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正处于粮食安全形势历史最好时期

粮食产量高、库存充足,市场供应稳、粮食价格稳,保障能力强、调控能力强
2019-10-16 03:37:34 来源:本网专稿 

□ 中国改革报记者 李宏伟

10月14日,《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在京发布。《中国的粮食安全》是继1996年《中国的粮食问题》后,中国政府发布的第二部关于粮食安全问题的白皮书。今天,我国已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数据显示,粮食总产量2015年以来稳定在6.5亿吨以上,2018年全国共有标准粮食仓房仓容6.7亿吨。

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张务锋当日在国新办举行的相关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正处在历史上粮食安全形势最好的时期。这个“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粮食产量高、库存充足;市场供应稳、粮食价格稳;保障能力强、调控能力强。

粮食生产实现“十五连丰”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悠悠万事,吃饭为大,14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是天大的事情。”张务锋说,我国用占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近20%的人口,实现了从饥饿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巨变。

“可以说,中国正处在历史上粮食安全形势最好的时期。”张务锋表示。

具体而言,首先,粮食产量高、库存充足。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五连丰”,今年粮食产量有望继续第五年超过1.3万亿斤;口粮实现完全自给,谷物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其次,市场供应稳、粮食价格稳。多年来,我国粮食市场供应保持充裕,不脱销、不断档。既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消费需求,也有效保障了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军需民食。

“与近年来国际市场粮价几次‘过山车’式的大幅波动相比,我国粮价总体保持平稳,在合理区间内小幅波动,这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张务锋说。 

再次,保障能力强、调控能力强。在粮食产能稳步提升、粮食连获丰收的同时,粮食仓储物流体系、粮食市场体系、粮食储备体系和应急保供体系不断完善,特别是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建立健全,进一步压实了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形成了中央和地方共同负责、高效协同的良好局面。宏观调控手段更为灵活,政策工具箱更加丰富,推动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实施政府储备吞吐调节、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粮食宏观调控打出了一套精准高效的“组合拳”。

“这些都说明了我国当前的粮食安全形势是好的,中国的粮食是安全的,老百姓的饭碗是有保障的。”张务锋坦言,我国也有一些进口,主要是大豆,谷物的进口是为了调节品种余缺。中国是人口大国,从中长期来看粮食的供求还是紧平衡态势。他表示,我们将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推动从粮食生产大国向粮食产业强国迈进,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而且要更多地装“中国粮”。 

财政支农规模超万亿元 

“种粮多挣钱,这实际上对保障粮食供给、维护粮食安全也很重要,要保障粮食安全首先要保护好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要让农民种粮有收益。”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苏伟在发布会上表示,国家推进粮食收储制度改革是为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着力解决粮食品种结构矛盾问题,更加有效保护农民利益。同时,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主要是降成本、抓收购、增收益。 

在降成本方面,通过取消农业税,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负担,每年为农民减轻负担1300多亿元。财政支农总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到2018年达到1万亿元以上。通过实施高效节水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改善生产条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调整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促进适度规模经营,降低农民的种粮成本。 

为了抓好粮食收购,引导企业积极入市,防止出现“卖粮难”,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建立专业化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为种粮农民提供清理、干燥、储存、加工、销售等服务,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发了手机APP售粮软件,帮助农民实现网上售粮,满足了农村售粮的需要。

在增收益方面,主要途径是通过发展产业和优粮优价增加农民收益。尤其是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种粮农民共享加工转化增值收益。

苏伟举例说,黑龙江省2018年加工转化原粮723亿斤,实现销售收入1036亿元;湖南的南县发展“虾稻共生”模式,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河南省粮油加工企业建立优质原粮基地718万亩,惠及190万农户;贵州实施特种优势粮油订单种植工程,带动种粮农户创造收益93亿元,惠及115万农户。 

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 

粮食质量关系到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如何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黄炜在发布会上表示,“舌尖上的安全”是涉及多个主体、多个环节、多个领域的系统工程,关键是注重源头治理和后续的全程监管,真正做到从田间到餐桌全流程管好、管住,确保群众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放心。 

首先,控制源头。抓好生产端,减少化肥和农药用量,多用有机肥,加强农业的面源污染治理和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确保粮食能在良好的土壤和水源条件中生产出来,从源头上提供高质量、高品质的粮食。“经过努力,我们国家现在实现了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的负增长。” 

其次,管好存粮。种粮不容易,储粮也很难。我国是粮食仓储大国,很多粮食都处在储备的状态。粮食是能呼吸、会发热、有生命的有机体,如果保管不善,就会发生霉变、虫害,本身也会发生品质下降。

“为了保证质量安全,我们除了大力改善仓储设施条件,还推广应用智能通风、环流熏蒸、低温储存、氮气储粮等先进、绿色的技术和工艺来确保储存粮食品质良好。”黄炜说。 

在全程监管方面,除了要对生产和库存环节把好监测预警关,还要在流通环节把好粮食检验关。对于进出仓库、进出工厂等环节的每一批粮食、每一个粮食经营主体,严格执行粮食质量检验制度,严防质量不合格粮食流入口粮市场。 

黄炜表示,一旦发现质量不合格的粮食,国家有一整套专门规定进行处理,不能随意处置。“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发现有些单位和个人工作没有做好,我们坚决依规依法追究责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会上有记者问,这些年来许多老百姓不愿意存粮食了,一旦粮食市场有风吹草动,国家怎么保证粮食供应不出问题?

“保障粮食安全不仅要保在平时,更要保在急时。”黄炜回答说,经过多年努力,已经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可以用“四个有”来概括:一是手中有粮,二是变时有数,三是急时有序,四是肩上有责。

黄炜援引数据说,截至目前,全国粮食应急加工企业有5704家,每天加工能力138万吨;应急供应网点48,831家,日供应能力182万吨;应急配送中心3081个,配送中心本身具备的仓储能力有5387万吨;应急储运企业3492个,这些企业每天的运输能力能够达到113万吨。

“这组数据能够让大家更好理解什么叫真正的‘手中有粮’,而且在应急的时候确实能供得上去。”黄炜说,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信心做好粮食应急保障工作。

涌现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产业强、粮食安。随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消费者对粮油消费已经由“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 

张务锋表示,近年来,中国的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比较快,各地好的做法可以用“一二三四五”概括,即聚焦“一个目标”、服务“两大战略”、坚持“三链协同”、建设“四大载体”、实施“五优联动”。 

“各地创建了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粮食品牌,涌现出了大批骨干企业,成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张务锋举例说,全国纳入粮食产业统计的企业达到2.3万户,2018年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产值超千亿省份达到11个;其中,最多的是山东省,突破4000亿元,江苏、安徽、广东、湖北、河南这五个省都超过了2000亿元。

2017年,财政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联合在全国启动优质粮食工程,截至目前,中央财政投入资金2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450多亿元,用于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健全粮食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 

张务锋介绍说,在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建设、粮食产业强国的过程中,把“优”字贯穿到“产购储加销”五个环节,着力提高粮食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优粮优产、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优粮优销。坚持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促进种植结构优化、适度规模经营;做到好粮食卖出好价钱;推广绿色生态储粮技术,建好用好智能粮库;优化粮食加工产能结构和布局,鼓励支持粮食循环经济发展;强化产销合作,畅通好粮油到消费者的“最后一公里”。

“粮食产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基础性强、涉及面广。”张务锋表示,中国将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资源节约、绿色循环,问题导向、底线思维,加快推动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持续提高粮食产业综合素质、市场竞争力和社会效益,全面夯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产业基础。

[责任编辑:尹超]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