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江西-中国改革报看江西,江西改革发展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壮丽七十年 建设美丽莲乡幸福广昌

2019-10-02 09:54:08 来源:本网专稿 

——访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发改委主任黄韬

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发改委主任黄韬(右)接受中国改革报记者专访

□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 记者 李兴文

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是江西省第二大河流抚河的发源地,境内的抚河源头保护区总面积达1075.5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是赣东南坚固的绿色生态屏障。2016年,广昌成功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并被列为全省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保护好广昌的绿水青山既是县委县政府的重大政治责任,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与此同时,广昌县又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比较落后,脱贫攻坚任务异常艰巨。

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昌县委、县政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的发展思路,采取生态+扶贫模式,围绕建档立卡贫困户增产增收这个目标,认真做好生态就业扶贫、生态保护补偿扶贫、林业产业扶贫“三篇文章”,促进建档立卡贫困户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等“三大收入”大幅提升,实现了贫困户精准脱贫,在生态保护和精准脱贫中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子。

日前,记者就江西抚州市广昌县生态扶贫取得的经验做法和改革成果,面对面采访了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发改委主任黄韬。

记者:广昌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莲乡·幸福广昌”的过程中取得了哪些优秀经验做法和改革成果?

黄韬:广昌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的发展思路,认真当好抚河源头的“守护人”,出重拳治理农村污水垃圾,切实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绘就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莲乡·幸福广昌”新画卷。

实现农村污水集中处理全域覆盖。广昌作为抚河的源头,水源质量直接关系到4500万赣鄱人民的饮水安全,为呵护好一江碧水,广昌县根据抚河源头的自身环境特点,通过开展实地调研、专家论证、技术比选,创新采用具有占地面积少、一次性投资较小、机电设备少、维护简便、系统出水水质好等特点的“高负荷地下渗滤复合技术”作为污水处理方案,并在全省率先采用PPP模式,启动实施了广昌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项目,项目总投资2亿元,计划在全县11个乡(镇)集镇及常住人口300人以上的行政村、组,建设124个污水处理站,日处理生活污水达9336吨。整个项目完工后将彻底的还老百姓一个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丽景象。

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全域覆盖。为打造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广昌县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处理)、县处理”的要求,全面推进城乡环卫设施一体化建设,2017年投资1.6亿元启动广昌县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建设工程。2018年,为进一步提高保洁服务质量,广昌县又积极探索市场运维模式,开展生活垃圾第三方治理,通过公开招标方式与社会资本合作,实现了农村垃圾“日产日清”,并顺利通过了国家第三方验收。

实现城乡管理执法全域覆盖。广昌县作为全市推进城乡管理综合执法改革的试点县之一,在改革试点中大胆探索,将城市管理工作力量和机构重点向乡村延伸,实现城乡管理执法全覆盖。一是全面配齐城乡执法机构和力量,极大充实全县城乡管理行政执法执法力量。二是整合执法职权,在机构改革中理顺整合执法力量,将建设、房管、环保、水利(水保)、市场监管、民政等部门关于城乡管理的执法职权统一授权给新成立的城市管理局,对出现的各类违法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教育一起,起到很好的遏制和震慑作用。

实现生态保护修复全域覆盖。一是率先实施“林长制”,广昌县在“山长制”的基础上,率先成立了由县委书记担任县“总林长”,县长担任“副总林长”,各乡(镇、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本辖区内“林长”、“副林长”,村委会书记担任“村级林长”的“林长制”,对全县所有山场进行了责任划分,实现森林资源保护全覆盖、无死角。二是全面实行“驻厂员”制度,切实加强对木材加工企业的有效监管,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三是健全护林组织体系,各行政村根据实行情况聘请1-2名封山育林护林协管员,实行定山场、定职责、定报酬、定奖惩,形成了县、乡、村、组四级护林网络,既助力了脱贫攻坚,又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记者:广昌县在生态保护和精准脱贫中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子,请问广昌县是如何积极打造精准脱贫示范工程,采取了哪些举措?

黄韬: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昌县采取生态+扶贫模式,围绕建档立卡贫困户增产增收这个目标,认真做好生态就业扶贫、生态保护补偿扶贫、林业产业扶贫“三篇文章”,促进建档立卡贫困户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等“三大收入”大幅提升,实现了贫困户精准脱贫。主要采取了以下举措:

首先,做好生态就业扶贫文章,努力提高贫困户工资性收入。为解决贫困户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难问题,广昌县针对贫困户致贫原因,结合正在开展的封山育林工程,在全县范围内率先开发出封山育林护林业员、生态护林员等一系列生态保护公益性岗位,进一步拓宽了贫困户的就业渠道,提高了他们的工资性收入,实现了贫困户“一人护林,全家脱贫”的良好效益。其次,做好生态保护补偿文章,努力提高贫困户转移性收入。一是加大人工造林补助、低质低效林改造补助、森林抚育补助、生态公益林补助等生态补偿力度,进一步提高贫困户转移性收入水平。二是完善退耕还林补助政策。最后,做好林业产业发展文章,努力提高贫困户生产经营性收入。为解决贫困户启动资金不足,抗风险能力差等先天不足,广昌县绘就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莲乡·幸福广昌”新画卷。以建设产业扶贫基地为突破口,采取“基地连散户、基地带贫困户”的方式,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让贫困户与合作社、公司建立稳定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既积极鼓励致富能手、种养大户创办基地、领办专业合作社,又引导贫困户以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务工投劳、租赁生产等方式参与其中,实现“抱团脱贫”,充分调动了广大贫困户参与油茶等林业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自生态+扶贫模式开展以来,广昌县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森林覆盖率比上年提高了2.6个百分点,贫困户减少了3235人,形成了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双赢,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双增的生动局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莲乡·幸福广昌”新画卷跃然纸上。

[责任编辑:李黄安]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