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完善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减贫能动性

2019-09-11 12:43:35 来源:本网专稿 

中国经验表明,创新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政府、市场、群众等多主体能动性,是成功减贫的一个关键因素

□潘玛莉 徐豪熠 蒋凌飞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消除贫困始终是世界各国的重要奋斗目标和共同历史使命,中国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梳理全球反贫困理论和实践,特别是中国的经验表明,创新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政府、市场、群众等多主体能动性,是成功减贫的一个关键因素,对于巩固脱贫成效、提升脱贫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调动多主体能动性是关键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2015年报告显示,全球极端贫困人口从1990年的19亿下降到2015年的8.36亿,联合国千年峰会确定的目标基本实现。但也要看到,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绝对贫困问题尚未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根本解决,一些减贫政策措施没有充分发挥预期效果,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消除贫困必须坚持政府干预。不少国家的实践表明,技术不会在所有时间、地点充分渗透从而带来经济增长,增长成果也不会自动在所有群体间均等共享,如果不能找到合适的发展路径、不能保证经济增长成果惠及所有群体,不仅不能消除贫困,反而加剧贫富分化。因此,必须通过政策调节和制度安排,推动“有利于穷人的增长”,从而实现减贫目标。

消除贫困必须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不少国家的实践表明,受国内发展条件特别是政策环境、劳动者素质、财政收支状况、通货膨胀水平等影响,投资回报率难以达到预期水平。因此,仅靠对发展中国家和贫困群体开展投资援助难以实现减贫,还必须充分考虑政府、个人等行为,在确保经济政策制定和执行能力的基础上开展帮扶。

消除贫困必须调动群众积极性。不少国家的实践表明,收入分配的公平并不等同于收入水平的普遍提高,过于强调公平可能会影响效率,而且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特别是代际传递等问题,必须充分考虑人的全面发展、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

消除贫困必须提振发展预期。实证研究情况看,对扶贫主体和脱贫主体的激励不到位,是影响脱贫政策发挥成效的重要原因。比如,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群体不能形成鼓励劳动致富的激励措施,就可能产生“靠要等”思想。

确保各项政策措施付诸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有7亿多农村人口摆脱贫困,贫困发生率由1978年的97.5%下降到2018年的1.7%,走在全球减贫事业前列。中国减贫成功的一个关键就是通过加强党对脱贫攻坚的集中统一领导,构建政府、社会、群众共同推进减贫的组织力量,确保各项政策措施高质量、高水平付诸实践。

坚持党的领导,强化了基层特别是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从巩固党执政基础的高度出发,全力以赴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发挥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落实好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脱贫任务重的地区党委政府以脱贫攻坚统揽发展全局,贯彻好精准脱贫等工作理念,积极推进脱贫工作机制、政策措施、发展模式等创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

坚持社会动员,凝聚了共同帮扶的合力。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作用,通过政府扶持、产业引导、金融支持、社会参与等方式加强帮扶,强化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定点帮扶。调研发现,参与扶贫协作与对口支援的东部省份,参与定点帮扶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中央企业等,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责任,探索出规划编制、资金帮扶、消费扶贫、劳务输出、技能培训等有效措施,实现了“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强化了宣传动员工作。树立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并进行广泛宣传,组织向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献爱心等活动,为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营造了浓厚氛围。

坚持群众主体,激发了群众自力更生的内生动力。外因最终要通过内因起作用,精准脱贫不能依赖外部资源,关键要靠内生动力。不少地方采取以奖代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等多种方式,引导群众依靠发展特色种养、外出务工脱贫致富,在参与、实施、管理项目过程中接受市场理念、转变发展观念,形成依靠并且只能依靠自己辛勤劳动改变命运的观念。比如,广西田东将贫困户精准识别为ABC三类,对没有劳动能力的,通过低保进行兜底;对有劳动能力、意愿的,运用奖补政策鼓励开展特色种养和转移就业;对有劳动能力但没有劳动意愿的,严格控制享受优惠政策。经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逐步富裕起来的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已经得到充分激发,自身“造血”功能逐步增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持续完善激励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如何巩固脱贫成效,实现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是打好脱贫攻坚战必须正视和解决好的重要问题。

从工作目标上看,巩固脱贫成效重点是围绕提升脱贫质量办好三件事。一是系统总结前一阶段脱贫攻坚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着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把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种资源和力量结合起来,集中优势力量打攻坚战,在完善基础和强化动力上下功夫,重点解决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问题,推动深度贫困地区抓紧脱贫摘帽。二是切实巩固成效防止返贫,建立防止返贫的动态管理、定期回访、跟踪帮扶、倒查问责等机制,对新产生的贫困人口和返贫人口及时纳入帮扶范围并分类精准施策。三是坚持做优做强传统产业与培育发展新产业相结合,推动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经营。多渠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收提供支持。

从工作方式方法上看,必须持续加强组织力量、优化组织领导、强化组织保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统筹协调各方面资源和力量,激发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共同推进脱贫攻坚。一是建立结果导向的考核机制,重点选择反映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精神面貌改善、贫困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等指标,降低各种形式的台账所占的权重,用好考核评价结果。二是畅通贫困地区信息流通渠道,及时掌握地方反映突出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立连接各扶贫单位的数据共享与信息管理系统,推进标准化工作,打破数据烟囱和部门壁垒,确保各地区各部门能够按要求录入、共享、调取、管理扶贫大数据,避免低效率重复工作。三是创新社会主体与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渠道,丰富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方式。四是增强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体的自我组织,通过开展村民自治等自我管理方式提升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程度;强化社会监督,保证公共政策能够落到实处,公共资金得以发挥效益,公共权力得到有效监督。

(作者系国家发改委地区司、政研室、人事司挂职干部)

[责任编辑:张海莺]

相关报道: