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也是中国与他国友好外交的使者。
以前我只是在北京动物园里见过大熊猫,它们懒散地躺在笼子里,一动也不动,就像是毛绒玩具一样,听见孩子们的喊叫才懒懒地睁开眼睛,又若无其事地闭上。而这次我来到成都野生大熊猫基地,近距离的观察和了解大熊猫的生活,看到它们一个个憨态可掬的模样,给游客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我和爸爸、妈妈、金凤阿姨冒着飘飞的雪花,来到位于成都北郊的大熊猫基地,金凤阿姨是爸爸下乡时的同学,后来又在一个工厂做工,后来来到成都工作,老朋友相见,有着50年的友情是什么感觉?这次我们来成都,金凤阿姨就成了我们最贴心的导游。
我们没有选择坐观光车,而是顺着弯弯曲曲的园中道路一路前行,雪花飘飘洒洒地飘落下来,洒在脸上凉丝丝的,给我们无限惊喜。本来北京冬天应该有雪,但是我们却意外地在成都看到了今年以来的第一场雪。因为基地地处成都郊区,天气比较冷,雪可以在树枝上停留的久一点,所以整个郁郁葱葱的景区都被浅浅的白雪覆盖,竹子和树木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青翠欲滴。
基地里有全部年龄段的大熊猫,有成年大熊猫、亚成年的、幼年的和熊猫宝宝。在纷纷扬扬的雪花中,我看到三三两两的大熊猫从竹林中慢悠慢悠地走出来,它们一点也不怕游客,一屁股坐在地上,不管不顾的啃起竹子来。它们都喜欢在地面上嬉戏,只有睡觉的时候才可能会爬到树上去。它们以竹类植物为主,虽然表面看起来像是食草动物,但要是哺乳动物生理特点以及物种进化的角度来看,
它们确是地地道道的食肉动物。
有些成年大熊猫比较懒散,它们半躺在地上,伸着肉乎乎的手臂去捋旁边的竹叶吃,它们分明只要一起身就可以很轻松悠闲的吃着竹叶,但是它们宁愿躺着吃,也不愿意坐起来。亚成年熊猫就感觉比成年熊猫活泼的多,它们性格各异。有的像淑女,有的像绅士,慢悠悠的挪着步子在竹林和假山中穿行。它们像大隐隐于市中的隐士,不管旁边的熊猫怎么吵怎么闹,它们还是坐在那里,悠哉悠哉心无旁骛地吃着竹子。有的大熊猫就比较不安分,它们喜欢抢别人的竹子吃,总觉得别人的竹子吃的更香。这些大熊猫各有各的脾气秉性,也为游客们的观赏增加了不少的乐趣。因为冬天不是大熊猫繁殖生育的季节,所以我们很遗憾的没能看成熊猫宝宝。
基地还有许多和大熊猫伴生的小熊猫。小熊猫可不是的小的熊猫,而是另一种猫科动物。它们长得有点像浣熊,体型较小,两耳尖尖的,周围有深棕色的毛发,全身的毛发也是棕黄色。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小熊猫也濒临灭绝,在我国属于二级保护动物。在过去的50年里,小熊猫的数量已经减少了40%,我国分布的小熊猫数量大约3000-7000只,而全球数量不足1万只。所以中国近些年来也在加强对小熊猫的保护。小熊猫们平时喜欢在树上睡觉,只有出来觅食的时候才会从树上下来,它们一般会吃箭竹的竹笋、嫩枝和竹叶,各种野果、树叶、苔藓,以及捕食小鸟或鸟卵和其它小动物、昆虫等,尤其喜食带有甜味的食物。
无论是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还是活泼好动的小熊猫,绿绿葱葱的树木和竹子被浅浅的白雪覆盖,湖中有几只白天鹅和黑天鹅在嬉戏玩耍,我还惊喜的看到一只彩色的孔雀在林间踱着步子,这满眼的生机和野趣都令人心旷神怡。我突然明白北京动物园笼中一动不动的大熊猫了,它们是被牢笼束缚住,失去了自由,如果它们能来到这里,也一定会欣喜若狂,露出它们的野性。可见不管是人类也好,动物也好,渴望自由是本能。
在这片远离都市繁华的地方,我近距离地看到了大熊猫们真实的生活,这让我加深了对大熊猫们的喜爱。我也希望它们多多走出国门,作为友好的使者,和世界各国人民加深感情,传递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