

为进一步激发志愿者服务热情,成都市八医院在2014年制定志愿者联盟服务活动长效机制的基础上,今年推出《志愿者积分管理制度》,明确“积分越多的志愿者,将来得到的帮助也会越多”。

成都市八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陈芍说,“帮天下儿女尽孝,替世上老人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的办院理念,加上迅速传播的志愿者文化,让成都市八医院远近闻名。近10年来,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参观学习的政府机构、医疗机构以及养老机构等络绎不绝。

据成都市八医院副院长曾雪峰介绍,2018年以前,全国各地每个月前来参观的频率为3.3次;从2018年到今年,每月的参观学习量达6.7次。“前来参观学习者已覆盖了大半个中国。他们从这个点上,看到的不仅是医院的做法,更多反映的是成都市老年健康事业的发展,传播的是健康成都理念以及城市的爱心和温暖。”曾雪峰说。

(本文配图由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提供)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