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瓶颈凸显 体育产业支持政策亟待完善

2019-09-11 12:48:50 来源:本网专稿 

——部分省(区、市)体育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鲍文涵

为做好体育领域“十四五”重大问题前期研究,国家发展改革委驻河北省灵寿县挂职干部通过实地调研和书面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听取了有关专家和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和建议,对体育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下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正逐步成为“新风口”

体育产业规模高速增长。2014年~2017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从1.35万亿元增长至2.2万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8%,不仅远高于经济增速,更领跑其他幸福产业。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从2014年的0.64%增长到2017年的0.94%,与发达国家2%~3%的平均水平差距逐步缩小。

体育产业结构日趋优化。近年来,体育用品制造业“一家独大”的局面有所改观,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快速增长,占体育产业增加值比重超过50%,健身休闲业和竞赛表演业年均增速超过30%。体育产业已形成以竞赛表演和健身休闲为驱动,体育用品业为保障,场馆运营、体育培训、体育中介、体育传媒等业态快速发展的良好格局。

体育消费蓬勃发展。体育消费方式逐步从实物型消费向参与型和体验型消费转变。大型群众性体育赛事出现井喷,2018年马拉松赛事超过1600场,参赛人数600多万人次,覆盖了250多个城市,带动消费288亿元。冰雪、水上、航空、山地户外等运动逐步进入寻常百姓家。体育机构数量年增长20%左右,体育消费总规模超过1万亿元,吸纳就业超过500万人。

“体育+”业态方兴未艾。体育产业与旅游、文化、医疗、金融、传媒、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重组,催生了体育旅游、体育康养、体育文创、智能体育等一系列新兴业态,丰富了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形成了体育消费新热点,对推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起到了积极作用。

将进入“黄金五年”

目前,我国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初步形成。《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实施以来,陆续印发了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竞赛表演业、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体育赛事等25个配套文件和9个专项运动规划,为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释放了积极的信号。

相关统计显示,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已超过4亿人,体育消费正在逐步成为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一部分,预计“十四五”时期将出现井喷式发展,体育产业将逐步成为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动能。

随着健康中国建设持续推进,健康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加快形成,约34%的人口经常性地参与体育锻炼,潜在消费群体越来越大。社会力量投资体育产业热情持续高涨,10个省市成立了省级体育产业集团,阿里、安踏、泰山、英派斯等民营体育企业迅速崛起,keep、悦跑圈等创业企业纷纷获得资本市场青睐。此外,全国体育场地面积不断增长,体育领域18项国家标准陆续发布,体育产业统计体系日趋完善,投融资渠道逐步拓宽,为体育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仍然面临问题和挑战

政策执行不实。大型群众性体育赛事多部门联合“一站式”服务机制运行不畅,公安、消防、交通、卫生等部门相互推诿的情况较为普遍。各地利用废旧厂房、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公共绿地及城市空置场所等建设体育设施仍然困难重重。体育企业普遍没有享受到不高于一般工业标准的水、电、气、热价格优惠。

供给体系不优。体育用品生产鞋服等用品较多,体育服务业占比偏低,知名马拉松、自行车赛事报名紧张的情况较为普遍。体育中介、体育传媒的增加值占比不到1%,还处于起步阶段。

消费后劲不足。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约为35%左右,且主要集中于健步走、爬山等对运动技能、设施设备要求较低的项目。很多大型场馆远离市中心和社区,闲置较多。

龙头企业不多。体育企业数量快速增长,但多集中于体育产品制造业,而体育服务业多以中小微企业为主,经营管理水平、自主创新能力、服务质量等均不能满足需求,缺乏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尤其是职业体育俱乐部,盈利能力较弱,很多处于亏损状态。

发展支撑不够。专业人才缺口约400多万人,裁判、运动员和教练员等要素资源尚未市场化,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体育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然突出,体育保险产品尚处于空白。赛事安保服务垄断程度高,服务标准缺位。著作权法对体育赛事转播权和版权缺乏保护,赛事电视转播渠道单一。

激发市场活力扩大供给

激发市场活力,优化发展环境。取消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和协会对非体育系统、民营经济投入项目产业的限制,全面放开单项运动协会主办的赛事、培训、展示等活动资源,通过公开招投标确定承办单位;放开国家队商业开发权,加快高水平运动项目职业化水平,引导职业体育俱乐部建立现代企业法人治理体系。降低社会力量参与成本,研究制定《体育产业促进条例》和体育赛事活动转播节目著作权等相关法律保护措施;建立体育医疗康复行业标准、机构设立标准和审批流程,制定大型体育赛事办赛指南或规范,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激发体育消费,支持各地通过体育消费券、“运动银行”等多种方式促进体育消费。推进全国性单项运动协会“管办分离、政社分开、社企分开”改革,开展以公建民营、转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为重点的公办体育场馆管理体制改革,政府投资新建体育场馆不再单独设立事业单位运营管理。

改善产业结构,扩大有效供给。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大型群众性体育赛事,培育场馆服务、体育经纪、体育中介、体育培训等市场主体,大力发展各类体育职业赛事,合理构建职业联赛分级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推动建立按照市场原则确立的体育赛事转播收益分配机制,加强对职业联赛版权的开发与保护。推动体育用品制造创新发展,将符合条件的体育制造企业纳入科技部科技产业目录,鼓励高校、政府和企业联合建立体育用品研发制造中心;支持和鼓励国内体育用品企业做大做强,提高中国制造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

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引导新兴业态融合发展。支持社会力量扩大足球场地供给,支持建设全民健身中心、城市健身步道、社区健身等设施。实施体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将体育相关内容纳入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标准;推进体医结合,建立运动处方实验室,完善运动处方库;研究推动智能体育、电子竞技等业态发展的政策措施。

壮大市场主体,提高服务质量。推动成立中国体育产业协会,鼓励各地建设体育服务综合体,推进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支持建立中小体育企业服务平台;优化产业布局,编制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推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合作,引导各级各类体育组织与体育企业加强产需对接,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地区打造区域性体育产业增长极。

优化要素保障,强化发展支撑。鼓励高校开设MBA和EMBA体育产业专业学位点,培养职业经理人队伍,支持各类运动项目裁判员在不同组织间通过市场化方式自由流动,支持教练员在职参与各类运动项目培训,实施运动技能等级评定制度。制定完善各项体育运动业余运动技能和学校体育运动技能等级评价指标体系和体育中介、体育培训、体育旅游等新兴业态行业标准及规范;设立中国体育产业投资引导基金,落实好提高体育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有关政策,支持保险公司开发体育专利许可信用保险、体育专利质押融资保证保险等体育专利保险产品。加强土地供给,鼓励利用“批而未用”“四荒”(荒山、荒坡、荒沟、荒滩)土地发展体育产业。

(作者系国家发改委社会司挂职干部)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