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铸就西部金融中心

2019-10-15 17:02:26 来源:本网专稿 

四川成都市目前拥有各类金融及服务机构2700余家,金融业增加值达到915.1亿元,占GDP比重为11.9%,金融综合竞争力稳居中西部城市首位

□中国改革报记者王进 何子蕊

如果说北宋年间世界上第一张纸币“交子”的诞生,是成都这座千年古城以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独特人文魅力,为世界金融史做出的卓越贡献,那么,今天成都在金融领域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则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作为“天府之国”的成都,不断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和创新精神,在西部独占鳌头的一个缩影。

成都金融业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号角声中快速成长。在成都诞生了新中国第一支股票“蜀都大厦”,诞生了全国第一个股票场外交易市场“红庙子市场”;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成都还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首次将西部金融中心纳入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定位,提出到2022年力争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西部金融中心。围绕这一战略,成都在深化区域金融合作、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和探索实践。

据悉,截至目前,成都共有各类金融及其中介服务机构2700余家,金融业增加值达到915.1亿元,占GDP比重为11.9%,金融综合竞争力稳居中西部城市首位;在今年9月发布的第26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成都金融科技指数排名全球第18位。

政策创新

金融中心核心功能显著增强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四川省委、省政府就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成都“区域金融中心”的定位,把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提到了战略高度。

记者注意到,虽然成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起步较早,但在前15年的时间里却发展较为缓慢。资料显示,2008年,成都金融业增加值仅为197.59亿元,在全市GDP中的占比仅为5.07%;2010年,全市共有省级金融机构134家。

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对于成都来说是个转折点。“中国新未来,世界看成都。”2013年6月6日,《财富》全球论坛首次在中国西部城市成都举办。成都在《财富》全球论坛期间共签约世界500强企业和知名跨国公司投资项目74个,总投资1120.15亿元。这一年,成都在金融综合竞争力排名中位居西部第一、全国第八,成为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最全、数量最多的城市。

2017年以来,成都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真正步入“快车道”。2017年4月,成都在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首次将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纳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功能定位,明确提出要“增强西部金融中心功能,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西部金融中心”;2018年2月,成都召开全市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大会,发布了西部金融中心建设首个纲领性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快建设国家西部金融中心的若干意见》;今年4月,成都再次出台并实施4个旨在加快西部金融中心的配套政策文件……一场声势浩大的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补短板、提质效的“攻坚战”由此展开。

据介绍,目前,成都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已初步实现从体量规模积累式向核心功能凸显式、从传统金融集聚式向新金融生态圈突破、从自身吸附式向服务对外开放辐射式、从金融风险碎片化被动防范向系统性主动防范等“四大转变”,“1+X”金融政策体系逐渐形成。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成都基地、中国首个诺贝尔金融科技实验室、西南财经大学金融科技国际联合实验室、九泰基金总部和深交所、上交所、新三板西部基地等一大批重磅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在蓉落地。成都“资本市场、财富管理、结算中心、创投融资、新型金融”等区域金融中心五大核心功能显著增强。

理念创新

科技型新金融生态圈加速形成

今年9月19日,由英国智库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共同编制的第26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在伦敦和深圳同时发布,全球104个金融中心城市进入榜单。成都作为迄今为止中国西部唯一上榜城市,排名全球第73位,较上期提升了14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首次将金融科技引入“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体系而精选出的20个金融科技全球“标杆城市”中,成都脱颖而出,排名全球第18位。而在2018年9月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发布的第10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中,全国36个金融中心城市上榜,成都排名全国第六、中西部第一。

成都为何能取得如此成绩?业界普遍认为,这与成都近年来提出的重塑城市经济地理战略、建设金融产业功能区、以产业生态圈理念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等新发展理念有关。

成都提出以“交子”精神创新建设西部金融机构中心、西部金融市场中心、西部金融科技中心,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其中,作为西部金融科技中心主要功能支撑的“交子金融科技中心”,是全国最大的金融科技孵化器,重点集聚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企业;多层级资本市场则重点推广“交子之星”经济证券化倍增行动计划。

