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内蒙古-中国改革报看内蒙古,内蒙古改革发展新闻
即时新闻:
中国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70年砥砺奋进谱新篇 70载魅力青城展新颜

——呼和浩特市70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2019-09-27 11:02:50 来源:改革网 


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翻开了呼和浩特历史发展的新篇章。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呼和浩特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砥砺前行,奋发图强,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辉煌成就,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市委、市政府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以改革开放集聚发展动力,以苦干实干谋求富民之道,对标对表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力实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迎来了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70年来,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伴随着伟大祖国西部开放的号角,呼和浩特实现了改革开放时期的快速发展,新世纪以来的跨越式发展,全市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949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仅为0.4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73元。1978年-199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6%,2000-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6%。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903.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是建国时的1045倍。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之后,呼和浩特经济增速曾连续7年位居27个省会城市之首,年均增长达24.3%。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了,老百姓的钱袋子也鼓起来了,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6565元、17190元。

经过全市各族人民七十年的艰苦努力,呼和浩特已建设成为“中国乳都”,并荣膺“全球经济增长20强城市”、“中国经济实力百强城市”。目前,全市已形成门类比较齐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经济体系。现如今,满怀踏上新时代新征程再出发的坚定信念,呼和浩特正按照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新时代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全力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以结构调整为重点 经济发展迈向新台阶

解放之初,呼和浩特还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工业化基础十分薄弱、服务业一片空白的北方边陲小镇,1949年呼和浩特工业产值仅为55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1.6%。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稳步推进,为呼和浩特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呼和浩特抢抓经济转型和经济换挡转型机遇,积极推动创新驱动战略稳步实施,全市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70年里,突出特色优势成功打造了“中国乳都”;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了六大优势特色产业,且产业集群化程度显著提高;充分发挥首府优势,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服务业获得蓬勃发展,成为支撑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

经历了产业的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呼和浩特已形成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的经济发展格局,构筑起以奶牛规模化养殖、设施农业、农畜产品深加工、都市农业为核心的现代农牧业体系,以高科技、高附加值、非资源型产业为特征的新型工业体系,以云计算、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旅游会展等新兴服务业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经过不断培育和精心扶持,乳业、电力、冶金化工、光伏、电子信息等产业已发展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柱。特别是随着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一批数据中心的建成和投入使用,阿里巴巴、百度、搜狗、浪潮、华为等一大批互联网企业大数据应用项目的入驻,新一代信息技术助推呼和浩特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成效正在加速显现。2018年,三次产业结构由1949年的75.9∶8.6∶15.5演进为3.9∶27.6∶68.5,其中,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超过了50%;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了30%。伊利、蒙牛跻身全球乳业10强;中环产业园突破百亿元大关,单晶硅产能在全球占比即将达到一半,而且随着全球最大高品质蓝宝石晶体的研发成功并实现量产,将使我国大尺寸蓝宝石材料彻底摆脱进口依赖;金宇生物国际科技产业园向全球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生物疫苗生产基地迈进的步伐正在日益加快。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 城市建设全面升级

1949年,呼和浩特城区面积仅为9平方公里,由新城、旧城、车站三个居民区组成,城区人口12.4万人。七十年来,以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宜居宜业水平为目标,呼和浩特以民生项目建设为抓手,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不断补短板、惠民生,满足人民对城市建设和服务水平的新期待,相继建成一大批重点重大项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项目建设的带动下,呼和浩特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2018年,呼和浩特建成区面积达到2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12.6万人。全市基本形成“三环六横五纵”,机场、高铁、公路、轻轨、市内公共交通一体化的快速、畅通、安全、便捷立体化现代化交通格局,成为国家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国家一流物流园区布局城市。目前,全市路网密度超过44.95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区首位;国内外通航城市88个,运营航线187条;已建设成为具有较高现代化水平和层次品位、具有浓郁民族文化和草原特色、具有较强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力的草原都市。现正在加快建设地铁1、2号线,进一步完善市域交通网络和出城通道,全速构建高架候车、地下进出,立体换乘、无缝对接,内成网络外成环,空地一体、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生态环境建设不断优化

