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拟发行可转债用于新农业基建赋能互联网+农业发展

2019-09-25 09:46:53 来源:本网专稿 

梁畅水 司倩

北京时间9月24日凌晨,新电商平台拼多多(NASDAQ:PDD)宣布拟发行8.75亿美元可转换优先债券。债券初始认购者可在13天内额外认购1.25亿美元。据此推测,拼多多此次发行的规模将在10亿美元左右。

拼多多方面表示,本次发行所得款项将主要用于平台研发投入和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之一,拼多多将继续大力投入农业科技研发和农产品上行体系建设,加速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为农业生产者和平台4.83亿消费者创造更多价值。

成长型巨头企业“专属”融资方式

拼多多披露的信息显示,本次可债券发行为无抵押模式,债券将于2024年10月到期。本次发行中,拼多多具有“发行人赎回权”(Issuer Call Option):“自2022年10月1日起,如拼多多在连续30个交易日期间的任何至少20个交易日中,股价均达到可转债有效转股价的至少130%,则拼多多方面可以现金的方式赎回全部或部分本次发行的可转债”。

能够发行可转债的企业通常而言具有两个特征:第一,是具备已得到资本市场普遍认可的潜力和价值,第二,业务仍处于高速发展期,股价存在被市场低估的情况。因此,可转债被视为是成长型巨头企业的“专属”融资方式。

历史上看,诸多科技巨头在发展的关键时期,都曾经通过发行可转债来进一步实现高成长。据不完全统计,在上市前或者上市初期通过这一方式募集资金的科技巨头包括了亚马逊、雅虎、奈飞等。

发行可转债,意味着企业的成长潜力得到资本市场的初步认可。

投行人士指出,当这一条款被触发时,公司选择按原价赎回可转债,而股价已经涨了130%,没有投资人会愿意被原价赎回,所以这个条款“相当于一个变相的强迫转股动作”。

从国际惯例看,该条款本质上企业以未来的长期价值来维护当前股东利益,需要建立在企业和资本市场对于公司长期价值共同看好的基础上。因此,这一条款也成为了近半数美国科技成长企业在发行可转债时的“标配”。

但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却属于第一次在国外资本市场上设置“有条件赎回条款”,为何是拼多多成为了首个在美国资本市场吃螃蟹的中国企业?而这次发行可转债,会对拼多多及电商行业的未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摩根大通投资银行副主席霍隽在今年5月接受采访时认为,“发行人可以有效地通过可转债来筹集大量低成本资金和扩大投资者规模”,因此,“可转债是高成长性科技公司融资的高效渠道”。

换句话说,当一家企业向资本市场证明了自身的成长空间,资本市场也会提供类似“可转债”的融资通道,助力火箭飞得更高。

募资将用于平台研发和新农业基建

此前,拼多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黄峥在致股东信中曾透露过拼多多的未来,“我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不会改变现在的经营策略,而是持续的聚焦在企业内生价值上,积极寻找对长期公司价值有利的决定”。

目前来看,发行可转债正是对这句话的再度注解。发行可转债,是用于面向未来的融资布局,也是利用资本市场给予高成长性企业的高效助推器。

拼多多方面表示,此次发行所得款项将主要用于平台研发投入和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基于庞大且日益增长的农产品订单,以及平台领先的技术实力,拼多多正致力于打造覆盖全国主要农产区的一体化上行模式,大幅提升国内农产品流通环节的效率,推动覆盖产区加速现代化农业建设进程,带动中国边远地区实现产品上行和产业下沉。

除此之外,以超低利率发行,设置“发行人赎回条款”等行为,也相当于拼多多对资本市场再度强化了一份关于未来的承诺。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拼多多通过联合品牌商进行“百亿补贴”的方式,满足消费者对“性价比”的需求,这一方式已被证明卓有成效,既通过正品补贴带动了中国制造业产能下行,又刺激了农产品上行,继而实现“城乡消费强对流”。

作为唯一参与本次论坛的互联网企业,拼多多是国内“互联网+农业科技”的主要引领者之一。

拼多多的农货上行工程,基于一套需求侧推动流通侧和供给侧变革的全新体系。通过分布式AI技术和商品流模式,拼多多在短时间内聚集海量需求,从而迅速消化掉大批量的当季农产品。

2018年,拼多多实现农(副)产品订单总额653亿元,成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之一。拼多多方面表示,预计2019年平台农(副)产品的上行规模将超过1200亿元。

拼多多方面表示,平台依靠农产品起家,推动更多农产区实现现代化改造,是拼多多的使命和职责所在。基于现有规模和技术优势,拼多多将继续农业产业的资金和技术投入,致力于为覆盖产区的每一块农田提供现代农业解决方案,帮助千万级农户增产增收的同时,让4.83亿用户享受更多平价优质的农产品。

[责任编辑:王小义]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