在金融产业功能区建设上,成都明确提出围绕上述“三中心一市场”实行差异化发展,重点建设发展文化金融的“成都中心金融商务功能区”,发展总部机构和新金融的“成都金融总部商务区”,发展大健康金融的“华西坝大健康(金融)产业功能区”,发展金融安全服务的“成都中央时尚活力区”,和发展跨境供应链金融的“成都国际铁路港服务业功能区”。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通过近3年持之以恒的创新推动,目前,成都以科技金融、消费金融、农村金融、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文化金融为突破的新金融产业生态圈正加速形成。其中,由金融科创园、交子金融科技中心、金融麦田三大载体组成的全国首个金融科技众创空间“交子金融梦工场”,运营面积近10万平方米,已聚集了161家金融科技企业和4000多名金融科技人才,孵化培育了数联铭品、维信金科、迅鳐科技、数融科技、慧择科技、新希望金融科技、连银科技等一大批行业领军企业。

截至今年6月末,成都境内外上市公司已达103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79家,稳居中西部第一;全市共有11家地方要素市场,新三板挂牌企业212家,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1933家。今年上半年,成都本外币存款余额3.96万亿元,贷款余额3.5万亿元、同比增长11.8%;保费收入605.8亿元,同比增长15.45%;证券交易额4.74万亿元,同比增长24.21%。成都金融营商环境排名跃居全国第五,农村金融排名位居全国第一。

服务创新

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向纵深推进

如果一家正处在快速发展期的科技公司,急需贷款却又没有足够的抵押物怎么办?莫急,在成都,有多个投融资平台和多种金融产品可以破解资金难题。这不,成都一医疗科技公司就仅凭其设备的专利证书一次性获得了1000万元信用贷款,还先后6次申请获得了共计2500万元的“科创贷”,为公司快速扩大生产规模、在新三板上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果一家没有设备专利又没有抵押物的企业,急需资金支持又咋办呢?放心,只要是政府认定的科技型企业,在成都都可以为你搞定。2017年,中科大旗在急需获得资金支持的紧要关头,就通过成都“盈创动力”给予了500万元政策性“成长贷”支持,并通过创投基金给予了1500万元股权投资,还带动其他机构投资6000万元,帮助其2017年实现利润总额1286万元;2018年,公司再获“盈创动力”1000万元“成长贷”和“壮大贷”支持,当年销售收入突破1亿元。

……

新时代背景下,像成都这种辐射和服务于整个西部的金融中心,一项重要功能就是要有强大的金融服务区域发展和实体经济的能力。对此,近年来,成都充分发挥自身创新能力和“放管服”改革经验优势,在服务实体经济和区域协调发展上进行了大胆尝试,创建了多种服务平台和载体,效果良好。

为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成都精准发力,创新构建起以“科创通”“盈创动力”“农贷通”“天府融通”“创富天府”和“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地方金融监管平台”等为主要内容的“5+2”中小微企业全生命周期投融资服务平台,并以此为牵引,通过服务创新,建立起中小微企业融资长效机制,持续为实体经济注入“源头活水”。

其中,“科创通”平台通过政府资金引导金融机构联合建立规模达53亿元的科技企业债权融资风险资金池,目前已累计为2277家科技企业发放信用贷款49.61亿元。

“盈创动力”平台主要提供以“成长贷”“壮大贷”“新创贷”“期权贷”“园保贷”“股改贷”等政策性信贷产品为核心的债权融资服务,已累计为7500余家企业提供债权融资超507亿元,为32,000余家企业提供投融资增值服务,助推了80余家企业上市。

“农贷通”平台探索“政府+市场”方式,创新建立村级金融综合服务站,已入驻金融机构277家,累计放款约93.2亿元。

“天府融通”实施“万家千亿”诚信小微企业融资培育工程,已累计服务中小微企业30,000余家,贷款余额达572.43亿元。

“创富天府”则重点拓展管家式专业基金服务,大力推动各种产融对接合作。

成都“5+2”平台的创建,真正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路”,实现了从“企业上门找银行”到“银行上门谈融资”的转变。同时,也为成都以金融创新服务四川“一干多支”、做强“主干”,服务、辐射西部周边提供了强力支撑。目前,成都“5+2”平台已在四川全省推广,“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模式”还入选国务院13项支持改革创新经验获全国推广。

“5+2”平台,只是成都近年来金融服务能级跃迁的一个缩影。成都这座创新之城,正以新时代的勃发英姿,在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大道上,阔步前进。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