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内蒙古-中国改革报看内蒙古,内蒙古改革发展新闻
即时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内蒙古自治区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

2019-10-12 11:56:05 来源:改革网  张丽

“放管服”改革是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的重大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10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会议召开。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经过几年努力,内蒙古“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全区市场主体从改革前的平均每天新登记注册732户发展到现在每天的1030户,增长40.71%;每千人企业数量从56户发展到目前的80.96户,增长44.57%。特别是民营企业等各类非公有制市场主体呈现快速发展势头,目前已超199.83万户,占全区市场主体总数的97.41%以上。

会上,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杨利民从四个坚持以及下一步重点工作做了介绍。

坚持高位推进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杨利民指出,“放管服”改革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自治区政府把理顺关系、健全机制、完善制度作为改革的先手棋,该整合的整合,该理顺的理顺,确保改革的顺畅、高效、有力。突出抓工作体系、突出抓正常支撑、突出抓跟踪问效。仅今年自治区各部门就先后制定出台《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施办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等80多项政策措施和配套文件,为改革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

坚持目标导向审批服务不断改进

杨利民说道,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地区竞争力,在产业配套、物流聚集、人才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等各个方面综合施策。打破“隐形门”,解决市场主体“进不来”问题。在简化审批、规范标准、优化流程等方面齐发力、做实功,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认真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同时,着力破解“准入不准营”难题,对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开展“证照分离”改革。打破“旋转门”,解决审批流程“时间长”问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通过实行联合审图、联合验收、告知承诺等新模式,并将气、暖报装等公共设施接入服务纳入项目本体工程一并办理,工程建设项目总审批时间由151个工作日压缩至120个工作日。打破“任意门”,解决行政权力“随意化”问题。推动行政许可标准化,对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区)三级行政权力事项进行重新确认,调整公布自治区本级权责清单,编制盟市、旗县级通用权责清单,制定出台基础清单编制地方标准,实现了行政权力“三级五同”进一步消除了审批服务中的模糊条款、兜底条款,大幅压减自由裁量权。

  坚持问题导向监管实效不断强化

杨利民说道,从优化顶层设计入手,全面提升事中事后监管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从监管职责、惩戒问责、措施保障等方面逐项细化举措,切实解决“重审批、轻监管”、事中事后监管机制不落地、监管刚性约束不强等问题,有效维护市场公平与秩序。

强化随机监管,确保监管方式公正。把推广随机抽查作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一项重大任务来抓,着力构建部门监管、企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新型市场监管体。加快推进“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构建了全区统一的“双随机、一公开”综合监管平台,建立了部门内部和部门间违法违规行为线索移转机制,实现抽查检查结果部门间互认。深化信用监管,推动监管对象自律。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自治区社会信用信息平台与自治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政府采购系统等实现全面对接,归集企业信用信息117.43万条,将5.68万条严重失信“黑名单”信息推送到各联合惩戒实施部门,在“信用内蒙古”网站专门设置了“联合奖惩”板块,对失信被执行人和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的相关信息进行公示。优化综合监管,实现监管主体协同。加快推进跨部门、跨行业综合执法,在城市管理、食品药品、工商质监、公共卫生等10个领域持续开展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工作,试点地区执法机构大幅精简,由1997支减少为830支,精简比例达到58.4%。基层执法力量明显增强,盟市、旗县(市、区)两级70%左右的执法力量下沉至苏木乡镇,实现执法队伍全覆盖,有效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问题。

坚持需求导向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把“互联网+政务服务”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关键环节,以企业和群众是否赢得更多“获得感”为目标,创新政府服务,着力搭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政务服务模式,使公共服务更加精准化、人性化、智能化。

线上,着力搭建“一网通办”总门户,从“分散入口”向“统一平台”转变。以企业、群众办事线上“一次登录、全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为目标,持续开展业务流程再造,大力推广综合窗口等便企便民服务新模式,自治区政务服务局采取集中办公等方式,加快推进自治区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自治区本级33个部门的845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网上可办率由今年年初的32%提高到目前的88%;自治区本级13个部门的22个政务服务业务系统完成统一身份认证对接,实现单点登录、多点互认。自治区政务服务门户网站改版运行,政务服务APP“蒙速办”已接入社保、医保查询等38项应用服务,有效提升了政务服务普惠化、智慧化、便捷化水平。

线下,着力构建“一窗通办”总平台,从“找部门”向“找政府”转变。自9月中旬开始,自治区本级30个厅局陆续入驻自治区政务服务大厅,实行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办理。盟市、旗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工作模式,基本实现“一窗通办”,并将服务链条延伸到苏木、嘎查,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全区已经有18个地区推出网页版、微信版、自助终端版等不动产登记网上申请平台,实现了网上申请、预约、微信预约、查询办理进度、登记信息等多项“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服务。

杨利民在下一步重点工作中表示,“放管服”改革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越到后面越是难啃得硬骨头,需要更大的勇气和魄力。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放”出更大活力。继续大幅压减自治区本级行政权力,做到能减尽减。加大自治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平台应用工作力度,继续开展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年底前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至100个工作日以内。深入推行不动产登记、交易、缴税改革,进一步压缩不动产登记时间。

持续提升监管效能,“管”出良好秩序。推进跨部门联合监管和“互联网+监管”,推动监管信息“一网通享”。完善信用监管制度,加快推进涉企信息归集共享,完善“红黑名单”制度,推行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全面提升服务水平,“服”出更多便利。加快推进全区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年内本级网上可办率达到90%,盟市、旗县级网上可办率达到70%。推行移动端政务服务应用,拓展政务服务APP“蒙速办”功能。加快实现“一站式”服务,积极推行综合服务区域“一窗受理”。探索告知承诺、容缺受理、代办帮办,提高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化水平。加快推进“就近可办”“异地能办”“同城通办”,完善四级便民服务体系,实现更多民生事项基层可办。

杨利民指出,“放管服”改革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我们将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一件事接着一件事抓,一年接着一年干,坚决除烦苛之弊、施公平之策、开便利之门,坚定不移将改革进行到底,让企业和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责任编辑:于保明]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