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四川-中国改革报看四川,四川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助力川茶产业发展—第五届四川参事研讨会在宜宾召开

2019-10-18 15:41:45 来源:本网专稿 编辑:李艳婷 

本网讯(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李凌晨 王泽勇报道)为深入研究和挖掘茶健康文化,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川茶品牌,促进川茶产业发展,10月17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宜宾市人民政府主办,高县人民政府、宜宾市农业农村局、川茶品牌促进会、四川国智决策咨询中心共同承办的“精制川茶产业发展﹒茶与健康”第五届四川参事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宜宾市高县召开。

四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宁,四川省委常委、省直机关工委书记曲木史哈会前专题听取研讨会筹备工作情况汇报,并对开好本届参事研讨会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意见。四川省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祝春秀莅临研讨会并讲话。国务院参事室办公室副主任唐华东,四川省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党组书记、参事室主任蔡竞,宜宾市副市长张平,高县县委书记李康分别致辞。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波主持研讨会。中国工程院院士、食品安全和茶叶植保专家陈宗懋,国务院参事、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杜鹰,国家发展改革委赵崇生处长、国务院参事室葛宗新处长,宜宾市政协主席吕晓莉,四川、湖南、贵州、成都等省(市)政府参事室领导、部分政府参事,四川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部分馆员、特约馆员及四川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代表,全省茶主产区市州县分管领导、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同志,精制川茶联系机制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和省级有关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全省十大茶叶企业代表等出席会议。

祝春秀副主席在讲话中指出,四川是茶的故乡和茶文化发祥地,享有“蜀土茶称圣”的美誉,是全国茶产业发展核心区。四川茶产业体量大,综合实力评估全国第二。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将其列入16个支柱产业重点培育,农业农村厅、经信厅等省级部门加大支持力度,今年整合投入川茶产业达到2.8亿元。今年,全省茶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截至9月底,全省茶园面积563万亩,产量31.3万吨,毛茶产值2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6.32%和18.7%。茶叶是二十一世纪健康饮品,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六大绿色食品,把绿茶排在第一位。茶叶含有45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能防病治病。人们渴望健康,渴望喝到放心好茶,希望中国茶人为“健康中国行动”作出应有的贡献。

国务院参事室办公室副主任唐华东指出,四川以精制川茶为重要抓手,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完全符合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国理政必须善于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最广泛力量。本届四川参事研讨会不失为一次有益的尝试。政府参事阅历丰富、学识渊博、地位超脱,围绕中心、大局建言献策和参与民主监督是参事们的重要职责,也是发挥参事作用的重要方式。研讨会这种跨学科、跨行业的交叉研讨氛围,可以给大家多些思想碰撞、头脑风暴,能够带来更多创新元素。

蔡竞主任在致辞中说,四川是茶树种植、茶叶生产的起源地,底蕴丰富的茶文化一脉相承,源远流长。早在商周时期,四川就发现并掌握了茶的药用、食用、饮用功能和方法。汉代以来,四川便是茶叶生产和消费的重要集散中心,由此出发的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影响深远。作为“精制川茶产业培育联系机制”成员单位,举办本届研讨会,旨在构建各地各界推动茶业持续健康发展经验与做法的交流平台,聆听各方面对茶与健康文化、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深入研究探索推动川茶产业创新发展和川茶文化继承发展的路径、方法,积极发挥政府智库作用。他特别强调加快茶叶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加快茶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和功能产品开发,合力推动精制川茶产业大发展,把川茶产业建设成为新时代四川现代农业的典范,振兴乡村的支柱产业、发展外向型农业、示范产业和脱贫攻坚的标杆产业,以及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兴产业。

据了解,此次研讨会为期1天,分为开幕式、主旨演讲、主题演讲、实地考察4个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食品安全和茶叶植保专家陈宗懋,国务院参事、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杜鹰,川大华西医院营养科主任胡雯作主旨演讲。四川省政府参事、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刘文英,湖南省政府参事、湖南省农科院二级研究员张孝岳,贵州省政府参事、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原副巡视员徐荣,成都市政府参事、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王建,四川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谭继和、谢元鲁分别作主题演讲。

研讨会上,各位参事、馆员、专家围绕茶与健康和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畅所欲言,会场气氛热烈,专家们的真知灼见不时赢得阵阵掌声。

食品安全和茶叶植保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陈宗懋院士指出,从公元前起,茶叶就被认为是一种可以保健和预防人体疾病的“药”。茶叶中含有茶多酚、蛋白质、氨基酸、咖啡碱、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提高人体免疫、降血压、降血糖、减肥、预防心血管疾病、防癌抗癌、防龋齿等多种功效。长期饮茶,可以预防和减轻多种疾病,如糖尿病、肥胖、“三高”。科学饮茶,应根据年龄、性别、体质、生活环境以及季节等而有所不同。燥热体质的人,宜喝凉性茶,虚寒体质者,宜喝温性茶。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乌龙茶)、冬饮红茶有一定道理。

国务院参事、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杜鹰就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制约因素、推进路径和实现川茶产业大发展等进行了精彩阐述。他指出,农业现代化应具备物质装备现代化、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完整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劳动生产率接近非农产业4个方面的特征。我国农业属典型的东亚小农类型、人多地少水更少。关于四川精制川茶产业发展,他建议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推进规模化经营,实行标准化生产,完善社会化服务,加强品牌化营销。

专家们认为,茶为国饮,饮茶已成为很多国人习惯,喝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普及,茶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茶亦食亦药。一生饮茶,防病抗病,健康长寿。放下,静下,适当讲究,享受饮茶全过程,求人、茶、自然合一,忘忧,可以养心。好友相聚,品茗论道,海阔天空,可以养性。健康饮茶学问多,绿茶、红茶、青茶、黑茶、黄茶、白茶六大基本茶类和花茶、药茶食性、寒凉不一,功能有所差异,同类茶因产地也有区别,应选择并合理配搭饮用。饮茶特别讲究用水,至少清洁,最好用泉水、纯净水。一般服药后24小时内不宜饮茶,睡觉前几小时不宜饮浓茶,空腹不宜喝茶,不喝隔夜茶。最好做到茶、水分离,不宜长时间浸泡茶叶。喝牛奶或其他奶类制品时不宜同时饮茶。醉酒后不喝茶。专家们呼吁茶业发展应特别注重茶本身品质安全,应加强从田间茶园到终端茶品的生产全过程监管,完善数据档案,做到茶源可溯;应推广绿色病虫防控手段,最大限度降低农药残留。建议提高茶叶行业标准,与国际质量标准接轨,以利于茶品打入国际市场。茶树、茶叶一身是宝,开发利用潜力很大,建议茶、医、药等各方面大力协作,加强茶叶深加工与终端产品开发利用,引领带动茶产业多方位发展,不断优化拓展产业链、价值链。

四川好山好水好茶多,是茶业大省,但还不是茶业强省,与先进比,品牌建设、市场认可度、产业集中度、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等方面尚有差距,应坚持不懈把产业联盟建设与川茶品牌促进结合起来,持续用力强化“天府龙芽”省域公共品牌和四川主产茶区“三山一早”地方区域品牌,以产业联盟促品牌统一、标识统一、标准统一,促质量提升、效益提升。

会议期间,与会嘉宾还将调研考察参观高县茶产业龙头企业——龙溪茶业、峰顶寺茶业,实地感受高县在精制川茶产业培育方面的具体做法和成果。


[责任编辑:]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