70年前,呼和浩特可以形容为“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城乡环境建设百废待兴。70年来,呼和浩特认真推进重点区域绿化,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揽山入城”、沿黄生态走廊、东部生态屏障等重点工程建设,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呼和浩特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祖国北疆这道亮丽风景线、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的殷殷嘱托,不断创新治理方式,有效恢复区域地质环境和生态景观,多管齐下改善空气质量,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2018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72天;万元GDP能耗0.46吨标准煤。截至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1.6%,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9%,村庄绿化率达到55%;草地面积746.4万亩,活立木总蓄积820多万立方米;PM2.5平均浓度36微克/立方米;水质达标率达到100%。经过持续不断的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呼和浩特已成为具有良好环境质量和适宜人居的塞上明珠,并位列国家森林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

 以深化改革为统筹 不断释放经济发展新活力

70年来,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税费改革、农村土地“三权”改革等一批影响深远的改革,极大的激发了呼和浩特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推进,改革的成果逐渐显现。截至目前,土地确权合同签订率达到90.7%,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56.6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4084家。毫不动摇支持非公经济发展,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等一批重点改革,充分激发了非公经济活力。截至2018年底,呼和浩特民营企业主体达到7.85万户。通过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原有城乡“二元”户籍制已被取代,落户首府门槛进一步降低,2018年,呼和浩特城镇化率达到69.8%。全面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呼和浩特成为全国第一个宣布告别去库存的城市;统筹推进电力多边交易、物流降本增效行动、“营改增”、中小企业减税降负等改革,企业降成本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制定公布“八张清单”,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多证合一”改革和“放管服”改革,全市已构建起“一枚印章管审批”全新审批模式,截至目前,全市13个部门82个事项事项“最多跑一次”,28个部门273个事项实现“只进一扇门”,减少审批环节50%,新时代制度红利得到有效释放。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大力开展分级诊疗,全面启动了跨省异地结算,医联体建设、医养结合试点工作,截至2018年,全市建成医疗集团3个,专科联盟43个,医共体12个,设立名医工作室32个,市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6个,旗县区卫生院78个,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覆盖率达到96.16%,大病保险覆盖城乡所有参保居民,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水平大幅提升,呼和浩特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

 以创新发展为动力 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从有记载的统计数据看,2007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仅为0.5%,呼和浩特拥有有效发明专利94.2件,各类研发机构142个。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施以来,呼和浩特充分发挥首府自治区高校和科研院所集聚优势,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强化政策供给,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努力探索创新创业发展新模式和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化新办法。经过不断努力,呼和浩特相继被国家列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国家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等试点示范,开展先行先试,为呼和浩特新经济、新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新活力。截至2018年底,呼和浩特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6.63件,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拥有国家级高新区1个,处于全区领先水平;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73户,各级各类企业研发机构350个,自治区级(含)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7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13家,自治区级众创空间45家,继续领跑全区。

 以协调发展为方向 区域合作和城区均衡成果丰硕

紧跟国家改革开放步伐,呼和浩特充分发挥向北开放桥头堡和承东启西重要节点城市的积极作用,主动加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区域经济合作,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呼和浩特认真贯彻开放发展新理念,积极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落实《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着力推进“呼包鄂”、“呼包银榆经济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区域合作取得积极进展。与此同时,呼和浩特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城区发展不平衡问题,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在南部,为推进自治区未来10年乃至更长时间高质量发展,全力建设和林格尔国家级新区,积极推进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绿色食品、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转型升级的大平台、“五化”协同的支撑点、改革开放的试验区。在东部,规划总面积30平方公里的呼和浩特科技城,围绕“产城一体、创新驱动”发展理念,打造创业创新高地。在西部,通过补齐产业发展短板,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积极探索区域协同发展新途径、新模式。全市城区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基本形成。

回顾7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呼和浩特市经济社会发展硕果累累。立足新时代,展望新征程,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呼和浩特定会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中再创佳绩、再创辉煌!(本文由呼和浩特市发改委提供)

 

[责任编辑:于保明]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